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诗经六帖重订》·十四卷(两浙总督采进本)
明徐光启撰。国朝范方重订。光启字子先,上海人。万历甲辰进士,官至东阁大学士。谥文定。事迹具《明史》本传。方字令则,如皋人。前有方《自序》,谓:“徐光启《六帖》后先错互,为未定之书。爰为重订,而去其《博物》一帖。其馀五帖,皆移定其次,而无所增改。五帖者,一《翼传》,二《存古》,三《广义》,四《揽藻》、六《正叶》也。”卷首有光启《韵谱说》并例,於诸诗皆不载其词,但於有韵之句以白圈为识,无韵之句以黑圈为识,体例殊为未善。且既以古音无叶为全书注意之处,乃於圈识之外绝不言其所以然。题曰《韵谱》,名实亦复相乖。又《六帖》名始於《帖经》,程大昌《演繁露》疏解颇明。白居易以名类书,殊无所取义。光启以名经解,为转不失其初。然考《明史·艺文志》载徐光启《毛诗六帖》六卷,是每帖为一卷也。方既删《博物》一门,则六帖仅存其五,与光启作书之意全不相合,安得复以《六帖》称乎?
《诗问略》·一卷(编修程晋芳家藏本)明陈子龙撰。子龙字人中,一字卧子,华亭人。崇祯丁丑进士,官绍兴府推官。后鲁王以为兵科
《诗经备考》·二十四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章调鼎撰。调鼎字玉铉,富顺人。是编因锺惺未成之本增损成书,以攻击朱子《集传》。
《诗经疑问》·十二卷(内府藏本)明姚舜牧撰。舜牧有《易经疑问》,已著录。是编释《诗》,兼用毛《传》、朱《传》及严粲《诗缉
《诗经脉》·八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明魏浣初撰。其标题又曰“闵非台先生增补”。浣初字仲雪,常熟人。万历丙辰进士,官至布政
《诗演义》·十五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元梁寅撰。寅有《周易参义》,已著录。是书推演朱子《诗传》之义,故以《演义》为
《诗义记讲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夏宗澜撰。宗澜有《周易札记》,已著录。是编卷首标题“江阴杨名时讲授”。然观名时之
《诗经正解》·三十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国朝姜文灿撰。文灿字我英,丹阳人。是书首为《诗经字画辨疑》,次为《天文、舆地、服
《诗说解颐》·四十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 明季本撰。本有《易学四同》,已著录。是书凡《总论》二卷、《正释》三十卷、《字义》
《学诗阙疑》·二卷(河南巡抚采进本)国朝刘青芝撰。青芝字芳草,襄阳人。雍正丁未进士,改庶吉士,未散馆卒。是编皆引旧说以驳
《诗经集成》·三十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国朝赵灿英撰。灿英字殿飏,武进人。是书成於康熙庚午。大旨为揣摩场屋之用,故首列朱
《诗经偶笺》·十三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万时华撰。时华字茂先,南昌人。是编成於崇祯癸酉。大旨宗《孟子》“以意逆志”之说,
《诗经测义》·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锺侨撰。锺侨字世邠,安溪人。康熙壬辰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,降补国子监丞。是编不载
《诗蕴》·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姜兆锡撰。兆锡有《周易本义述蕴》,已著录。是书一以朱子《集传》为宗,力攻《小序》。至
《诗经旁参》·二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应麟撰。麟有《易经粹言》,已著录。是编於三百篇中摘篇标目,略为之说。大抵因朱《传
《诗论》·一卷(编修程晋芳家藏本)宋程大昌撰。大昌有《易原》,已著录。是书本载大昌《考古编》中,故《宋志》不列其名。朱彝
《诗经存固》·八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叶朝荣撰。朝荣字良时,福清人。大学士向高之父也。隆庆元年恩贡,授九江府通判,官至养
《毛诗类释》·二十一卷、《续编》·三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顾栋高撰。栋高有《尚书质疑》,已著录。是编成於乾隆壬申。《序
《诗缉》·三十六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宋严粲撰。粲字坦叔,邵武人。官清湘令。是书以吕祖谦《读诗记》为主,而杂采诸说以发明之
《钦定诗经传说汇纂》·二十卷、《序》·二卷康熙末圣祖仁皇帝御定。刻成於雍正五年,世宗宪皇帝制《序》颁行。《诗序》自古无异
《诗经详说》(无卷数,河南巡抚采进本)国朝冉觐祖撰。觐祖有《易经详说》,已著录。是书以朱子《集传》为主,仍采毛、郑、孔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