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天问天对解》·一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
宋杨万里撰。万里有《易传》,已著录。是书取屈原《天问》、柳宗元《天对》,比附贯缀,各为之解。已载入《诚斋集》中,此其别行本也。训诂颇为浅易。其间有所辨证者,如《天问》“雄虺九首,儵忽焉在”,引《庄子》“南方之帝曰儵,北方之帝曰忽”,证王逸注“电光”之误。特因《天对》“儵忽之居帝南北海”而为之说。又如《天问》“鲮鱼何所,魀堆焉处”,独谓“堆”当为“雀”,“魀雀在北号山,如鸡虎爪食人”,证王逸注“奇兽”之误。亦因《天对》“魀雀在北号,惟人是食”而为之说。未尝别有新义也。
《楚辞集解》·八卷、《蒙引》·二卷、《考异》·一卷(两淮监政采进本)明汪瑗撰。瑗字玉卿,歙县人。是书《集解》八卷,惟注屈
《陆士龙集》·十卷(编修励守谦家藏本)晋陆云撰。云与兄机齐名,时称“二陆”。史谓其文章不及机,而持论过之。今观集中诸启,
《钦定补绘离骚全图》·二卷国朝萧云从原图,乾隆四十七年奉敕补绘。云从字尺木,当涂贡生。考《天问序》,称“屈原放逐,彷徨山
《璿玑图诗读法》·一卷(湖北巡抚采进本)明康万民撰。万民字无沴,武功人,海之孙也。苏蕙织锦回文,古今传为佳话。刘勰《文心
《昭明太子集》·六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梁昭明太子统撰。案《梁书》本传,称统有集二十卷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唐书·艺文志》
《天问补注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毛奇龄撰。奇龄有《仲氏易》,已著录。是编以朱子《楚辞集注》於《天问》一篇多所阙疑
《楚辞九歌解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顾成天撰。其说以《湘君》、《湘夫人》为一篇,《大司命》、《少司命》为一篇,并十
《孔北海集》·一卷(编修朱筠家藏本)汉孔融撰。案魏文帝《典论论文》称“孔氏卓卓,信含异气。笔墨之性,殆不可胜”。《后汉书
《离骚解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顾成天撰。成天字良哉,娄县人。雍正庚戌进士。官翰林院侍讲。是编成於乾隆辛酉。大旨深
《屈骚心印》·五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夏大霖撰。大霖字用雨,号梅皋,衢州西安人。是编成於乾隆甲子,因林云铭《楚辞灯》而
《读骚列论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顾成天撰。此书又举《九章》以下诸篇未及作解者,一一评其大意。谓《离骚》之作在顷襄
《江文通集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梁江淹撰。淹有《铜剑赞》,已著录。淹自序传称:“自少及长,未尝著书,惟集十卷。”考传
《离骚草木疏》·四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宋吴仁杰撰。仁杰有《古周易》,已著录。是编末有仁杰庆元丁巳自序,谓梁刘杳有《草木疏
《离骚草木疏补》·四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屠本畯撰。本畯有《闽中海错疏》,已著录。是书以宋吴仁杰《离骚草木疏》多
《楚辞章句》·十七卷(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)汉王逸撰。逸字叔师,南郡宜城人。顺帝时官至侍中。事迹具《后汉书·文苑传》。旧本
《嵇中散集》·十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旧本题晋嵇康撰。案康为司马昭所害,时当涂之祚未终,则康当为魏人,不当为晋人。《晋书》
《谢宣城集》·五卷(内府藏本)齐谢朓撰。朓字元晖,陈郡阳夏人。事迹具《南齐书》本传。案朓以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,以选复为中
《楚辞集注》·八卷、《辨证》·二卷、《后语》·六卷(内府藏本)宋朱子撰。以后汉王逸《章句》及洪兴祖《补注》二书详於训诂,
《天问天对解》·一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宋杨万里撰。万里有《易传》,已著录。是书取屈原《天问》、柳宗元《天对》,比
《山带阁注楚辞》·六卷、《楚辞馀论》·二卷、《楚辞说韵》·一卷(通行本)国朝蒋骥撰。骥字洓塍,武进人。是书《自序》题康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