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御定渊鉴类函》·四百五十卷
康熙四十九年圣祖仁皇帝御定。类书自《皇览》以下,旧本皆佚。其存於今者,惟《北堂书钞》、《艺文类聚》、《初学记》、《六帖》为最古,明俞安期删其重复,合并为一。又益以韩鄂《岁华纪丽》,而稍采杜佑《通典》,以补所阙,命曰《唐类函》。六朝以前之典籍,颇存梗概。至武德贞观以后,仅见题咏数篇,故实则概不及焉。考《辍耕录》载赵孟頫之言,谓作诗才使唐以下事便不古,其言已稍过当。明李梦阳倡复古之说,遂戒学者无读唐以后书。梦阳尝作黄河水绕汉宫墙一篇,以末句用郭汾阳字,涉於唐事,遂自削其稿,不以入集。安期编次类书,以唐以前为断,盖明之季年,犹多持七子之馀论也。然诗文隶事在於比例精切,词藻典雅,不必限以时代。汉去战国不远,而词赋多用战国事,六朝去汉不远,而词赋多用汉事,唐去六朝不远,而词赋多用六朝事。今距唐几千年,距宋、元亦数百年,而曰唐以后事不可用,岂通论欤?况唐代类书原下括陈、隋之季,知事关胜国,即属旧闻。既欲蒐罗,理宜赅备。又岂可横生限断,使文献无徵。是以我圣祖仁皇帝特命儒臣,因安期所编,广其条例,博采元、明以前文章事迹,胪纲列目,薈为一编,务使远有所稽,近有所考,源流本末,一一灿然。计其卷数,虽仅及《太平御览》之半,然《御览》以数页为一卷,此则篇帙既繁,兼以密行细字,计其所载,实倍於《御览》。自有类书以来,如百川之归巨海,九金之萃鸿钧矣。与《佩文韵府》、《骈字类编》皆亘古所无之巨制,不数宋之四大书也。
《儒函数类》·六十二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汪宗姬撰。宗姬字肇邰,歙县人,是书《明史·艺文志》作《儒数类函》,盖刊本误也。
《翰苑新书前集》·七十卷、《后集上》·二十六卷、《后集下》·六卷、《别集》·十二卷、《续集》·四十二卷(编修励守谦家藏本
《群书拾唾》·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张九韶撰。九韶有《元史节要》,已著录。其书仿王应麟《小学绀珠》之例,以数记事。分
《骈语类鉴》·四卷(编修周厚辕家藏本) 国朝周池撰。池有《唐鉴偶评》,已著录。是书兼仿李瀚《蒙求》、吴淑《事类赋》之体,
《六经类聚》·四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明徐常吉编,陶元良续增。元良字乃永,武进人。是书以六经之语分类为十八门,以备时文剽
《万姓统谱》·一百四十六卷、附《氏族博考》十四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明凌迪知撰。迪知有《左国腴词》,已著录。是书以古今姓氏
《御定骈字类编》·二百四十卷康熙五十八年圣祖仁皇帝敕撰,雍正四年告成,世宗宪皇帝制序颁行。谨案唐以来隶事之书,以韵为纲者
《诸经纪数》·十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徐鉴撰。是书於十三经成语中摘取其数,以类相比,自一数至万数,其有一句兼诸数者,则
《训女蒙求》·一卷(永乐大典本)宋徐伯益撰。伯益爵里未详。是书仿李瀚《蒙求》之体,类集妇女事迹,为四言韵语以括之。皆习见
《艺林累百》·八卷(浙江吴玉墀家藏本)明李绍文撰。绍文字节之,华亭人。是编成於天启癸亥。因《小学绀珠》而变其体例,摭拾故
《王制考》·四卷(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)明李黼撰。黼无锡人。是书采经史中有关制度者,以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左传》
《五侯鲭》·十二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彭俨撰。俨字若思,江西人。其书分类隶事,凡十四门。所载皆不著出典,摭拾丛杂,无可采
《同人传》·四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国朝陈祥裔撰。祥裔有《蜀都碎事》,已著录。是书自秦、汉以迄元、明,凡同姓名者,采集成册
《经济言》·十二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陈子壮编。子壮字集生,南海人。万历己未进士,官至礼部侍郎,晋尚书。明亡殉难。事迹具
《韵府续编》·四十卷(内府藏本)旧本题元青田包瑜撰。考括苍汇编,包瑜字希贤,青田人。景泰庚午举人。官教谕。著有《周易衍义
《编珠》·二卷、《补遗》·二卷、《续编珠》·二卷(内府藏本)《编珠》二卷,旧本题隋杜公瞻撰。《补遗》二卷,《续编珠》二卷
《文选双字类要》·三卷(浙江汪启淑家藏本)旧本题宋苏易简撰。易简有《文房四谱》,已著录,是编取《文选》中藻丽之语,分类纂
《杂俎》·十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刘凤撰。凤有《续吴中先贤赞》,已著录。是书分八类,曰玄览、稽度、地员、兵谋、藻览、原化
《宋稗类钞》·三十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潘永因编。永因有《读史津逮》,已著录。是书以宋人诗话、说部分类纂辑,凡五十九
《李氏类纂》·五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绳远撰。是编盖偶抄诸家类书,以备自用。故职官首宗人府,用今制也,而云国朝置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