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龟山集》·四十二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
宋杨时撰。时事迹具《宋史·道学传》。是集凡书奏、表劄、讲义、经解、史论、启记、序跋各一卷、语录四卷、答问二卷、辨二卷、书七卷、杂著一卷、哀辞祭文一卷、状述一卷、志铭八卷、诗五卷。时受蔡京之荐,虽朱子亦不能无疑。然叶梦得为蔡京门客,南渡后作《避暑录话》、《石林诗话》诸书,尚袒护熙宁、绍圣之局。时於蔡京既败以后,即力持公论。集中载《上钦宗第七疏》,诋京与王黼之乱政,而请罢王安石配享。则尚非始终党附者比。又於靖康被兵之时,首以诚意进言,虽未免少迂;而其他排和议、争三镇、请一统帅、罢奄寺守城以及茶务、盐法、转般、籴买、坑冶、盗贼、边防、军制诸议,皆於时势安危,言之凿凿。亦尚非空谈性命,不达世变之论。盖瑕瑜并见,通蔽互形,过誉过毁,皆讲学家门户之私,不足据也。时受学程子,传之沙县罗从彦,再传为延平李侗,三传而及朱子,开闽中道学之脉。其东林书院存於无锡,又为明季讲授之宗。本不以文章见重,而笃实质朴,要不失为儒者之言。旧版散佚,明弘治壬戌,将乐知县李熙重刊,并为十六卷。后常州东林书院刊本,分为三十六卷。宜兴刊本,又并为三十五卷。万历辛卯,将乐知县林熙春重刊,定为四十二卷。此本为顺治庚寅时裔孙令闻所刊,其卷帙一仍熙春之旧云。
(案时卒於高宗建炎四年。其入南宋日浅,故旧皆系之北宋末。然南宋一代之儒风,与一代之朝论,实皆传时之绪馀。故编录南宋诸集,冠以宗泽,著其说不用而偏安之局遂成。次之以时,著其说一行而讲学之风遂炽。观於二集以考验当年之时势,可以见世变之大凡矣。)
《吴季野遗集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吴坰撰。坰字季野,宣城人。王士祯《居易录》云:吴坰文学、战国、短长,及管、韩、
《杲堂文钞》·六卷、《诗钞》·七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邺嗣撰。邺嗣字杲堂,鄞县人,顺治中诸生。其文钞,馀姚黄宗羲所定
《侨吴集》·十二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郑元祐撰。元祐有《遂昌杂录》,已著录。元祐家本遂昌,徙於钱塘。而流寓平江凡四十年,
《松桂读书堂集》·八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国朝姚培谦撰。培谦字平山,华亭人。喜刻“巾箱小本”,亦好事之士。所著有《春帆集
《东行百咏集句》·九卷、附《芳洲年谱》·一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陈循撰。是编乃其被谪东行时集古人诗句以成七绝。初得三百
《葛庄诗钞》·十三卷(内府藏本)国朝刘廷玑撰。廷玑有《在园杂志》,已著录。其诗以陆游为宗,《在园杂志》尝自记其“童去自埋
《松桂堂全集》·三十七卷、《延露词》·三卷、《南氵往集》·三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彭孙遹撰。孙遹字骏孙,自号羡门生,海
《汶阳端平诗隽》·四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 宋周弼撰。弼字伯弜,汶阳人。所选《三体唐诗》,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载之,乃称
《蔡文庄集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蔡清撰。清有《易经蒙引》,已著录。其集凡有二本,一为石崖葛氏所刊,即《明史·艺文志
《浣花集》·十卷、《补遗》·一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唐韦庄撰。庄字端己,杜陵人。乾宁九年第进士。授校书郎,转补阙。后仕蜀
《千虑策》·二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宋杨万里撰。万里有《诚斋易学》,已著录。是编凡《君道》三策、《国势》三策、《治原》三策
《王子安集》·十六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唐王勃撰。《唐书·文苑传》称其文集三十卷。而《杨炯集序》则谓分为二十卷,具诸篇目。
《义丰集》·一卷(编修励守谦家藏本)宋王阮撰。阮字南卿,德安人。王韶之曾孙,隆兴元年进士。仕至抚州守,召入奏。韩侂胄欲见
《薄游草》·十五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谢廷谅撰。此集皆其宦游时所作,故以《薄游》为名。凡诗六卷,文九卷。《明史·艺文志》
《钟台集》·十二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田一俊撰。一俊字德万,大田人。隆庆戊辰进士,官至礼部侍郎。事迹具《明史》本传。一俊
《一山文集》·九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李继本撰。继本名延兴,以字行,东安人,占籍北平。登至正十七年进士。授太常奉礼,兼翰
《后村集》·五十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宋刘克庄撰。克庄字潜夫,莆田人。以荫入仕,官至龙图阁直学士。谥文定。克庄初受业真德
《省斋集》·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廖行之撰。行之字天民,其先延平人。五季时徙於衡州。登淳熙甲辰进士。尝官岳州巴陵尉,以亲老
《玉楮集》·八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岳珂撰。珂有《九经三传沿革例》,已著录。此集凡诗三百八十五首。其编年起理宗嘉熙戊戌
《水田居士文集》·五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贺贻孙撰。贻孙有《诗触》,已著录。是集有文无诗,所作皆跌宕自喜,其《与艾千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