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山谷内集》·三十卷、《外集》·十四卷、《别集》·二十卷、《词》·一卷、《简尺》·二卷、《年谱》·三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
宋黄庭坚撰。《年谱》二卷,庭坚孙撰。庭坚事迹具《宋史·文苑传》。字子耕,从学於朱子。朱子於元祐诸人,诋二苏而不诋庭坚,之故也。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载黄元明之言曰:“鲁直旧有诗千馀篇,中岁焚三之二。存者无几,故名《焦尾集》。其后稍自喜,以为可传,故复名《敝帚集》。晚岁复刊定,止三百八篇,而不克成。今传於世者尚几千篇”云云。然庭坚所自定者皆已不存。其存者,一曰《内集》,庭坚之甥洪炎所编,即庭坚手定之《内篇》,所谓退听堂本者也。一曰《外集》,李彤所编,所谓邱濬藏本者也。一曰《别集》,即所编,所谓内阁抄出宋蜀人所献本者也。《内集》编於建炎二年。《别集》编於淳熙九年。《年谱》则编於庆元五年。盖《外集》继《内集》而编,《别集》继内、外两集而编,《年谱》继《别集》而编。独李彤之编《外集》未著年月。然考《外集》第十四卷《送邓慎思归长沙》诗,“慎”字空格,注云:“今上御名。”是《外集》亦编於孝宗时也。三集皆合诗文同编。后人注释,则惟取其诗。任渊所注之《内集》,即洪炎所编之《内集》。史容所注之《外集》,则与李彤所编次第已多有不同。而李彤编《外集》之大意,犹稍见於史注第一卷《溪上吟》题下。惟史季温所注之《别集》,则与所编《别集》大有搘拄。此则原本与注本不可相无者矣。又《外集》第十一卷以下四卷,诗凡四百有奇,皆庭坚晚年删去,而李彤附载入者。此则任、史三注本皆未之有。庭坚之诗,得此而后全。又其中有与《年诸》相应者,编《年谱》时皆一一分注某年某事之次。而今但据三集检其目,则《年谱》有而本集无。故此四卷尤不可废也。之《年谱》,专为考证诗文集而作。故刻全集必当兼刻《年谱》。而近日刻本,或删节《年谱》;或删并卷次;或移易分类,以就各体;或专刻一集,而不及其全。此本刻於明嘉靖中,前有蜀人徐岱序,尚为不失宋本之遗。非外间他刻所及焉。
《岳云石集》·五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明岳伦撰。伦字云石,怀安卫人,嘉靖丙戌进士,官至工部郎中,卒赠太常寺少卿。是集文三卷
《胡文敬公集》·三卷(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)明胡居仁撰。居仁有《易像抄》,已著录。居仁本从吴与弼游,而醇正笃实,乃过其师
《桂隐文集》·四卷、《诗集》·四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元刘诜撰。诜字桂翁,庐陵人。生於宋末,犹及见诸遗老,得其绪论。迨延
《天池草》·二十六卷(编修吴典家藏本)明王宏诲撰。宏诲字绍传,琼州安定人,嘉靖乙丑进士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宏诲初释褐时,
《荣进集》·四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吴伯宗撰。伯宗名佑,以字行,金谿人。洪武辛未进士第一。官至武英殿大学士。后降检讨以终
《贞白遗稿》·十卷、附《显忠录》·二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程通撰。通字彦亨,贞白其斋名也,绩溪人。洪武乙丑贡入太学,庚
《氵栾京杂咏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元杨允孚撰。允孚字和吉,吉水人。其始末未详。惟集后《罗大已跋》称:“杨君以布衣襆
《西征集》·(无卷数,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林俊撰。俊有《见素文集》,已著录。是集皆其正德四年再起官四川巡抚,平定巴夔土寇
《碧川文选》·四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杨守阯撰。守阯字惟立,号碧川,鄞县人,成化戊戌进士,官至南京吏部左侍郎,加尚书衔致
《半江集》·十五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赵宽撰。宽字栗夫,号半江,吴江人,成化辛丑进士,官至广东按察使。是集初为其邑人王思
《和靖诗集》·四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宋林逋撰。逋事迹具《宋史·隐逸传》。其诗澄澹高逸,如其为人。史称其就稿辄弃去,好事者
《藏海居士集》·二卷(永乐大典本)案《藏海居士集》散见《永乐大典》中,题宋吴可撰。可事迹无考,亦不知何许人。考集中年月,
《整庵存稿》·二十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罗钦顺撰。钦顺之学以穷理格物为宗,力攻王守仁良知之说。其大旨具见所作《困知记》中
《少岷拾存稿》·四卷、附《司徒大事记》·一卷(两广总督采进本)明曾玙撰。玙字东玉,泸州人。正德戊辰进士,官至建昌府知府。
《张水南集》·十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张衮撰。衮字补之,江阴人。正德辛巳进士,历官至南京光禄寺卿。是集凡诗二卷,文九卷
《遂初堂文集》·九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杨兆鲁撰。兆鲁字青岩,武进人。顺治壬辰进士,官至福建延平道按察司副使。兆鲁官建
《西巡类稿》·八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吴廷举撰。廷举字献臣,梧州人,成化丁未进士,官至南京工部尚书,谥清惠。事迹
《湖海集》·十三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孔尚任撰。尚任有《节序同风录》,已著录。尚任官国子监博士时,随侍郎孙在丰在淮扬疏
《栖云阁诗略》·(无卷数,编修励守谦家藏本)国朝高珩撰。此集犹抄写之本,以各体编次,不分卷数,题曰男之骃、之驹同校阅,盖
《南塘四六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宋赵汝谈撰。汝谈字履常,太宗八世孙,居於馀杭,淳熙十二年进士,官至权刑部尚书,事迹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