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文子缵义》·十二卷(永乐大典本)
元杜道坚撰。道坚字南谷,当涂人。武康计筹山昇玄观道士也。其始末无考。是书诸家书目亦罕著於录,惟考牟巘《陵阳集》有为道坚所作序。又别有计筹峰真率录序,称洞微先生常主昇玄观席,德寿宫锡之宝翰,至今岁某甲道坚实来。上距祖君十二化,然才百年云云。案自高宗内禅居德寿宫时,下至景定壬戌,正一百年,则道坚当为理宗时人,而李道纯《久和集》序乃道坚所作,题大德丙午,则入元久矣。《文子》一书,自北魏以来,有李暹、徐灵府、朱元三家注,惟灵府注仅存,亦大半阙佚。道坚因所居计筹山有文子故迹,因注其书。凡自为说者题曰缵义,其馀裒辑众解,但总标曰旧说,不著姓名,颇嫌掠美。然杜预《左传集解》先有此例,朱子注四书已用之,亦无责於道坚也。自元以来,传本颇稀,独《永乐大典》尚载其文。其精诚、符言、上德、下德、微明、自然、上义七篇,首尾完备,惟道原、九守、道德、上仁、上礼五篇,原本失载。或修《永乐大典》之时已散佚不完欤?今检校原目次第,排录成帙,所阙之五篇,亦仍载其原文。厘为十有二卷,仍符隋、唐志《文子》旧数。书中字句与世传明代道潜堂刊本多所同异,其间文义两通者不可胜举。其显然讹脱者,如符言篇求为而宁,求为而治句,明刊本作无为,与上下文义全反;又知言不知上也,不知言知病也四句,明刊本无言字,於义难通;又时之去不可追而援也句,明刊本追字作足;又内在己者得句,明刊本内字作则;又夫气者可以道而制也句,明刊本夫字作二;又微明篇圣人见福於重关之内句,明刊本见字作先;又微言篇奇伎逃亡句,明刊本逃亡作天长;均讹误不可解。当以此本为正。又符言篇故能以众不胜成大胜者,惟圣者能之二句,明刊本脱下一句;又能成王者必德胜者也句,明刊本脱德字;又上义篇故天下可一也句,明刊本一字下衍人字;此类甚多,皆可以证传刻之误。盖道坚生当宋季,犹见诸家善本,故所载原文,皆可正后来讹误,不但注文明畅,足以宣通疑滞也。
《西山群仙会真记》·五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旧本题华阳真人施肩吾撰。肩吾字希圣,洪州人。唐元和十年进士。隐洪州之西山,好事
《列子》·八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旧本题周列御寇撰。前有刘向校上奏,以御寇为郑穆公时人。唐《柳宗元集》有《辨列子》一篇,曰
《庄子口义》·十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宋林希逸撰。希逸有《考工记解》,已著录。是编为其《三子口义》之一。前有自序,大意谓读
《观老庄影响论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释德清撰。德清字登印,全椒人。即当时所称憨山大师者也。其书多引佛经以证老、庄,
《二六功课》·一卷(编修程晋芳家藏本)旧本题明石室道人撰,不著名氏。所录自辰至卯凡十二节,各有调摄事宜。盖道家导引术也。
《道德经编注》·二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国朝胡与高撰。与高字岱瞻,黟县人。雍正癸卯举人。是书谓《老子》今本相沿,章句多舛。
《文子缵义》·十二卷(永乐大典本) 元杜道坚撰。道坚字南谷,当涂人。武康计筹山昇玄观道士也。其始末无考。是书诸家书目亦罕
《悟真篇注疏》·三卷、附《直指详说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宋张伯端撰,翁葆光注,元戴起宗疏。伯端一名用成,字平叔,天台
《玄品录》·五卷(两淮监政采进本)元张雨撰。雨字伯雨,一字天雨,别号贞居子,钱塘人,宋崇国公九成后也。年二十馀,弃家为道
《道德指归论》·六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旧本题汉严遵撰。《隋志》著录十一卷。晁公武《读书志》曰:《唐志》有严遵《指归》四十
《阴符经注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旧本题姑射山太玄子侯善渊注,不知何许人。其本合三篇为一,而末有人以愚虞以下一百十四字
《霞外杂俎》·一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旧本题铁脚道人撰。有敖英序,称嘉靖丁酉泊舟空舲滩,遇仙翁所授。又有后跋,称铁
《无上秘要》·一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不著撰人名氏。案晁公武《读书志》载此书,称元始天尊说。《艺文志》止七十二卷,不知何
《神仙感遇传》·五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蜀杜光庭撰。记古来遇仙之事。《云笈七签》所载凡四十四条,此本凡七十五条。然第五卷末
《阴符经讲义》·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宋夏元鼎撰。元鼎字宗禹,自号云峰散人,永嘉人。是编以丹法释《阴符》之旨。卷末附内外
《极没要紧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旧本题公是先生撰。公是先生,宋刘敞别号也。钱曾《读书敏求记》曰:《极没要紧》一卷,即
《真诰》·二十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梁陶弘景撰。弘景有《刀剑录》,已著录。是书凡运象篇、甄命授、协昌期、稽神枢、阐幽微、握
《阴符经注》·一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光地撰。光地有《周易观彖》,已著录。《阴符经》文意刻酷,五贼三盗之名,尤为奇险
《金丹大要》·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元陈致虚撰。致虚有《周易参同契分章注》,已著录。金丹二字,其源即出於《参同契》巨胜尚
《阴符经质剂》·一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明方时化撰。时化有《易引》,已著录。是编大旨以《阴符》与易理相合。前有自序,谓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