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甲申杂记》·一卷、《闻见近录》·一卷、《随手杂录》·一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
并宋王巩撰。巩字定国,自号清虚先生,莘县人,同平章事旦之孙,工部尚书素之子。尝倅扬州,坐与苏轼游,谪监筠州盐税,后官至宗正丞。所记杂事三卷,皆纪东都旧闻。《甲申杂记》凡四十二条,甲申者,徽宗崇宁三年也。故所记上起仁宗,下讫崇宁,随笔记载,不以时代为先后,《闻见近录》凡一百四条,所记上起周世宗,下讫宋神宗,而太祖、太宗、真宗、仁宗事为多。《随手杂录》凡三十三条,中惟周世宗事一条,南唐事一条,吴越事一条,馀皆宋事,止於英宗之初。二书事迹在崇宁甲申前,而原本次《甲申杂记》后,盖成书在后也。卷末有其从曾孙从谨跋,称先世著书散佚,隆兴元年乃得此三编於向氏抄录合为一帙。前有张邦基序,言得其本於张由仪,由仪则少从其父得於巩家敝箧中。末题甲寅五月,为高宗绍兴三年,盖向氏之本又出於张氏。当时亲传手迹,知确为巩撰,非依托矣。三书皆间涉神怪,稍近稗官,故列之小说类中。然而所记朝廷大事为多,一切贤奸进退,典故沿革,多为史传所未详,实非尽小说家言也。《甲申杂记》中李定称苏轼一条,费衮《梁溪漫志》驳其失实。今考衮谓轼诗自熙宁初始多论新法不便,至元丰二年有乌台诗案,前后不过十年,定云二三十年所作,文字殊不相合,其说是也。至谓能记二三十年作文之因,则人皆能之,似不足为东坡道,则其说未然。书中所载定语,乃云所作文字诗句引证经传,随问即答,无一字差舛。则是指其所引之书,非指其作诗之故。衮殆未审其语欤?
《异林》·十六卷(河南巡抚采进本)明朱睦撰。睦有《易学识遗》,已著录。此乃摘百家杂史中所载异事,分为四十二目,颇为杂糅。
《乐郊私语》·一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姚桐寿撰。桐寿字乐年,睦州人。顺帝后至元中尝为馀干教授。解官归里,自号桐江钓叟。至
《续世说》·十卷(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)旧本题唐陇西李垕撰。前有俞安期序,称其书出自梁谿安茂卿,以宋本翻雕,未及印行而没。
《燕丹子》·三卷(永乐大典本)不著撰人名氏。所载皆燕太子丹事。《汉志·法家》有《燕十事》十篇,注曰不知作者。杂家有《荆轲
《庭闻州世说》·(无卷数,两江总督采进本)题曰桃都漫士宫紫阳述,不著其名,亦不著作书年月。核其书中所言,及卷首自序,盖前
《樊川丛话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姜兆熊撰。兆熊字恂如,归安人。是编皆纪录杂事,分朝庙、山川、考证、诗话、闺秀、仙释
《孙公谈圃》·三卷(内府藏本)宋临江刘延世录所闻於孙升之语也。升字君孚,高邮人。元祐中官中书舍人。绍圣初谪汀州。延世父时
《砚北丛录》·(无卷数,编修励守谦家藏本)国朝黄叔琳撰。叔琳有《研北易抄》,已著录。是编卷首有魏兆龙序,称为叔琳巡抚浙江
《陇蜀馀闻》·一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王士祯撰。士祯有《古欢录》,已著录。是编皆记陇蜀碎事。如吴山、岍山之类,亦间有考
《玉泉子》·一卷(内府藏本)不著撰人名氏。所记皆唐代杂事,亦多采他小说为之。如开卷裴度一条,全同《因话录》,韩昶金根车事
《世说新语补》·四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旧本题明何良俊撰补,王世贞删定。良俊有《四友斋丛说》,世贞有《弇山堂别集》,皆已著
《唐阙史》·二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旧本题唐高彦休撰。彦休始末未详。书中郑少尹及第一条,有开成二年愚江夏伯祖再司文柄语。
《江淮异人录》·二卷(永乐大典本) 宋吴淑撰。淑有《事类赋》,已著录。是编所纪,多道流侠客术士之事,凡唐代二人,南唐二十
《明记略》·四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皇甫录撰。录字世庸,号近峰,长洲人。弘治丙辰进士。官至顺庆府知府。《明史·皇
《贾氏谈录》·一卷(永乐大典本)宋张洎撰。洎字思黯,改字偕仁,全椒人。初仕南唐为知制诰中书舍人,入宋为史馆修撰翰林学士,
《寓圃杂记》·十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王锜撰。锜字元禹,别号梦苏道人,长洲人。是书载明洪武迄正统间朝野事迹,於吴
《孤树裒谈》·十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李默撰。默有《建阳人物传》,已著录。是书录有明事迹,起自洪武,迄於正德,所引用群书
《耳抄秘录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旧本题上元壬午南赡部洲二十八年林之东无名氏撰述。考书中所纪,其人当在嘉靖时。壬午即嘉
《峡山神异记》·一卷(永乐大典本)宋黄辅撰。辅里籍未详。是书作於嘉定戊寅。辅时辟为泷水县令。自序谓予备员西征,始闻峡山非
《遂昌杂录》·一卷(内府藏本)元郑元祐撰。元祐字明德。至正丁酉除平江路儒学教授,移疾去。后七年复擢浙江儒学提举,卒於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