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笠泽丛书》·四卷、《补遗》·一卷(内府藏本)
唐陆龟蒙撰。龟蒙有《耒耜经》,已著录。此集为龟蒙自编。以其丛脞细碎,故名《丛书》,以甲、乙、丙、丁为次。后又有《补遗》一卷。宋元符间蜀人樊开始序而梓之。政和初,毗陵朱衮复行校刊,止分上、下二卷及《补遗》为三。此本为元季龟蒙裔孙德原重镌。既依蜀本釐为四卷,而序仍毗陵本作三卷者,字偶误也。王士祯《渔洋文略》有此书跋,谓得都穆重刊蜀本,内纪《锦裙》在丙集,《迎潮词》在丁集。而此本《锦裙》在乙集,《迎潮词》在丙集,叙次又不尽依蜀本之旧,疑德原又有所窜乱矣。龟蒙与皮日休相倡和,见於《松陵集》者,工力悉敌,未易定其甲乙。惟杂文则龟蒙小品为多,不及日休《文薮》时标伟论。然闲情别致,亦复自成一家,固不妨各擅所长也。
《坦斋文集》·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刘三吾撰。三吾字如孙,自号坦坦翁,茶陵人,洪武中官翰林学士,事迹具《明史》本传。案
《观树堂诗集》·十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朱樟撰。樟字鹿田,钱塘人,由举人官至泽州府知府。其诗为《叱驭集》一卷,入蜀时
《柳渔诗钞》·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张湄撰。湄字鹭洲,钱塘人。雍正癸丑进士,官至给事中。是编分《于野》、《鸡木》、
《灯窗末艺》·一卷、《攒眉集》·一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杨循吉撰。皆所作古文。合两集仅四十馀首,颇宕逸有奇气,而纵横曼
《刘宾客文集》·三十卷、《外集》·十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唐刘禹锡撰。《唐书》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,盖举郡望。实则中山无极人
《梦村集》·二卷(编修周永年家藏本)国朝朱纬撰。纬字义俶,历城人。由岁贡生官邱县训导。是集有《七十自寿诗》。又有《次儿生
《桧亭集》·九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元丁复撰。复字仲容,天台人。延祐初游京师,与杨载、范梈同被荐,而复辞不就。放情诗酒,
《孝诗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林同撰。同字子真,号空斋,福清人。与弟合俱有隐操。后元兵至福州,抗节死。案《宋史·忠义
《胡文敬公集》·三卷(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)明胡居仁撰。居仁有《易像抄》,已著录。居仁本从吴与弼游,而醇正笃实,乃过其师
《绿波楼诗集》·十四卷(河南巡抚采进本)明张九一撰。九一字助甫,号周田,新蔡人。嘉靖癸丑进士,官至右佥都御史,巡抚宁夏。
《华礼部集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华叔阳撰。叔阳字起龙,无锡人。隆庆戊辰进士,官礼部主事,年二十九卒。叔阳为华察之子
《类笺王右丞集》·十卷、附《文集》·四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顾起经撰。起经字长济,更字元纬,无锡人,嘉靖中以国子
《烛湖集》·二十卷、《附编》·二卷(永乐大典本)宋孙应时撰。应时字季和,自号烛湖居士,馀姚人。登淳熙乙未进士。初尉黄岩,
《苑洛集》·二十二卷(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)明韩邦奇撰。邦奇有《易学启蒙意见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序二卷、记一卷、志铭三卷、
《登州集》·二十三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林弼撰。弼字元凯,龙溪人。元至正戊子进士,为漳州路知事。明初以儒士修《礼乐书》,
《玉笥集》·九卷(浙江汪启淑家藏本)元邓雅撰。原本集首但题邓伯言,而不著其名。今案集中洪武壬戌《辞聘诗》,有“雅以菲才,
《峣山文集》·四卷、《诗集》·一卷(山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田从典撰。从典字克正,阳城人。康熙戊辰进士,官至文华殿大学士,谥
《秋江诗集》·六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国朝黄任撰。任字莘田,永福人。康熙壬午举人,官至四会县知县。杭世骏《榕城诗话》,称其
《华鄂堂集》·二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国朝周彝撰。彝字策铭,娄县人。康熙丁丑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其诗喜作长篇,如《送张长
《文溪存稿》·二十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宋李昴英撰。昴英字俊明,番禺人。宝庆三年廷对第三。淳祐初官至龙图阁待制、吏部侍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