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李太白集》·三十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
唐李白撰。《旧唐书》白传称山东人,《新唐书》则作陇西成纪人。考杜甫作《崔端薛复筵醉歌》有“近来海内为长句,汝与山东李白好”句。杨慎《丹铅录》据魏颢《李翰林集序》有“世号为李东山之文,谓杜集传写误倒其字”。似乎有理。然元稹作杜甫墓志亦称“与山东人李白”,其文凿然。如倒之作东山人,则语不成文,又不得以魏序为解。检白集《寄东鲁二子诗》,有“我家寄东鲁”句。颢序亦称“合於鲁一妇人,生子曰颇黎”。盖居山东颇久,故人亦以是称之,实则非其本籍,刘昫等误也。至於陇西成纪乃唐时李氏以郡望通称,故刘知几《史通·因习篇》自注曰:“近代史为王氏传云:‘琅邪临沂人。’为李氏传云:‘陇西成纪人。’非惟王、李二族久离本郡,亦自当时无此郡县,皆是魏、晋以前旧名。”今勘验《唐书·地理志》,果如所说。则宋祁等因袭旧文,亦不足据。惟李阳冰序称“凉武昭王暠之后,谪居条支。神龙之始,逃归於蜀,复指李树而生伯阳。惊姜之夕,长庚入梦。颢序称白本陇西,乃因家於绵,身既生蜀”云云。则白为蜀人,具有确证。二史所书,皆非其实也。阳冰序不言卷数,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则曰《草堂集》二十卷,李阳冰编。案宋敏求后序曰:“唐李阳冰序李白《草堂集》十卷,咸平中乐史别得白歌诗十卷,合为《李翰林集》二十卷。”史又云:“杂著为别集十卷。”然则《草堂集》原本十卷,《唐志》以阳冰所编为二十卷者,殊失之不考。今《草堂集》不传,乐史所编亦罕见。此本乃宋敏求得王溥及唐魏颢本,又裒集《唐类诗》诸编洎石刻所传,编为一集。曾巩又考其先后而次第之,为三十卷。首卷惟载诸序碑记,二卷以下乃为歌诗,为二十三卷。杂著六卷,流传颇少。国朝康熙中,吴县缪曰芑始重刊之。后有曰芑跋云:“得临川晏氏宋本,重加校正,较坊刻颇为近古。”然陈氏《书录解题》、晁氏《读书志》并题《李翰林集》,而此乃云《太白全集》,未审为宋本所改,曰芑所改,是则稍稍可疑耳。据王琦注本,是刻尚有《考异》一卷。而坊间印本皆削去曰芑序目,以赝宋本,遂并《考异》而削之。以其文已全载王琦本中,今亦不更补录焉。
《涑亭诗略》·一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国朝林尧光撰。尧光字觐伯,莆田人。顺治中,以选拔贡生官行人司行人。近郑王臣选《莆风清
《坦菴文集》·八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梁本之撰。本之名混,以字行,坦菴其别号也。泰和人。洪武中为瑞州府学训导,迁溧阳教谕
《竹香诗集》·四卷(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)国朝席鏊撰。鏊字景溪,常熟人。雍正己酉举人,官内阁中书。鏊为吴伟业外孙,於诗法
《万青阁全集》·八卷(内府藏本)国朝赵吉士撰。吉士有《续表忠记》,已著录。是集为吉士所自编,凡杂文二卷,诗一卷,《勘河诗
《素园存稿》·十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方宏静撰。宏静字定之,歙县人,嘉靖庚戌进士。朱彝尊《明诗综》载,其官至南京户部右
《后山诗注》·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宋陈师道撰。任渊注。原本六卷。此本作十二卷,则渊作注时每卷釐为二也。渊生南北宋间,
《崇德堂集》·八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国朝王植撰。植有《四书参注》,已著录。此集植所自编。其学主於敦励名节,而事事有济於物
《馀力稿》·十二卷(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)明徐贯撰。贯字元一,淳安人,天顺丁丑进士,官至工部尚书,谥康懿。是集乃贯所自定
《笔峰存稿》·五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王凤灵撰。凤灵字应时,莆田人,笔峰其自号也。正德丁丑进士,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。凤灵
《天外谈》·四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国朝石庞撰。庞字天外,太湖人。诗文皆纤仄佻巧,堕入魔趣,惟《回文雪赋》一首、《春赋》一
《杨文懿集》·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杨起元撰。起元有《识仁编》,已著录。是集为其孙廷春所刊。据目录作二十卷,而自十一
《大隐集》·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李正民撰。正民有《己酉航海记》,已著录。正民《宋史》无传,事迹始末不可考。惟据《航海记》
《采芝堂集》·十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周益祥撰。益祥字履吉,侯官人,崇祯末贡生。所著有《潜颍》、《鹿草》、《摭星》、《
《曾乐轩集》·一卷(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)宋张维撰。维,乌程人,仁宗时官卫尉寺丞,都官郎中张先之父也。先尝摘维所自爱诗十首
《于湖集》·四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宋张孝祥撰。孝祥字国安,历阳乌江人。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一。孝宗朝累迁中书舍人,直学士
《冰玉堂缀逸稿》·二卷、《兰舟漫稿》·一卷、附《二馀词》·一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 明陈如纶撰。如纶字德宣,号午江,太仓
《石田诗选》·十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沈周撰。周有《石田杂记》,已著录。此集不标体制,不谱年月,但分《天文》、《时令》等
《徂徕集》·二十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石介撰。介字守道,兖州奉符人,天圣八年进士及第。初授嘉州判官。后以直集贤院出通判濮
《默菴集》·五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安熙撰。熙字敬仲,稿城人。少慕刘因之名,欲从之游,因亦愿传所学於熙。会因卒,不果。然
《读书后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王世贞撰。此书本止四卷,为世贞《四部稿》及《续稿》所未载,遂至散佚。其侄士骐得残本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