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山谷内集》·三十卷、《外集》·十四卷、《别集》·二十卷、《词》·一卷、《简尺》·二卷、《年谱》·三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
宋黄庭坚撰。《年谱》二卷,庭坚孙撰。庭坚事迹具《宋史·文苑传》。字子耕,从学於朱子。朱子於元祐诸人,诋二苏而不诋庭坚,之故也。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载黄元明之言曰:“鲁直旧有诗千馀篇,中岁焚三之二。存者无几,故名《焦尾集》。其后稍自喜,以为可传,故复名《敝帚集》。晚岁复刊定,止三百八篇,而不克成。今传於世者尚几千篇”云云。然庭坚所自定者皆已不存。其存者,一曰《内集》,庭坚之甥洪炎所编,即庭坚手定之《内篇》,所谓退听堂本者也。一曰《外集》,李彤所编,所谓邱濬藏本者也。一曰《别集》,即所编,所谓内阁抄出宋蜀人所献本者也。《内集》编於建炎二年。《别集》编於淳熙九年。《年谱》则编於庆元五年。盖《外集》继《内集》而编,《别集》继内、外两集而编,《年谱》继《别集》而编。独李彤之编《外集》未著年月。然考《外集》第十四卷《送邓慎思归长沙》诗,“慎”字空格,注云:“今上御名。”是《外集》亦编於孝宗时也。三集皆合诗文同编。后人注释,则惟取其诗。任渊所注之《内集》,即洪炎所编之《内集》。史容所注之《外集》,则与李彤所编次第已多有不同。而李彤编《外集》之大意,犹稍见於史注第一卷《溪上吟》题下。惟史季温所注之《别集》,则与所编《别集》大有搘拄。此则原本与注本不可相无者矣。又《外集》第十一卷以下四卷,诗凡四百有奇,皆庭坚晚年删去,而李彤附载入者。此则任、史三注本皆未之有。庭坚之诗,得此而后全。又其中有与《年诸》相应者,编《年谱》时皆一一分注某年某事之次。而今但据三集检其目,则《年谱》有而本集无。故此四卷尤不可废也。之《年谱》,专为考证诗文集而作。故刻全集必当兼刻《年谱》。而近日刻本,或删节《年谱》;或删并卷次;或移易分类,以就各体;或专刻一集,而不及其全。此本刻於明嘉靖中,前有蜀人徐岱序,尚为不失宋本之遗。非外间他刻所及焉。
《苕溪集》·五十五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刘一止撰。一止字行简,湖州归安人。宣和三年进士。绍兴初召试,除秘书省校书郎。历
《李太白诗集注》·三十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王琦撰。琦字琢崖,钱塘人。注李诗者自杨齐贤、萧士赟后,明林兆珂有《李诗钞
《宁极斋稿》·一卷、附《慎独叟遗稿》·一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宋陈深撰。深所著有《读易编》、《读诗编》、《读春秋编》,今
《金闇斋集》·十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金敞撰。敞字廓明,号闇斋,武进人。其学出於“东林”。是书首载《家训纪要》,次《
《陶诗析义》·二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黄文焕撰。文焕有《诗经考》,已著录。崇祯中文焕以召试擢翰林。会其乡人黄道周以论杨嗣
《石川诗钞》·三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方觐撰。觐字近雯,江都人,康熙己丑进士,官至西安布政使。是集,乃其少子柱山所编。
《庄渠遗书》·十二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明魏校撰。校有《周礼沿革传》,已著录。校欲行周礼於后世,其说颇为迂阔。所著《六书精
《北海集》·四十六卷、《附录》·三卷(永乐大典本)宋綦崇礼撰。崇礼字叔厚,高密人,后徙氵维之北海。登重和元年上舍第。高宗
《忠肃集》·二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刘挚撰。挚字莘老,东光人。家於东平。登嘉祐四年甲科。神宗朝累迁礼部侍郎。哲宗即位,历官
《黄楼集》·二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鲁点编。胡廷宴补。点有《齐云山志》,已著录。廷宴,漳州人。点书成於万历甲辰,廷宴补刊
《简斋集》·十六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陈与义撰。与义字去非,洛阳人,简斋其号也。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。绍兴中官至参知政事
《圭美堂集》·二十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徐用锡撰。用锡字昼堂,宿迁人。康熙己丑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是集诗十卷,文十六
《处实堂集》·八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明张凤翼撰。凤翼有《梦占类考》,已著录。是编诗四卷,文三卷,末一卷曰《谈辂》,则其
《香山集》·十六卷(永乐大典本)宋喻良能撰。良能字叔奇,义乌人。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。补广德尉,迁国子监主簿。复以国子监博
《冯安岳集》·十二卷(浙江汪启淑家藏本)宋冯山撰。山字允南。初名献能,安岳人。嘉祐二年进士。官至礼部郎中。山诗文本三十卷
《汶阳端平诗隽》·四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 宋周弼撰。弼字伯弜,汶阳人。所选《三体唐诗》,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载之,乃称
《别本莲洋集》·二十卷(刑部员外郎张道源家刻本)国朝吴雯撰。雯《莲洋集》已著录。案:王士祯作雯《墓志》,称其诗一刻於吴,
《桐村诗》·九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冯咏撰。咏字夔飏,金谿人。康熙辛丑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是编一卷为一集:一曰《江汉集
《登州集》·二十三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林弼撰。弼字元凯,龙溪人。元至正戊子进士,为漳州路知事。明初以儒士修《礼乐书》,
《长谷集》·十五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徐献忠撰。献忠有《吴兴掌故》,已著录。是集赋一卷,诗三卷,文十一卷。嘉靖甲子,松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