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罗昭谏集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
唐罗隐撰。隐有《两同书》,已著录。考《吴越备史》隐本传云,隐有《江东甲乙集》、《淮海寓言》及《谗书后集》,并行於世。郑樵《通志·艺文略》载《罗隐集》二十卷,《后集》三卷,又有《吴越掌记集》三卷。至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,则《甲乙集》仅十卷,而《后集》反有五卷,又多《湘南集》三卷。且注《甲乙集》皆诗,《后集》有律赋数首,《湘南集》乃长沙幕中应用之文。隐又有《淮海寓言》及《谗书》等,求之未获云云。据此,则不特《吴越掌记集》不传,即《淮海寓言》、《谗书》二种,振孙且不得见矣。此本为康熙初彭城知县张瓒所刻。后有瓒跋云:“昭谏诸集,今不复见,仅得《江东集》抄本於邑人袁英家。嗣后得《甲乙集》刻本,合而读之,虽全集不获尽睹,窥豹者已得一斑矣。”盖出於后人所掇拾,非旧帙也。所载诗四卷,又有杂文一卷。诗与毛晋所刻《甲乙集》合,杂文则不知原在何集。其《湘南集》仅存自序一篇,列於卷中。序谓《湘南》文失落於马上军前,仅分三卷,而举业祠祭亦与焉。今杂文既无长沙应用之作,亦无举业祠祭之文。惟诸启多作於湖南,或即《湘南集》中之遗欤。《文苑英华》有隐《秋云似罗赋》一篇,盖即后集之律赋,此本失载。则所采亦尚遗漏矣。第七卷末一篇为《广陵妖乱志》。前十一篇疑即《淮海寓言》之文也。第八卷有《两同书》十篇,《唐志》著录。其说以儒、道为一致,故曰“两同”。似乎《谗书》之外,又有此书者。其异同则不可考矣。隐不得志於唐。迨唐之亡也,梁主以谏议大夫召之,拒不应。又力劝钱镠讨梁。事虽不成,君子韪之。其诗如《徐寇南逼感事献江南知己》一首、《即事中元甲子》一首、《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》四首,皆忠愤之气溢於言表,视同时李山甫、杜荀鹤辈有鸾枭之分。虽残阙之馀,犹为艺林所宝重,殆有由矣。
《吾好遗稿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章静宜撰。静宜字湘御,吴县人,顺治中诸生。此本凡诗三百馀首,列近体於前,而次古体
《拙斋集》·一卷(编修周永年家藏本)国朝李远撰。远字君宏,益都人。是集皆五七言近体。吐属亦颇恬雅,其刊版字画,悉从《说文
《笠泽丛书》·四卷、《补遗》·一卷(内府藏本)唐陆龟蒙撰。龟蒙有《耒耜经》,已著录。此集为龟蒙自编。以其丛脞细碎,故名《
《中秘草》·三卷(湖北巡抚采进本)明李沂撰。沂字景鲁,嘉鱼人。万历丙戌进士,官至吏科给事中,劾东厂太监张鲸,廷杖削籍,后
《居来山房集》·六十五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张佳允撰。佳允字肖甫,铜梁人,初号山,以其家在居来两山之间,更号居来山人。(
《圭美堂集》·二十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徐用锡撰。用锡字昼堂,宿迁人。康熙己丑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是集诗十卷,文十六
《绿萝山房文集》·二十四卷、《诗集》·三十三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胡浚撰。浚字希张,号竹岩,会稽人,康熙庚子举人。是编
《雨村集》·四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明周东撰。东字伯震,号雨村,阜城人,成化甲辰进士,官至大理寺少卿。以伉直忤刘瑾。时寘鐇
《蔗尾诗集》·十五卷、《文集》·二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国朝郑方坤撰。方坤有《经稗》,已著录。方坤天分既高,记诵尤广,故其
《双溪醉隐集》·八卷(永乐大典本)元耶律铸撰。铸字成仲,辽东丹王九世孙,中书令楚材之子也。累官中书左丞相。卒,追赠懿宁王
《秋声集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宋卫宗武撰。宗武字淇父,自号九山,华亭人。淳祐间历官尚书郎,出知常州。罢归闲居三十馀载,以
《寒山子诗集》·一卷、附《丰干拾得诗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案寒山子,贞观中天台广兴县僧。居於寒岩,时还往国清寺。丰干
《董子文集》·一卷(编修朱筠家藏本)汉董仲舒撰。仲舒有《春秋繁露》,已著录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《仲舒集》一卷。又注曰:“
《漫塘文集》·三十六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刘宰撰。宰字平国,金坛人。绍熙元年进士。仕至浙东仓司幹官。属北伐衅起,遂退居
《潜山集》·十二卷(永乐大典本)宋释文珦撰。文珦,於潜人。其生平游历,略见於所作《旧游一百十韵诗》中。大抵出家於杭州,游
《平山文集》·八卷、《诗集》·八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明何涛撰。涛字仲平,江西广昌人,嘉靖己酉举人。据集中所言,盖尝官於安
《荥阳外史集》·七十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郑真撰。真字千之,鄞县人。《成化四明郡志》称其研穷六籍,尤长於《春秋》。吴澄尝
《野处集》·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元邵亨贞撰。亨贞字复孺。杨枢《淞故述》,载其本淳安人。至正间为松江训导,占籍华亭。今考
《涂水集》·八卷(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)明寇天叙撰。天叙字子惇,榆次人,正德戊辰进士,官至兵部侍郎,事迹具《明史》本传
《广陵集》·三十卷、《拾遗》·一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宋王令撰。令,元城人。幼随其叔祖乙居广陵,遂为广陵人。初字钦美,后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