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都官集》·十四卷(永乐大典本)
宋陈舜俞撰。舜俞有《庐山记》,已著录。其集乃舜俞殁后其婿周开祖所编。凡三十卷。蒋之奇为之序。庆元中,其曾孙杞以徽猷阁待制知庆元府,复刊版四明,名之曰《都官集》。楼钥为后序。原本久佚。惟《永乐大典》所载,篇什颇多。检核排比,可得十之六七。谨以类编次,益以厉鹗《宋诗纪事》、沈季友《槜李诗系》所录诗七首,釐为文十一卷、诗三卷。舜俞少学於胡瑗,长师欧阳修,而友司马光、苏轼等。毅然有经世志。所进万言策,至自比於贾生。及贬死后,轼为文哭之,称“其学术才能兼百人之器,慨然将以身任天下事。而一斥不复,士大夫识与不识皆深悲之”。今观其诗,大半为谪后所作,气格疏散,皆自抒胸臆之言。文则论时政者居多。大抵剀直敷陈,通达事体。而《三上英宗书》及《谏青苗》一疏,指摘利弊,尤为深切著明。虽不竟其用,而气节经济,均可於是见一斑矣。案《宋史》舜俞传附於张问篇末,叙述官履甚略。今考集中自言:“为天台从事,十五年中,再官天台、四明二州。”其《上唐州知郡启》注云:“时宰南阳。”又韩琦有《答陈舜俞推官》诗。司马光赠诗亦云:“他日苍生望,非徒泽寿春。”本集序云:“以光禄丞签书寿州判官。”凡此皆传所未及。又陈杞跋集后称“曾祖都官”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亦云“都官员外郎”。集名实取於此,而本传乃云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。诸史之中,《宋史》最为纰漏,此亦一证也。
《曹祠部集》·二卷、附《曹唐诗》·一卷(江苏蒋曾莹家藏本)唐曹邺撰。邺字邺之,阳朔人。明蒋冕序,称“大中间登进士第。由天
《孟东野集》·十卷(内府藏本)唐孟郊撰。郊字东野,武康人。贞元中举进士。官溧阳尉。事迹附载《新唐书·韩愈传》。愈集中《贞
《徐都讲诗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徐昭华撰。昭华字亦曰。昭华,骆加采之妻也。其父咸清,与毛奇龄善。奇龄暮年里居,昭
《丰溪存稿》·一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旧本题唐吕从庆撰。前有任启运所撰小传,称从庆字世膺,大梁人。从其祖伸官於金陵。广明元
《杜诗详注》·二十五卷、《附编》·二卷(内府藏本)国朝仇兆鼇撰。兆鼇字沧柱,鄞县人。康熙乙丑进士。官至吏部侍郎。是书乃康
《鹿皮子集》·四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陈樵撰。樵字居采,婺州东阳人。至正中,遭乱不仕,遁居圁谷。每衣鹿皮,因自号鹿皮子。
《鲁斋集》·二十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宋王柏撰。柏有《书疑》,已著录。柏好妄逞私臆,窜乱古经。《诗》三百篇,重为删定。《书
《倪文贞集》·十七卷、《续编》·三卷、《奏疏》·十二卷、《讲编》·四卷、《诗集》·二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倪元璐撰。元
《鬳斋续集》·三十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林希逸撰。希逸有《考工记解》,已著录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载希逸有《鬳斋前集》六十卷
《庄元仲集》·一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国朝庄亨阳撰。亨阳有《算学》,已著录。此集仅文十二篇,乃其官淮徐道时,所上河防条议也
《大全集》·十八卷(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)明高启撰。启字季迪,长洲人。元末避张士诚之乱,遁居松江之青邱,自号青邱子。洪武
《越草》·一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沈明臣撰。明臣有《通州志》,已著录。明臣屡试不第,与山阴徐渭同入胡宗宪幕。宗宪
《蓝涧集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明蓝智撰。其字诸书皆作“明之”,而《永乐大典》独题“性之”。当时去明初未远,必有所据,疑作
《凫藻集》·五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高启撰。唐时为古文者主於矫俗体,故成家者蔚为钜制,不成家者则流於僻涩。宋时为古文者主
《庄靖集》·十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金李俊民撰。俊民字用章,泽州人。承安五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,应奉翰林文字。未几,弃官教授
《须溪集》·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刘辰翁撰。辰翁字会孟,庐陵人。须溪其所居地名也。少补太学生。景定壬戌,廷试入丙第。以亲老
《古懽堂集》·三十六卷、附《黔书》·二卷、《长河志籍考》·十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国朝田雯撰。雯字子纶,一字纶霞,号山{艹
《潜学稿》·十二卷(湖北巡抚采进本)明邓元锡撰。元锡有《三礼绎》,已著录。此其所作杂文及语录也。其语录力辟心学,在当时尚
《忠肃集》·二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刘挚撰。挚字莘老,东光人。家於东平。登嘉祐四年甲科。神宗朝累迁礼部侍郎。哲宗即位,历官
《耕石斋石田集》·九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沈周撰。周有《石田杂记》,已著录。是集乃瞿式耜所删定,凡诗八卷、文一卷。其诗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