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浮沚集》·八卷(永乐大典本)
宋周行己撰。行己字恭叔,永嘉人。元祐六年进士。官至秘书省正字,出知乐清县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称其为太学博士,以亲老归,教授其乡。再入为馆职,复出作县。乡人至今称周博士,盖相沿称其初授之官也。振孙载《浮沚先生集》十六卷、《后集》三卷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载周行己集十九卷。正合前后两集之数,而又别出《周博士集》十卷,已相牴牾。《万历温州府志》又称行己集凡三十卷,更参错不符。考振孙之祖母,即行己之第三女。振孙所记,当必不误。《宋史》及《温州志》均传讹也。行己早从伊川程子游,传其绪论,实开永嘉学派之先。集中有《上宰相书》云:“少慕存心养性之说,於周、孔、佛、老无所不求,而未尝有意於进取。”又有《上祭酒书》云:“十五学属文。十七补太学诸生,学科举。又二年读书益见道理,於是学古人之修德立行”云云。观所自叙,其生平学问梗概,可以略见。则发为文章,明白淳实,粹然为儒者之言,固有由也。且行己之学虽出程氏,而与曾巩、黄庭坚、晁说之、秦覯、李之仪、左誉诸人皆相倡和。集中《寄鲁直学士》一诗,称“当今文伯眉阳苏,新词的烁垂明珠”。於苏轼亦极倾倒,绝不立洛、蜀门户之见。故耳擩目染,诗文亦皆娴雅有法,尤讲学家所难能矣。集久失传。今从《永乐大典》所载蒐罗排比,共得八卷。较之原编,十几得五,尚足见其大凡也。
《熊学士诗文集》·三卷(湖南巡抚采进本)国朝熊伯龙撰。伯龙字次侯,号锺陵,汉阳人。顺治己丑进士,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。其古
《皮子文薮》·十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唐皮日休撰。日休字袭美,襄阳人。居於鹿门山,自号醉吟先生。登咸通八年进士。官太常博
《皋轩文编》·一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光坡撰。光坡有《周礼述注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文二十篇,皆发挥性理,阐明经义之作。
《上生集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秦燢撰。燢字日上,一字广斋,无锡人,万历中诸生,上生其号也。是集乃崇祯初,其子堈、坊
《端简文集》·十二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郑晓撰。晓有《禹贡图说》,已著录。是编第一卷为《说经》,第二卷为“诗”,第三卷至
《刘随州集》·十一卷(编修邹炳泰家藏本)唐刘长卿撰。长卿字文房,河间人。姚合《极元集》作宣城人。莫能详也。开元二十一年登
《甬东山人稿》·七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吕时撰。时一名时臣,字仲父,鄞县人。游衡王、沈王诸邸,亦当时所谓山人者也。时年六
《重知堂诗》·二卷(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)国朝赵善庆撰。善庆字怡斋,德州人。由贡生授国子监助教,官至金华府知府,尝学诗於新
《吴越游》·八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王叔承撰。是集前六卷为诗,无锡陈以忠所刻,后二卷为杂文,乌程范应期所刻。《千顷堂书
《文忠集》·二百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周必大撰。必大有《玉堂杂记》,已著录。是集即史所称《平园集》者是也。开禧中,其子
《鬳斋续集》·三十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林希逸撰。希逸有《考工记解》,已著录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载希逸有《鬳斋前集》六十卷
《偶存草》·(无卷数,直隶总督采进本)国朝王植撰。是集亦植所自编,植喜讲学,故其诗全沿《击壤集》之派。
《苇航漫游稿》·四卷(永乐大典本)宋胡仲弓撰。仲弓字希圣,清源人。其生平不少概见。惟集中《一第诗》,有“衣冠新进士,湖海
《屺思台文集》·八卷、《诗集》·一卷(湖北巡抚采进本)国朝刘子壮撰。子壮字克猷,黄冈人。明崇祯庚午举人,困公车者几二十年
《啸台集》·二十卷、《木天清气集》·十四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高棅撰。棅一名廷礼,字彦恢,号漫士,福建长乐人,永乐间自
《锺筠溪家藏集》·三十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锺芳撰。芳有《春秋集要》,已著录。《琼州府志》载,芳诗文集二十卷。此
《广宴堂集》·二十四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樊山王朱翊钅氏撰。翊钅氏字匡鼎,自号隐真子,荆王瞻堈六世孙,万历庚子袭封。其父
《清苑斋集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赵师秀撰。师秀字紫芝,号灵秀,永嘉人。太祖八世孙。绍熙元年进士。浮沉州县,终於高
《杜律注评》·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陈与郊撰。与郊有《檀弓集注》,已著录。是编因元张性《杜律演义》略施评点。每首皆有旁
《春树草堂集》·六卷(监察御史孟生蕙家藏本)国朝杜恒灿撰。恒灿字杜若,号苍舒,三原人。顺治戊子副榜贡生,考职授通判,未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