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孟浩然集》·四卷(江苏蒋曾莹家藏本)
唐孟浩然撰。浩然事迹具《新唐书·文艺传》。前有天宝四载宜城王士源序。(案士源即补《亢仓子》之王士元。其事亦见序中。此作源字,盖传写异文。)又有天宝九载韦滔序。士源序称“浩然卒於开元二十八年,年五十有二。凡所属缀,就辄毁弃,无复编录。乡里购采,不有其半。敷求四方,往往而获。今集其诗二百一十七首,分为四卷”。此本四卷之数,虽与序合,而诗乃二百六十二首,较原本多四十五首。洪迈《容斋随笔》尝疑其《示孟郊》诗时代不能相及。今考《长安早春》一首,《文苑英华》作张子容,而《同张将军蓟门看灯》一首亦非浩然游迹之所及。则后人窜入者多矣。士源序又称诗或阙逸未成,而制思清美,及他人酬赠,咸次而不弃。而此本无不完之篇,亦无唱和之作。其非原本,尤有明徵。排律之名,始於杨宏《唐音》,古无此称。此本乃标排律为一体。其中《田家元日》一首、《晚泊浔阳望香炉峰》一首、《万山潭》一首,《渭南园即事贻皎上人》一首,皆五言近体,而编入古诗。《临洞庭》诗旧本题下有“献张相公”四字,见方回《瀛奎律髓》。此本亦无之。显然为明代重刻,有所移改。至序中“丞相范阳张九龄等与浩然为忘形之交”语,考《唐书》,张说尝谪岳州司马,集中称“张相公”、“张丞相”者凡五首,皆为说作。若九龄则籍隶岭南,以“曲江”著号,安得署曰“范阳”?亦明人以意妄改也。以今世所行别无他本,姑仍其旧录之,而附订其舛互如右。
《絸斋诗选》·二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张谦宜撰。谦宜号稚松,胶州人,康熙丙戌进士。是集末有法辉祖《跋》,谓全稿三千馀首
《广陵集》·三十卷、《拾遗》·一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宋王令撰。令,元城人。幼随其叔祖乙居广陵,遂为广陵人。初字钦美,后王
《谦斋文录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徐溥撰。溥字时用,宜兴人,景泰甲戌进士,官至华盖殿大学士,谥文靖,事迹具《明史》本
《楼邨集》·二十五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国朝王式丹撰。式丹字方若,宝应人。康熙癸未进士第一,官翰林院修撰。是集乃雍正甲辰其
《桐阴书屋集》·二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朱崇勋撰。崇勋字彝存,号怡园,历城人。其诗沿新城末派,清脱有馀而深厚不足。
《草阁集》·六卷、《拾遗》·一卷、《文集》一卷、附《筠谷诗》·一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李昱撰。昱字宗表,号草阁,钱塘人。
《方洲集》·二十六卷、附《读史录》·四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张宁撰。宁有《方洲杂言》,已著录。是集首有弘治四年仁和夏时正
《北游漫稿》·二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郑若庸撰。是集为歙人汪良迪所辑。前有王锡爵《序》,称山人今年已八十,违赵而居清源,
《石湖诗集》·三十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范成大撰。成大有《吴郡志》,已著录。案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成大有集一百三十六卷。
《牧潜集》·七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元释圆至撰。圆至字牧潜,号天隐,高安人。至元以来,遍历荆、襄、吴、越,禅理外颇能读书
《古穰集》·三十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李贤撰。贤有《天顺日录》,已著录。贤为英宗所倚任,自“三杨”以来,得君未有其比。虽
《徐花潭集》·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嘉靖中朝鲜生员徐敬德撰。敬德贫居讲学,年五十六,其国提学金安国以遗逸荐,授奉参,力
《皆春园集》·四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陈完撰。完字名甫,号海沙,南通州人,万历丙午举人。是集为完所自编。其诗多恬適敷畅,
《鸿庆居士集》·四十二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宋孙觌撰。觌字仲益,晋陵人。徽宗末,蔡攸荐为侍御史。靖康初,蔡氏势败,乃率御史
《湛园未定稿》·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姜宸英撰。宸英有《江防总论》,已著录。此本为其未入书局以前所自定,不及大兴黄氏
《申忠愍诗集》·六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明申佳允撰。佳允字孔嘉,永平人,崇祯辛未进士,官至太仆寺丞,甲申殉流寇之难,世祖章
《江午坡集》·四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江以达撰。以达字于顺,号午坡,贵溪人。嘉靖丙戌进士,官至湖南提学副使(案《千顷堂书
《丽则遗音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元杨维桢撰。维桢《东维子集》不载所作古赋,《铁崖文集》中亦仅有《土圭》、《莲花漏》、
《瑞阳阿集》·十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江东之撰。东之字长信,歙县人。万历丁丑进士,官至右佥都御史,巡抚贵州。事迹具《明史
《别本攻愧文集》·三十二卷、《诗集》·十卷(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)宋楼钥撰。钥有《攻愧集》,已著录。此本前后无序跋。又《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