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玉堂薈记》·一卷(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)
国朝杨士聪撰。士聪字朝彻,号凫岫,济宁人。前明崇祯辛未进士,官翰林院检讨。入国朝,官至谕德。是书成於崇祯癸未之十二月,距明之亡仅百馀日。自序谓古来正史所阙,或得之杂录漫记,以补其所不足,亦识其小者之意也。自余叨史局,不废记存,且积有年岁。壬午再入春明,感兴时事,乃取旧所编辑,更加撰次,不拘年月,惟有概於中则书之,汇为一帙。凡十馀年来世局朝政,物态人情,约略粗载於此。而戏笑不经之事,亦往往而在。今观其书,於当日周延儒、薛国观温体仁、王应熊诸人门户倾轧之由,政刑颠倒之故,颇能道其委曲,多正史之所未及。然士聪为延儒门生,笔墨之间,颇为回护,而於黄道周、倪元璐皆有不满之意。至谓道周不坐宦官之房,不以通家名刺与宦官,皆为太过。其记张溥试诗,亦诋諆已甚,皆不免於恩怨之词。又孔有德之变,乃新城王氏所激,毛霦平叛记言之最详,而以为由於诛袁崇焕,失辽人之心。殊非实录。至於鄙谑秽语皆备载之,尤为猥杂,又非《归田录》诸书偶记俳谐之例矣。是书自序称一帙,而书首题卷一字,则当有二卷。中间癸未九月经筵以下,旧本别为一页,与前不属。疑为下卷之首,传写佚其标题也。
《金华杂识》·四卷(浙江吴玉墀家藏本)明杨德周撰,德周有《澹圃芋记》,已著录。是编乃其为金华教谕时所作。杂采轶文逸事,以
《随隐漫录》·五卷(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)旧本题宋临川陈随隐撰。盖后人以书中自称随隐,而称陈郁为先君,知为临川陈姓,故题此
《复斋日记》·二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许浩撰。浩有《宋史·阐幽》,已著录。此书皆纪叙明初以来朝野事迹,与叶盛《水
《名世类苑》·四十六卷(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)明凌迪知撰。迪知有《左国腴词》,已著录。是编采洪武迄嘉靖凡十朝名臣,汇集
《北窗炙輠录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施德操撰。德操有《孟子发题》,已著录。是书炙輠之名,盖取义淳于髡事。然所记多当
《残本唐语林》·二卷(内府藏本)不著撰人名氏。以《永乐大典》所载考之,即王谠之书,佚其八卷耳。前有明嘉靖间桐城齐之鸾序,
《松窗杂录》·一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案此书书名,撰人诸本互异。《唐志》作《松窗录》一卷,不著撰人。《宋志》作《松
《豆区八友传》·一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国朝王蓍撰。蓍字宓草,秀水人。以制造菽乳,其名有八,因呼八友,各为寓名而传之。盖游
《博物志》·十卷(内府藏本)旧本题晋张华撰。考王嘉《拾遗记》,称华好观秘异图纬之部,捃采天下遗逸,自书契之始,考验神怪及
《芙蓉镜孟浪言》·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江东伟撰。东伟字青来,自号壶公。开化人。万历丙午举人。其书分玄部、幻部、灵部、
《幽怪录》·一卷、《续幽怪录》·一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《幽怪录》,唐牛僧孺撰。僧儒事迹具《新唐书》本传。《唐书·艺文志》
《中朝故事》·二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南唐尉迟偓撰。偓履贯未详。书首旧题朝议郎守给事中修国史骁骑赐紫金鱼袋臣尉迟偓奉旨纂
《东轩笔录》·十五卷(内府藏本)宋魏泰撰。泰字道辅,襄阳人,曾布之妇弟也。《桐江诗话》载其试院中因上请忿争,殴主文几死,
《唐语林》·八卷(永乐大典本)宋王谠撰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云,长安王谠正甫,以唐小说五十家,仿《世说》分三十五门,又益十
《归潜志》·十四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元刘祁撰。祁字京叔,浑源人。御史从益之子。为太学生,举进士不第。元兵入汴,遁
《开颜集》·二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宋周文玘撰。文玘尝官试秘书省校书郎,其里籍未详。此书《通考》作三卷,此本仅上下
《大业拾遗记》·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一名《南部烟花录》。旧本题唐颜师古撰。末有跋语,称会昌中沙门志彻得之瓦棺寺阁,乃《
《有明异丛》·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傅燮詷撰。是书记明一代怪异之事,亦分十类,与《史异纂》门目相同。皆从小说中撮抄而
《杜阳杂编》·三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唐苏鹗撰。鹗有《演义》,已著录。此编所记,上起代宗广德元年,下尽懿宗咸通十四年,凡十
《皇华纪闻》·四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王士祯撰。康熙甲子,士祯以少詹事奉使,祭告南海。因缀其道途所经之地,搜采故事为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