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颜鲁公集》·十五卷、《补遗》·一卷、《年谱》·一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)
唐颜真卿撰。真卿事迹具《唐书》本传。其集见於《艺文志》者有《吴兴集》十卷,又《庐州集》十卷、《临川集》十卷。至北宋皆亡。有吴兴沈氏者,采掇遗佚,编为十五卷。刘敞为之序,但称沈侯而不著名字。嘉祐中,又有宋敏求编本,亦十五卷,见《馆阁书目》。江休复《嘉祐杂志》极称其采录之博。至南宋时,又多漫漶不完。嘉定间,留元刚守永嘉,得敏求残本十二卷,失其三卷。乃以所见真卿文别为补遗,并撰次年谱附之,自为后序。后人复即元刚之本分为十五卷,以符沈、宋二本之原数。沿及明代,留本亦不甚传。今世所行乃万历中真卿裔孙允祚所刊,脱漏舛错,尽失其旧。独此本为锡山安国所刻。虽已分十五卷,然犹元刚原本也。真卿大节,炳著史册。而文章典博庄重,亦称其为人。集中《庙享议》等篇,说礼尤为精审。特收拾於散佚之馀,即元刚所编亦不免阙略。今考其遗文之见於石刻者,往往为元刚所未收。谨详加搜辑,得《殷府君夫人颜氏碑铭》一首,《尉迟迥庙碑铭》一首,《太尉宋文贞公神道碑侧记》一首,《赠秘书少监颜君庙碑碑侧记》、《碑额阴记》各一首,《竹山连句》诗一首,《奉使蔡州》诗一首,皆有碑帖现存。又《政和公主碑》残文、《颜元孙墓志》残文二篇,见《江氏笔录》。《陶公栗里》诗见《困学纪闻》。今俱采出,增入《补遗》卷内。至留元刚所录《禘祫议》,其文既与《庙享议》复见,而篇末“时议者举然”云云,乃《新唐书·陈京传》叙事之辞,亦非真卿本文。又《干禄字书·序》乃颜元孙作,真卿特书之刻石,元刚遂以为真卿文,亦为舛误。今并从刊削焉。后附《年谱》一卷,旧亦题元刚作。而谱中所列诗文诸目,多集中所无,疑亦元刚因旧本增辑也。元刚字茂潜,丞相留正之子。官终起居舍人。
《东洲初稿》·十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夏良胜撰。良胜有《中庸衍义》,已著录。《明史》本传称良胜除名以后,辑其部中章奏,
《兰樵归田稿》·一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国朝张榕端撰。皆康熙甲申以后,致仕归里之作,其诗直抒胸臆,多入香山一派。盖老境优游
《松桂堂全集》·三十七卷、《延露词》·三卷、《南氵往集》·三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彭孙遹撰。孙遹字骏孙,自号羡门生,海
《方初菴集》·十六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方扬撰。扬字思善,号初菴,歙县人。隆庆辛未进士,官至杭州府知府。是集第一卷为语
《康斋文集》·十二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明吴与弼撰。弼字子傅,临川人,天顺元年以忠国公石亨荐,徵至京师,授左春坊左谕德,
《思诚堂集》·二卷(山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吴琠撰。琠号铜川,沁州人。顺治己亥进士,官至大学士,谥文端。此集诗仅五十三首,馀
《重知堂诗》·二卷(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)国朝赵善庆撰。善庆字怡斋,德州人。由贡生授国子监助教,官至金华府知府,尝学诗於新
《子威集》·三十二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刘凤撰。凤有《续吴中先贤赞》,已著录。其文皆僻字奥句,尤涩体之饾飣者,《江左脞谈
《竹洲集》·二十卷、附《棣华杂著》·一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宋吴儆撰。儆字益恭。初名偁,避秀邸讳,改名。休宁人。绍兴二十七
《藕湾全集》·二十九卷(湖北巡抚采进本)国朝张仁熙撰。仁熙有《雪堂墨品》,已著录。其诗凡初集十卷,二集十卷,馀九卷则文集
《祝子遗书》·四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祝渊撰。渊字开美,海宁人,崇祯癸酉举人。初,崇祯壬午,刘宗周以劾周
《集古梅花诗》·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 明童琥撰。琥字廷瑞,兰谿人,弘治庚戌进士,官至工部郎中。是编皆集句成诗,以咏梅花
《通志堂集》·十八卷、《附录》·二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纳喇性德撰。性德有《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》,已著录。性德生长华
《泊水斋文钞》·三卷(山西巡抚采进本)明张慎言撰。慎言字金铭,号藐山,《千顷堂书目》作号藐姑,疑其自号“藐姑山人”,而称
《咏史六言》·一卷(侍讲刘亨地家藏本)国朝周宣武撰。宣武字燮轩,长沙人,乾隆壬戌进士。是编杂采史事,以六言绝句评论之,或
《郭鲲溟集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郭谏臣撰。谏臣字子忠,长洲人。嘉靖壬戌进士。官至江西布政司参政。罢归后起郧阳巡抚,
《逊志斋集》·二十四卷(内府藏本)明方孝孺撰。孝孺有《杂诫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杂著八卷,书三卷,序三卷,记三卷,题跋一卷,
《康谷子集》·六卷(湖南巡抚采进本)明刘养微撰。养微字敬伯,广济人。是集前三卷为乐府及诗,四卷则其《说铃》及《自谱》四则
《大隐集》·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李正民撰。正民有《己酉航海记》,已著录。正民《宋史》无传,事迹始末不可考。惟据《航海记》
《棠湖诗稿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旧本题宋岳珂撰。珂有《金陀稡编》,已著录。兹编乃所作宫词一百首,皆咏北宋之事。前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