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张燕公集》·二十五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
唐张说撰。说事迹具《唐书》本传。其文章典丽宏赡,当时与苏颋并称。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,号曰燕许。《唐书·艺文志》载其集三十卷,今所传本止二十五卷。然自宋以后,诸家著录并同,则其五卷之佚久矣。集中《元处士碣铭》称,序为处士子将作少监行冲撰,而《唐书·行冲传》乃不载其为此官。《为留守奏庆山醴泉表》称,万年县令郑国忠状,六月十四日县界霸陵乡有庆山,见醴泉出。而《唐书·武后传》载此事乃作新丰县。皆与史传颇有异同。然说在当时,必无讹误,知《唐书》之疏舛多矣。此书所以贵旧本也。集首《永乐七年伍德记》一篇,称兵燹之后,散佚仅存,录而藏之。至嘉靖间,其子孙始为梓行,而讹舛特甚。又参考本传及《文粹》、《文苑英华》诸书,其文不载於集者尚多。今旁加搜辑,於集外得颂一首、箴一首、表十八首、疏二首、状六首、策三首、批答一首、序十一首、启一首、书二首、露布一首、碑四首、墓志九首、行状一首,凡六十一首。皆依类补入。而原集目次错互者,亦诠次更定。仍厘为二十五卷,庶几复成完本焉。
《眉庵集》·十二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杨基撰。基字孟载,其先嘉州人。祖官吴中,因家焉。始为张士诚记室。洪武初,起为荥阳县
《西村集》·八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史鉴撰。案宪宗、孝宗时有两史鉴。其一长洲人,弘治己未进士,见《太学题
《止斋文集》·五十一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宋陈傅良撰。傅良有《春秋后传》,已著录。此集为其门人曹叔远所编,
《林蕙堂集》·二十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吴绮撰。绮有《岭南风物记》,已著录。王方岐作《绮小传》,称所著有《亭皋集》、
《方洲集》·二十六卷、附《读史录》·四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张宁撰。宁有《方洲杂言》,已著录。是集首有弘治四年仁和夏时正
《白雪楼诗集》·十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明李攀龙撰。攀龙有《诗学事类》,已著录。此集刻於嘉靖癸亥,犹在《沧溟集》之前,前
《陈剩夫集》·四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陈真晟撰。真晟字晦德,改字剩夫,又自号曰布衣,家本泉州,以父隶镇海卫戍籍,遂为漳州
《跨鼇集》·三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李新撰。晁公武《读书志》曰:“李新字元应,仙井人。早登进士第。刘泾尝荐於苏轼,命赋墨竹
《旭山集》·十六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金忠士撰。忠士字元卿,宿松人。万历壬辰进士,官至右佥都御史、巡抚延绥。是集诗止一
《寒邨集》·四卷(浙江汪启淑家藏本)明苏志皋撰。志皋字德明,别号寒邨,固安人。嘉靖壬辰进士,官至副都御史。此集凡诗二卷,
《容台文集》·九卷、《诗集》·四卷、《别集》四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董其昌撰。其昌有《学科考略》,已著录。其昌以书画擅名
《尧峰文钞》·五十卷(内府藏本)国朝汪琬撰。琬字苕文,号钝翁,晚居尧峰,因以自号,长洲人。顺治乙未进士。由户部主事升刑部
《诚正斋集》·八卷(山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上官鉝撰。鉝字三立,号松石,翼城人。前明崇祯癸未进士,入国朝,官至副都御史,终於
《蒙川遗稿》·四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刘黻撰。黻字声伯,号质翁,乐清人。淳祐初,以试入太学,伏阙上书攻丁大全,送南安军
《果堂集》·十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沈彤撰。彤博究古籍,精於考据。所著有《周官禄田考》、《三经小疏》,皆已著录。是集
《桐江续集》·三十七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元方回撰。回有《续古今考》,已著录。所撰有《虚谷集》,今未见。此《桐江续集》,
《节菴集》·八卷、《续编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高得旸撰。得旸字节菴,钱塘人,迁居临安。洪武间有司以文学荐,三为校官
《海壑吟稿》·十一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明赵完璧撰。完璧字全卿,号云壑,晚号海壑,胶州人,由岁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。是集诗五
《空华集》·二卷、《饮河集》·二卷、《止啼集》·一卷、《石头庵集》·五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释如愚撰。如愚字蕴璞,江夏人
《王魏公集》·八卷(永乐大典本)宋王安礼撰。安礼字和甫,临川人。安石之弟也。登嘉祐六年进士第。历官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、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