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孟浩然集》·四卷(江苏蒋曾莹家藏本)
唐孟浩然撰。浩然事迹具《新唐书·文艺传》。前有天宝四载宜城王士源序。(案士源即补《亢仓子》之王士元。其事亦见序中。此作源字,盖传写异文。)又有天宝九载韦滔序。士源序称“浩然卒於开元二十八年,年五十有二。凡所属缀,就辄毁弃,无复编录。乡里购采,不有其半。敷求四方,往往而获。今集其诗二百一十七首,分为四卷”。此本四卷之数,虽与序合,而诗乃二百六十二首,较原本多四十五首。洪迈《容斋随笔》尝疑其《示孟郊》诗时代不能相及。今考《长安早春》一首,《文苑英华》作张子容,而《同张将军蓟门看灯》一首亦非浩然游迹之所及。则后人窜入者多矣。士源序又称诗或阙逸未成,而制思清美,及他人酬赠,咸次而不弃。而此本无不完之篇,亦无唱和之作。其非原本,尤有明徵。排律之名,始於杨宏《唐音》,古无此称。此本乃标排律为一体。其中《田家元日》一首、《晚泊浔阳望香炉峰》一首、《万山潭》一首,《渭南园即事贻皎上人》一首,皆五言近体,而编入古诗。《临洞庭》诗旧本题下有“献张相公”四字,见方回《瀛奎律髓》。此本亦无之。显然为明代重刻,有所移改。至序中“丞相范阳张九龄等与浩然为忘形之交”语,考《唐书》,张说尝谪岳州司马,集中称“张相公”、“张丞相”者凡五首,皆为说作。若九龄则籍隶岭南,以“曲江”著号,安得署曰“范阳”?亦明人以意妄改也。以今世所行别无他本,姑仍其旧录之,而附订其舛互如右。
《佳山堂集》·十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冯溥撰。溥字易斋,益都人。顺治丁亥进士,官至大学士。康熙己未,召试博学鸿词。溥与
《段黄甫诗稿》·(无卷数,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段黼撰。黼字黄甫,别号“景山樵客”,曹州人。万历中诸生。是集为其友人王士龙所
《兰轩集》·十六卷(永乐大典本)元王旭撰。旭字景初,东平人。其事迹不见於《元史》,谈艺家亦罕见称述。顾嗣立撰《元诗选》,
《二水楼诗集》·十八卷、《文集》·十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茹旻撰。茹旻字覆如,临川人,康熙癸巳进士,官中书舍人。尝预
《郊居遗稿》·十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沈懋学撰。懋学字君典,宣城人。万历丁丑进士第一,授翰林院修撰,追谥文节。事迹附见《
《竹居集》·一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王珙撰。珙字廷珪,常熟人。是集为其曾孙仲申所辑,其六世孙古始刊版。朱彝尊《明诗综》不
《东涧集》·十四卷(永乐大典本)宋许应龙撰。应龙字恭甫,闽县人。嘉定元年进士第。调汀州教授。累迁国子司业祭酒,权直舍人学
《屏岩小稿》·一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元张观光撰。观光字直夫,东阳人。其始末未详。集中有《和仇山村九日吟》,而《晚春即事
《眉庵集》·十二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杨基撰。基字孟载,其先嘉州人。祖官吴中,因家焉。始为张士诚记室。洪武初,起为荥阳县
《胥台集》·二十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袁袠撰。袠有《世纬》,已著录。是编,诗不失体格,而特乏坚苍;文亦俊爽,而酝酿未免
《菱溪遗草》·一卷(编修程晋芳家藏本)国朝蒋麟昌撰。麟昌字静存,阳湖人。乾隆己未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年仅二十有二而殁,遗
《高子遗书》·十二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高攀龙撰。攀龙有《周易易简说》,已著录。攀龙出赵南星之门,渊源有
《可传集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明袁华撰。其本为至正癸卯杨维桢所删定。华,维桢弟子也。前有《维桢序》,称“吾铁门称能
《东谷集》·三十四卷、《归庸集》·四卷、《桑榆集》·三卷(山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白允谦撰。允谦有《学言》,已著录。此集为其
《荣进集》·四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吴伯宗撰。伯宗名佑,以字行,金谿人。洪武辛未进士第一。官至武英殿大学士。后降检讨以终
《雪坡文集》·五十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姚勉撰。勉字述之,一字成一,高安人。宝祐元年以词赋擢第,廷对万言策第一。除校书郎
《明德堂文集》·二十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吕维祺撰。维祺有《四礼约言》,已著录。维祺晚殉闯难,以节义显。其生平盖主於笃
《追昔游集》·三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唐李绅撰。绅字公垂,亳州人。元和元年进士。武宗时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《都官集》·十四卷(永乐大典本)宋陈舜俞撰。舜俞有《庐山记》,已著录。其集乃舜俞殁后其婿周开祖所编。凡三十卷。蒋之奇为之
《士斋集》·三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女子邹赛贞撰。赛贞,当涂人,赠监察御史谦之女,翰林院编修濮韶之母也。当时称为女士,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