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龟山集》·四十二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
宋杨时撰。时事迹具《宋史·道学传》。是集凡书奏、表劄、讲义、经解、史论、启记、序跋各一卷、语录四卷、答问二卷、辨二卷、书七卷、杂著一卷、哀辞祭文一卷、状述一卷、志铭八卷、诗五卷。时受蔡京之荐,虽朱子亦不能无疑。然叶梦得为蔡京门客,南渡后作《避暑录话》、《石林诗话》诸书,尚袒护熙宁、绍圣之局。时於蔡京既败以后,即力持公论。集中载《上钦宗第七疏》,诋京与王黼之乱政,而请罢王安石配享。则尚非始终党附者比。又於靖康被兵之时,首以诚意进言,虽未免少迂;而其他排和议、争三镇、请一统帅、罢奄寺守城以及茶务、盐法、转般、籴买、坑冶、盗贼、边防、军制诸议,皆於时势安危,言之凿凿。亦尚非空谈性命,不达世变之论。盖瑕瑜并见,通蔽互形,过誉过毁,皆讲学家门户之私,不足据也。时受学程子,传之沙县罗从彦,再传为延平李侗,三传而及朱子,开闽中道学之脉。其东林书院存於无锡,又为明季讲授之宗。本不以文章见重,而笃实质朴,要不失为儒者之言。旧版散佚,明弘治壬戌,将乐知县李熙重刊,并为十六卷。后常州东林书院刊本,分为三十六卷。宜兴刊本,又并为三十五卷。万历辛卯,将乐知县林熙春重刊,定为四十二卷。此本为顺治庚寅时裔孙令闻所刊,其卷帙一仍熙春之旧云。
(案时卒於高宗建炎四年。其入南宋日浅,故旧皆系之北宋末。然南宋一代之儒风,与一代之朝论,实皆传时之绪馀。故编录南宋诸集,冠以宗泽,著其说不用而偏安之局遂成。次之以时,著其说一行而讲学之风遂炽。观於二集以考验当年之时势,可以见世变之大凡矣。)
《阳山诗集》·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陈炳撰。炳字虎文,长洲人。居阳山裘巷里,因以自号。是集分《青桂岩稿》、《润州草》
《方斋诗文集》·十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林文俊撰。文俊字汝英,号方斋,莆田人。正德辛未进士,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,事迹具《
《苇航漫游稿》·四卷(永乐大典本)宋胡仲弓撰。仲弓字希圣,清源人。其生平不少概见。惟集中《一第诗》,有“衣冠新进士,湖海
《静菴集》·一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张羽撰。羽有《静居集》,已著录。此本删存原集四分之一,改名《静菴集》,不知何人所选,
《人瑞翁集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林春泽撰。春泽字德敷,侯官人。正德甲戌进士,官至平番府知府。年百有四岁,有司为建人
《王著作集》·八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王蘋撰。蘋字信伯,福清人。《福建通志》称:“绍兴初,平江守孙祐以德行荐於朝,召对
《佩玉斋类稿》·十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杨翮撰。翮字文举,上元人。父刚中,大德间官翰林待制,著有《霜月集》,今已不传。翮
《周汉中集》·四卷(内府藏本)明周显宗撰。显宗字子考,濮州人。嘉靖己丑进士,官至汉中府知府。是集前三卷为自適稿,皆所著诗
《彝斋文编》·四卷(永乐大典本)宋赵孟坚撰。孟坚字子固,自号彝斋。太祖十一世孙。其先以安定郡王从高宗南渡,家於嘉禾之广陈
《勉斋集》·四十卷(编修励守谦家藏本)宋黄幹撰。幹字直卿,号勉斋,闽县人。少受业於朱子,朱子以女妻之。宁宗朝,补将仕郎。
《云樵文集》·八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程士鲲撰。士鲲字天修,号“云山樵叟”,永丰人。崇祯癸未副榜,官至乐平府推官。是集杂
《晚帘集》·七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国朝陈箴撰。箴字于宝,龙溪人,由贡生,官连城县教谕。是集文三卷,诗四卷。前三卷分体,后
《次山集》·十二卷(内府藏本)唐元结撰。结事迹具《新唐书》本传。结所著有《元子》十卷,李商隐为作序。《文编》十卷,李纾为
《道山堂前集》·四卷、《后集》·七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国朝陈轼撰。轼字静机,侯官人。前明崇祯庚辰进士,入国朝,官至广西苍
《学源堂文集》·十八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国朝郭棻撰。棻字快圃,清苑人。顺治壬辰进士,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。其文颇为华赡,惟
《九山游草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确撰。确有《平寇志》,已著录。是编皆其纪游之作。九山者,雅山、苦竹山、汤山、观
《苎菴二集》·十二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国朝吴懋谦撰。懋谦字六益,松江人。早从陈子龙、李雯诸人游,故力追七子之派,称诗多
《带月草堂诗集》·一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颜怀礼撰。怀礼字约亭,曲阜人,袭世职为“五经博士”。好学,喜为诗,早年夭逝,
《白石诗集》·一卷、附《诗说》·一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宋姜夔撰。夔有《绛帖平》,已著录。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称夔学诗於萧
《礼庭吟》·二卷(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)明孔承庆撰。承庆字永祚,曲阜人,至圣六十代孙也。年三十一,未及袭封而卒。其外祖王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