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笠泽丛书》·四卷、《补遗》·一卷(内府藏本)
唐陆龟蒙撰。龟蒙有《耒耜经》,已著录。此集为龟蒙自编。以其丛脞细碎,故名《丛书》,以甲、乙、丙、丁为次。后又有《补遗》一卷。宋元符间蜀人樊开始序而梓之。政和初,毗陵朱衮复行校刊,止分上、下二卷及《补遗》为三。此本为元季龟蒙裔孙德原重镌。既依蜀本釐为四卷,而序仍毗陵本作三卷者,字偶误也。王士祯《渔洋文略》有此书跋,谓得都穆重刊蜀本,内纪《锦裙》在丙集,《迎潮词》在丁集。而此本《锦裙》在乙集,《迎潮词》在丙集,叙次又不尽依蜀本之旧,疑德原又有所窜乱矣。龟蒙与皮日休相倡和,见於《松陵集》者,工力悉敌,未易定其甲乙。惟杂文则龟蒙小品为多,不及日休《文薮》时标伟论。然闲情别致,亦复自成一家,固不妨各擅所长也。
《丰阳集》·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冯皋谟撰,皋谟字明卿,海盐人。嘉靖庚戌进士,官至福建布政司参政。是集凡诗四卷,文八
《观光稿》·一卷、《交州稿》·一卷、《玉堂稿》·一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 元陈孚撰。孚字刚中,天台临海人,
《芝堂遗草》·七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叶朝荣撰。朝荣有《诗经存固》,已著录。是集为其子大学士向高所刊。凡诗一卷,杂文六卷
《憺园集》·三十八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国朝徐乾学撰。乾学有《读礼通考》,已著录。乾学家富图籍,圣祖仁皇帝购求遗书,乾学奏
《南北奉使集》·二卷(浙江汪启淑家藏本)明唐顺之撰。顺之有《广右战功录》,已著录。是编:一为《北奉使集》,乃其以职方郎中
《经义斋集》·十八卷(翰林院孔目熊志契家藏本)国朝熊赐履撰。赐履有《学统》,已著录。此集乃康熙庚午,赐履以礼部尚书,丁忧
《隐拙斋集》·五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沈廷芳撰。廷芳有《十三经注疏正字》,已著录。是集为廷芳所自编。凡诗赋三十二卷,
《二薇亭集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徐玑撰。玑字文渊,一字致中,号灵渊。赵师秀集作灵。字即古渊字,盖偶以别体书之。永
《关洛记游稿》·二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王世懋撰。是集乃万历辛巳,世懋官陕西提学副使,旋以昙阳子事,为台谏所弹,乃移疾自
《橘洲诗集》·六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国朝范士楫撰。士楫字箕生,定兴人。前明崇祯丁丑进士,入国朝,官至吏部郎中。是集,皆其
《所安遗集》·一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元陈泰撰。泰字志同,别号所安,长沙茶陵人。延祐二年进士。除龙泉县主簿。栖迟薄宦,惟
《家藏集》·七十七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吴宽撰。宽字原博,号匏庵,长洲人,成化壬辰进士第一,官至掌詹事府、礼部尚书,谥文
《忠正德文集》·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赵鼎撰。鼎字元镇,号得全居士,解州闻喜人。登崇宁五年进士第。累官尚书左仆射、同中书门
《泠然斋集》·八卷(永乐大典本)宋苏泂撰。泂字召叟,山阴人。右仆射颂之四世孙。《宋史》颂传不详列其后裔,故泂始末无可考。
《别本韩文考异》·四十卷、《外集》·十卷、《遗文》·一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宋王伯大编。伯大字幼学,号留耕,福州人。嘉定七
《春明稿》·十四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徐学谟撰。学谟有《春秋亿》,已著录。是编皆其以尚书召起,再入都时所作,故以“春明
《莲龛集》·十五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来泰撰。来泰字仲章,号石台,临川人。顺治壬辰进士,官工部虞衡司主事。康熙己未,
《放言居诗集》·六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曹炳曾撰。炳曾字为章,号巢南,上海人,康熙末诸生。煜曾之从弟也。是集为《石仓世
《济美堂集》·八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吴文华撰。文华有《粤西疏稿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诗文四卷,颇沿台阁旧体。后四卷即《粤西
《漫塘文集》·三十六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刘宰撰。宰字平国,金坛人。绍熙元年进士。仕至浙东仓司幹官。属北伐衅起,遂退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