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文子缵义》·十二卷(永乐大典本)
元杜道坚撰。道坚字南谷,当涂人。武康计筹山昇玄观道士也。其始末无考。是书诸家书目亦罕著於录,惟考牟巘《陵阳集》有为道坚所作序。又别有计筹峰真率录序,称洞微先生常主昇玄观席,德寿宫锡之宝翰,至今岁某甲道坚实来。上距祖君十二化,然才百年云云。案自高宗内禅居德寿宫时,下至景定壬戌,正一百年,则道坚当为理宗时人,而李道纯《久和集》序乃道坚所作,题大德丙午,则入元久矣。《文子》一书,自北魏以来,有李暹、徐灵府、朱元三家注,惟灵府注仅存,亦大半阙佚。道坚因所居计筹山有文子故迹,因注其书。凡自为说者题曰缵义,其馀裒辑众解,但总标曰旧说,不著姓名,颇嫌掠美。然杜预《左传集解》先有此例,朱子注四书已用之,亦无责於道坚也。自元以来,传本颇稀,独《永乐大典》尚载其文。其精诚、符言、上德、下德、微明、自然、上义七篇,首尾完备,惟道原、九守、道德、上仁、上礼五篇,原本失载。或修《永乐大典》之时已散佚不完欤?今检校原目次第,排录成帙,所阙之五篇,亦仍载其原文。厘为十有二卷,仍符隋、唐志《文子》旧数。书中字句与世传明代道潜堂刊本多所同异,其间文义两通者不可胜举。其显然讹脱者,如符言篇求为而宁,求为而治句,明刊本作无为,与上下文义全反;又知言不知上也,不知言知病也四句,明刊本无言字,於义难通;又时之去不可追而援也句,明刊本追字作足;又内在己者得句,明刊本内字作则;又夫气者可以道而制也句,明刊本夫字作二;又微明篇圣人见福於重关之内句,明刊本见字作先;又微言篇奇伎逃亡句,明刊本逃亡作天长;均讹误不可解。当以此本为正。又符言篇故能以众不胜成大胜者,惟圣者能之二句,明刊本脱下一句;又能成王者必德胜者也句,明刊本脱德字;又上义篇故天下可一也句,明刊本一字下衍人字;此类甚多,皆可以证传刻之误。盖道坚生当宋季,犹见诸家善本,故所载原文,皆可正后来讹误,不但注文明畅,足以宣通疑滞也。
《真灵位业图》·一卷(内府藏本)旧本题梁陶宏景撰。宏景有《真诰》,已著录。《真诰》见於唐、宋志,朱子谓其窃佛家至鄙至陋者
《周易参同契解》·三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宋陈显微撰。显微字宗道,自号抱一子,淮阳人。嘉定、端平间临安佑圣观道士也。是书乃
《南华评注》·(无卷数,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张坦撰。坦字方平,号一菴,泰安人。是书成於康熙戊午。自序谓广求古注数十馀家,
《阴符经注》·一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旧本题金陵道人唐淳撰。前有至大己丑孟绰然序,称不知淳为何代人。其说皆主於内丹
《老子注》·二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旧本题河上公撰。晁公武《读书志》曰:太史公谓河上丈人通《老子》,再传而至盖公。盖公即齐
《案节坐功法》·一卷(编修程晋芳家藏本)旧本题宋陈抟撰。所论坐功治病之法,分案节气行之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不著录,盖后人托
《仙苑编珠》·三卷(浙江汪启淑家藏本)旧本题唐王松年撰。松年,天台道士。《文献通考》作唐人,然书中有梁开成二年事,则已入
《海琼传道集》·一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旧本题庐山太平兴国宫道士《洪知常集》。前有陈守默、詹继瑞序,称乙亥之秋,遇其师白玉
《南华通》·七卷(陕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孙嘉淦撰。嘉淦有《春秋义》,已著录。是编取《庄子》内篇,以时文之法评之。使起承转合
《玉洞藏书》·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李堪撰。堪号楚愚,应城人。书首何思沛序,称其屡失利於棘闱,则尝为诸生也。是书成於万
《列子辨》·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不著撰人名氏。前有康熙后壬寅自序,署其号曰复堂,不知何许人也。其注用林希逸口义本稍为删
《关尹子》·一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 旧本题周尹喜撰。案《经典释文》载喜字公度,未详何本。然陆德明非杜撰者,当有所传。李道
《阴符经注》·一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光地撰。光地有《周易观彖》,已著录。《阴符经》文意刻酷,五贼三盗之名,尤为奇险
《南华模象记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张世荦撰。世荦字无夜,钱塘人。乾隆甲子举人。其学以禅为宗,因以禅解《庄子》。以
《南华本义》·二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林仲懿撰。仲懿不知何许人。是编只注《庄子》内篇,语多附会。如释逍遥游以北冥有鱼为
《西山群仙会真记》·五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旧本题华阳真人施肩吾撰。肩吾字希圣,洪州人。唐元和十年进士。隐洪州之西山,好事
《中和集》·三卷、《后集》·三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元李道纯撰。道纯字玄素,号清菴,都梁人。又自号莹蟾子。是书乃其门人蔡志
《续仙传》·三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旧本题唐溧水令沈汾撰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曰:汾或作玢。案吴淑《江淮异人录》,载有侍御沈
《翊圣保德传》·三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宋王钦若撰。钦若爵里事迹具《宋史》本传。初,澶渊之役,钦若忌寇准功,以孤注之说进。
《阴符经集解》·三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宋袁淑真撰。是书前有淑真衔,称朝散郎行潭州长沙县主簿。其里贯则未详也。其本亦分三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