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浮德集》·三十八卷(永乐大典本)
宋吕陶撰。陶字元钧,号净德,成都人。皇祐中进士。熙宁间复登制科。历官给事中,改集贤院学士,知陈州。绍圣末坐党籍贬。徽宗初复集贤殿修撰,知梓州。致仕卒。事迹具《宋史》本传。陶秉性抗直,遇事敢言,所陈论多切国家大计。其初应制科时,值王安石方行新法。陶对策言:“愿陛下不惑理财之说,不间老成之谋,不兴疆场之事。”安石读卷,神色顿沮。神宗使冯京竟读,称其有理。而卒为安石所抑,仅得通判蜀州。其知彭州。力陈四川榷茶之害,为蒲宗闵所劾谪官。其召用於元祐初,又极指蔡确、韩缜、章惇等之罪,请亟加罢斥。其他建白至多,大抵於邪正是非之介,剖析最明。而据理直陈,绝无洛、蜀诸人党同伐异之习。严气正性,与刘安世略同。至哲宗亲政之始,陶首言:“太皇太后垂帘九年,小人不无怨憾。万一奸邪之人谓某人宜复用,某政宜复行,此安危之机,不可不察。”其后兴绍述之说,卒应其言。其深识远虑,亦不在范祖禹下。故其所上奏议,类皆畅达剀切,洞悉事机。蒋堂以贾谊比之,良非虚誉。其馀诗文,亦多典雅可观。至《学论》二篇,力攻王氏《字说》,不遗馀力。尤为毅然自立,不附合时局者矣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载陶集六十卷,久无传本。其得见於世者,仅《宋文鉴》所载《请罢黄隐》一疏。今就《永乐大典》各韵内采掇裒辑,分类编次,釐为三十八卷。虽以史传相较,其奏疏诸篇,或载或阙。其《应制科策》一首,不可复考,未必尽还旧观。然已什得其七八,所阙者固无几也。
《别本松雪斋集》·二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元赵孟頫撰。《孟頫全集》十卷,又《外集》一卷,已著录。此本为明江元禧所刊。后有
《元丰类稿》·五十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宋曾巩撰。巩字子固,建昌南丰人。嘉祐二年进士。官至中书舍人。事迹具《宋史》本传。巩
《景迂生集》·二十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宋晁说之撰。说之有《儒言》,已著录。说之博极群籍,尤长经术。著书数十种,靖康中兵燹
《思诚堂集》·二卷(山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吴琠撰。琠号铜川,沁州人。顺治己亥进士,官至大学士,谥文端。此集诗仅五十三首,馀
《梅花道人遗墨》·二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元吴镇撰。镇字仲圭,自号梅花道人,嘉兴人。《嘉兴志》称其卒於明洪武中。考镇自书
《筠谿集》·七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范青撰。青字筠坚,上海人。是集分《北游草》、《北游续草》、《峡游草》、《金陵草》、
《东坡守胶西集》·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阎士选编。士选字立吾,绥德州人,万历庚辰进士,官至山东按察使。是编乃士选为莱州
《追昔游集》·三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唐李绅撰。绅字公垂,亳州人。元和元年进士。武宗时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《彭比部集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彭辂撰。辂字子殷,海盐人。嘉靖丁未进士,官南京刑部主事,以察典罢归。集为其子润宏所
《支离子集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一曰《竹堂集》。宋道士黄希旦撰。希旦,邵武人,一名晞,字姬仲,自号支离子。熙宁中尝
《东野农歌集》·五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宋戴昺撰。昺字景明,东野其自号也。天台人。石屏居士复古之从孙。嘉定十二年登进士第。
《山海漫谈》·三卷、《附录》·二卷(山西巡抚采进本)明任环撰。环字应乾,号复庵,长治人。嘉靖甲辰进士。历任广平、沙河、滑
《隅园集》·十八卷、《薠川集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陈与郊撰。与郊有《檀弓集注》,已著录。《隅园集》皆所作杂文及词曲
《华礼部集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华叔阳撰。叔阳字起龙,无锡人。隆庆戊辰进士,官礼部主事,年二十九卒。叔阳为华察之子
《佩玉斋类稿》·十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杨翮撰。翮字文举,上元人。父刚中,大德间官翰林待制,著有《霜月集》,今已不传。翮
《康谷子集》·六卷(湖南巡抚采进本)明刘养微撰。养微字敬伯,广济人。是集前三卷为乐府及诗,四卷则其《说铃》及《自谱》四则
《澄江集》·(无卷数,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陆次云撰。次云有《八纮译史》,已著录。是集皆古今体诗,盖其官江阴时所作,故以“
《九灵山房集》·三十卷、《补编》·二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元戴良撰。良字叔能,浦江人。尝学文於柳贯、黄溍、吴莱,学诗於余阙
《箐菴遗稿》·一卷(内府藏本)国朝汪筠撰。筠字禹吹,编修琬之长子。少补吴江学诸生,年三十二病咯血卒。琬得其遗诗数十篇,为
《杜诗说》·十二卷(内府藏本)国朝黄生撰。生有《字诂》,已著录。此书以杜甫诗分体注释,於句法、字法皆逐一为之剖别。大旨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