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后山诗注》·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
宋陈师道撰。任渊注。原本六卷。此本作十二卷,则渊作注时每卷釐为二也。渊生南北宋间,去元祐诸人不远。佚文遗迹,往往而存。即同时所与周旋者,亦一一能知始末。故所注排比年月,钩稽事实,多能得作者本意。然师道诗得自苦吟,运思幽僻,猝不易明。方回号曰知诗,而《瀛奎律髓》载其《九日寄秦观》诗,犹误解末二句。他可知矣。又魏衍作师道集记,称其诗未尝无谓而作,故其言外寄托,亦难以臆揣。如《送郭概四川提刑》诗之“功名何用多,莫为分外虑”;《送杜纯陕西转漕》诗之“谁能留渴须远井”;《赠欧阳棐》诗之“岁历四三仍此地,家馀五一见今朝”;《观六一堂图书诗》之“历数况有归,敢有贪天功”;《次韵苏轼观月听琴》诗之“信有千丈清,不如一尺浑”;《次韵苏轼劝酒与诗》之“五士三不同,夙纪鸣蝉赋”;《寄苏轼》诗之“功名不朽聊通袖,海道无违具一舟”;《寄张耒》诗之“打鸭起鸳鸯”;《离颍》诗之“丛竹防供爨,池鱼已割鲜”;《送刘主簿》诗之“二父风流皆可继,排禅诋道不须同”;《送王元均》诗之“故国山河开始终”以及《宿深明阁》、《陈州门绝句》、《寄曹州晁大夫》等篇。非渊一一详其本事,今据文读之,有茫不知为何语者。即《钜野诗》之“蒲港”对“莲塘”,俪偶相配,似乎不误,非渊亲见其地,亦不知“港”字当为“巷”也。其中如《寄苏轼》诗之“遥知丹地开黄卷,解记清波没白鸥”二语,盖宋敏求校定杜诗,误改“白鸥没浩荡”句。轼尝论之,见《东坡志林》。故师道借以为讽。渊惟引其《寄弟辙》诗“万里沧波没两鸥”句,则与上句“丹地黄卷”不相应矣。他如“儿生未知父”句,实用孔融诗。“情生一念中”句,实用陈鸿《长恨歌传》。“度越周汉登虞唐”句,“虞唐”颠倒,实用韩愈诗。“孰知诗有验”句,以“熟”为“孰”,实用杜甫诗。而皆遗漏不注。《次韵春怀》诗“尘生鸟迹多”句,“鸟迹”当为“马迹”之讹,而引晋简文“床尘鼠迹”附会之。《斋居》诗“青奴白牯静相宜”句,“牯”字必误,而引“白角簟”附会之。《谒庞籍墓》诗“丛篁侵道更须东”句,“东”字必误,而引《齐民要术》“东家种竹”附会之。至於以“谢客儿”为“客子”、以“龙”为“龙伯”,皆舛谬显然。渊亦绝不纠正。是皆不免於微瑕。据渊自序,其编次先后,亦如所注《山谷集》例,寓《年谱》於目录。今考《和豫章公黄梅》二首注曰:“此篇编次不伦,姑仍其旧。”又於绍圣三年下注曰:“是岁春初,后山当罢颍学,而《离颍》等诗反在卷终,又有未离颍时所作。魏本如此,不欲深加改正。”而於《示三子》诗则注曰:“此篇原在《晁张见过》诗后,今迁於此。”於《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》诗则注曰:“此诗原在《秋怀》前,今迁於此。”於《再次韵苏公示两欧阳五诗》则注曰:“以《东坡集》考之,原在《涉颍》诗后,今迁於此。”则亦有所窜定,非衍之旧。又衍记称师道卒於建中靖国元年,年四十九。此集托始於元丰六年,则师道年已三十一。不应三十岁前都无一诗。观《城南寓居》二首,列於元丰七年,而注曰:“或云熙宁间作。”则渊亦自疑之。《题赵士高轩过图》一首,渊引王立之《诗话》,称作此诗后数月间遂卒。故其后更列送欧阳棐、晁端仁、王巩三诗。今考王立之《诗话》,实作“数日无己卒,士赠以百缣。”校其所录情事,作“数日”为是。则小误亦所不免。然援证古今,具有条理,其所得者实多。庄绰《鸡肋编》尝摭师道诗采用俚语者十八条,大致皆渊注所已及。可知其用意之密矣。固与所注《山谷集》均可并传不朽也。
《李义山诗注》·三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通行本)国朝朱鹤龄撰。鹤龄有《尚书埤传》,已著录。李商隐诗旧有刘克、张文亮二家注本
《龙洲集》·十四卷、《附录》·二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 宋刘过撰。过字改之,庐陵人。当宋光宗、宁宗时,以诗游谒江湖。韩侂
《编篷集》·十卷、《后集》·十五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唐汝询撰。汝询字仲言,华亭人。五岁而瞽,父兄抱膝上,授以三百篇及唐
《石泉山房集》·十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郭汝霖撰。汝霖字时望,号一厓,永丰人。嘉靖癸丑进士,官至南京太常寺卿。汝霖从邹守
《重编琼台会稿》·二十四卷(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)明邱濬撰。濬有《家礼仪节》,已著录。其文集世不一本。初其门人蒋冕等刻其
《产鹤亭诗集》·七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曹庭栋撰。庭栋有《易准》,已著录。是集,凡分七稿,每稿各为《小序》,其书斋中有
《默菴集》·五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安熙撰。熙字敬仲,稿城人。少慕刘因之名,欲从之游,因亦愿传所学於熙。会因卒,不果。然
《赵浚谷集》·十六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赵时春撰。时春有《平凉府志》,已著录。时春素以将略自命,不屑屑以诗文名,然《明
《金闇斋集》·十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金敞撰。敞字廓明,号闇斋,武进人。其学出於“东林”。是书首载《家训纪要》,次《
《筼窗集》·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陈耆卿撰。耆卿有《赤城志》,已著录。考吴子良《荆溪林下偶谈》云:“叶適汲引后进,以文字之
《二水楼诗集》·十八卷、《文集》·十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茹旻撰。茹旻字覆如,临川人,康熙癸巳进士,官中书舍人。尝预
《静轩集》·十三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陈宜撰。宜字公宜,静轩其号也,泰和人,正统壬戌进士,官至兵部侍郎。路璧所作《宜小
《半农斋集》·八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国朝蒋中和撰。中和字本达,又字眉三,靖江人。顺治乙未进士,官兰阳知县,迁沧州州判。是
《吴越游》·八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王叔承撰。是集前六卷为诗,无锡陈以忠所刻,后二卷为杂文,乌程范应期所刻。《千顷堂书
《淡然轩集》·八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余继登撰。继登有《典故纪闻》,已著录。是集分奏疏二卷、序记三卷、志铭及杂文二卷、
《薪斋集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吕阳撰。阳字全五,无锡人。前明崇祯庚辰进士,入国朝,官至浙江布政司参议。是集凡诗一
《林卧遥集》·三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赵吉士撰。康熙戊辰,吉士由户科给事中罢职闲居,侨住宣武门西之寄园,適金坛于汉翔贻
《定庵类稿》·四卷(永乐大典本)宋卫博撰。博《宋史》无传。其集诸家亦未著录。惟散见《永乐大典》中。考《宋中兴百官题名记》
《尹讷菴遗稿》·八卷、《附录》·二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尹昌隆撰。昌隆字彦谦,泰和人,洪武丁丑进士,永乐二年擢左春坊右中
《草阁集》·六卷、《拾遗》·一卷、《文集》一卷、附《筠谷诗》·一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李昱撰。昱字宗表,号草阁,钱塘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