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南阳集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
宋赵湘撰。湘字叔灵,其先自京兆徙家於越。至湘始家於衢,遂为西安人。登淳化三年孙何榜进士。即资政殿大学士赵抃之祖也。《宋史》抃传不著世系,故湘始末亦不具。惟苏轼为抃作碑,称湘官为庐州庐江尉。其后追赠司徒,则以抃贵推恩者也。湘著作散佚,仅《宋文鉴》载其《春夕偶作》诗一首,《剡录》载其《剡中齐唐郎中所居》诗一首,《方舆胜览》载其《方广寺石桥》诗一首,《瀛奎律髓》载其《赠水墨峦上人》、《赠张处士》诗二首,《文翰类选》载其《秋夜集李式西斋》诗一首,《云门集》载其《别耶溪诸叔》诗一首,《烂柯山志》载其《游烂柯山》诗一首。馀悉不传。并《南阳集》之名,知者亦罕。惟《永乐大典》所载诗文颇夥,裒之尚可成帙。北宋遗集,传者日稀,是亦难覯之秘本矣。案元方回作《罗寿可诗序》,称宋刬五代旧习,诗有白体、昆体、晚唐体。其晚唐一体,九僧最迫真。寇莱公、林和靖、魏仲先父子、潘逍遥、赵清献之祖凡数家,深涵茂育,气势极盛。又回所选《瀛奎律髓》评湘《赠张处士诗》曰:“清献家审言如此,宜乎乃孙之诗如其人之清,有自来哉”云云。其推挹湘者甚至。然回录湘二诗,皆取其体近江西者,殊不尽湘所长。今以《永乐大典》所载观之,大抵运意清新,而风骨不失苍秀。虽源出姚合,实与彫镂琐碎、务趋僻涩者迥殊。其古文亦扫除排偶,有李翱、皇甫湜、孙樵之遗,非五季诸家所可及。沈埋晦蚀几数百年,今逢圣代右文,复得掇拾散亡,表见於世。岂非其精神足以不朽,故光气终莫可掩欤!其中《扬子三辨》一篇,推重扬雄,颇为过当。然孙复、司马光亦同此失。盖北宋儒者所见如斯,不能独为湘责,知其所短则可矣。据方回称清献漕益路时,宋景文序《叔灵集》,欧阳公跋亦称之。是原集实抃所编。今其目次已不可考,谨分类排订,釐为六卷。
《寻乐文集》·二十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习经撰。经字嘉言,号寅清居士,晚自号寻乐翁,新喻人,永乐戊戌进士,官至詹事府詹事
《青山集》·八卷(永乐大典本)元赵文撰。文字仪可,一字惟恭,号青山,庐陵人。宋景定、咸淳间尝冒宋姓,三贡於乡。后始复本姓
《近光集》·三卷、《扈从诗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元周伯琦撰。伯琦有《六书正讹》,已著录。当顺帝时,伯琦以文章知遇,出
《通志堂集》·十八卷、《附录》·二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纳喇性德撰。性德有《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》,已著录。性德生长华
《蒙隐集》·二卷(永乐大典本)宋陈棣撰。棣始末诸书不载。惟凌迪知《万姓统谱》载陈汝锡字师予。绍圣四年进士。官至浙东安抚使
《栖云阁诗略》·(无卷数,编修励守谦家藏本)国朝高珩撰。此集犹抄写之本,以各体编次,不分卷数,题曰男之骃、之驹同校阅,盖
《岁寒堂存稿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林璐撰。璐字鹿菴,钱塘人。是集,皆其所著杂文,仅数十篇,相其版式,盖陆续开雕,
《姜同节集》·八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姜志礼撰。志礼字立之,丹阳人。万历己丑进士,官至尚宝司卿,致仕后加太常寺少卿。是集
《寒村集》·三十六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国朝郑梁撰。梁字禹梅,慈谿人。康熙戊辰进士,官至高州府知府。是编诗分十一集:一曰
《眉庵集》·十二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杨基撰。基字孟载,其先嘉州人。祖官吴中,因家焉。始为张士诚记室。洪武初,起为荥阳县
《静居集》·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张羽撰。羽字来仪,后以字行,更字附凤。本浔阳人,侨居吴兴。元末领乡荐,为安定书院山长
《用六集》·十二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国朝刁包撰。包有《易酌》,已著录。是集包所手编,自谓有得於《易》,故取永贞之义,以“
《畏庵集》·十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周旋撰。旋字中规,别号畏庵,永嘉人,正统丙辰进士第一,官至左春坊左庶子。是集凡诗赋五
《淡轩稿》·十二卷、《补遗》·一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林文撰。文字恒简,莆田人,宣德庚戌进士,官至太常寺少卿,兼翰林院学
《吾野诗集》·五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黄克晦撰。克晦字孔昭,号吾野,惠安人。少工绘事,《御定佩文斋书画谱》列之画家传中。
《南雷文定》·十一卷、《文约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黄宗羲撰。宗羲有《周易象数论》,已著录。其所作古文,旧有《南雷
《梅颠稿选》·二十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周履靖撰。履靖有《夷门广牍》,已著录。所著有《闲云稿》、《泛泖吟》、《咏物诗》、
《同春堂遗稿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刘熠撰。熠字元丽,海盐人。嘉靖庚子举人,官至监察御史。是集乃崇祯丁丑,其曾孙江南
《程文恭遗稿》·三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程文德撰。此集二十二卷以前,皆文;二十一卷以后皆诗。较《松溪集》为赅备,然体
《北郭集》·六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徐贲撰。贲字幼文,其先蜀人,徙常州,再徙平江。张士诚开阃,辟为属官。贲与张羽俱避居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