△《易学启蒙通释》·二卷(内府藏本)
宋胡方平撰。方平字师鲁,号玉斋,婺源人。据董真卿《周易会通》载,是书有方平至元己丑《自序》,则入元已十四年矣。然考熊禾《跋》,称“己丑春读书武夷山中,有新安胡君庭芳来访,出其父书一编,曰《易学启蒙通释》”,又刘泾《跋》亦称“一日,约退斋熊君访云谷遗迹。适新安胡君庭芳来访,出《易学启蒙通释》一编,谓其父玉斋平生精力尽在此书,辄为刻置书室”云云,则己丑乃禾与泾刊书作《跋》之年,非方平《自序》之年,真卿误也。方平之学出於董梦程,梦程之学出於黄榦。榦,朱子壻也。故方平及其子一桂皆笃守朱子之说。此书即发明朱子《易学启蒙》之旨。案朱子《易学启蒙序》曰“近世学者,类喜谈《易》。其专於爻义者,既支离散漫而无所根据。其涉於象数者,又皆牵合附会而或以为出於圣人心思智虑之所为也。若是者,余窃病焉。因与同志颇辑旧闻,为书四篇,以示初学,使毋疑於其说”云云,盖《易》之为道,理数并存,不可滞於一说。朱子因程《传》专主明理,故兼取邵子之数以补其偏,非脱略《易》理,惟著此书以言数也。后人置《本义》不道,惟假借此书以转相推衍,至於支离轇轕而不已,是岂朱子之本旨乎?方平此书,虽亦专阐数学,而根据朱子之书,反覆诠释。所采诸书,凡黄榦、董铢、刘爚、陈埴、蔡渊、蔡沈六家,皆朱子门人。又蔡模、徐几、翁泳三家。模,蔡渊子。几、泳皆渊之门人。故所衍说,尚不至如他家之竟离其宗。是亦读《启蒙》者所当考矣。董真卿所称方平《自序》,今本佚之,惟存《后序》一篇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乃竟以朱子原《序》,为方平之《序》,可谓千虑之一失。徐氏通志堂刻本,於此《序》之末题“淳熙丙午暮春既望,云台真逸手记”,是显著朱子之别号矣。而其标目乃称《易学启蒙通释序》。淳熙丙午,下距至元己丑凡一百一十三年,朱子安知有《通释》乎?今刊正之,俾无滋后来之疑焉。
《周易集注》·十一卷、《图说》·一卷(陕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王琬撰。琬,渭南人。是书成於乾隆乙酉。《自序》称年八十有一,盖
《易学图说会通》·八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杨方达撰。方达字符苍,一字扶苍,武进人。此书《自序》云:“寻绎宋、元经解及近
《周易辨录》·四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明杨爵撰。爵字伯修,富平人。嘉靖己丑进士。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。以上疏极论符瑞,下诏狱
《读易详说》·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李光撰。光字泰发,上虞人。崇宁五年进士。官至参知政事。谥庄简。事迹具《宋史》本传。光为
《周易蛾术》·七十四卷(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)国朝倪涛撰。涛字崐渠,钱塘人。其书於每卦中分《尚辞》、《尚变》、《尚象》、
《读易随钞》(无卷数,两江总督采进本)不著撰人名氏,亦无序目。其书用反对之说,除《乾》、《坤》、《颐》、《大过》、《坎》
《易经贯一》·二十二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国朝金诚撰。诚字闲存,华亭人。是书分《元》、《亨》、《利》、《贞》四部,《元部》
《周易正义》·十卷(内府刊本)魏王弼、晋韩康伯注,唐孔颖达疏。《易》本卜筮之书,故末派寝流於谶纬。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,遂
《易图说》·三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宋吴仁杰撰。仁杰字斗南,昆山人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载仁杰《古周易》十二卷,《易图说》三卷
《易经观玩篇》(无卷数,山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朱宗洛撰。宗洛字绍川,无锡人。乾隆庚辰进士,官天镇县知县。是编《凡例》谓用费
《周易阐理》·四卷(浙江吴玉墀家藏本)国朝戴虞皋撰。虞皋号遯轩,昆山人。是编原稿凡三四百纸。虞皋自以为太繁,删存十之一二
《大易象数钩深图》·三卷(内府藏本)元张理撰。理字仲纯,清江人。延祐中官福建儒学提举。是书上卷《太极图》,即周子之图。其
《皃易内仪以》·六卷、《皃易外仪》·十五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倪元璐撰。元璐字玉汝,上虞人。天启壬戌进士。历官户部尚书,
《温公易说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宋司马光撰。考苏轼撰光《行状》,载所作《易说》三卷,《注系辞》二卷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作《
《易图通变》·五卷、《易筮通变》·三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宋雷思齐撰。思齐字齐贤,临川人。宋亡之后,弃儒服为道士,居乌石观
《周易观彖》·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光地撰。光地尝奉命纂修《周易折中》,请复用朱子古本。是编乃仍用注疏本,盖成书
《童溪易传》·三十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宋王宗传撰。宗传字景孟,宁德人。淳熙八年进士。官韶州教授。董真卿以为临安人。朱彝尊
《读易绪言》·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钱棻撰。棻字仲芳,嘉善人。崇祯壬午举人。文渊阁大学士士升子也。士升尝作《易揆》,棻
《周易爻变义蕴》·四卷(浙江吴玉墀家藏本)元陈应润撰。应润,天台人。始末未详。《黄溍集》有是书《序》,称其字曰“泽云”。
《易原奥义》·一卷、《周易原旨》·六卷(内府藏本)元保八撰。保八字普菴,色目人,居於洛阳。是书前有《进太子笺》,结衔称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