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初寮集》·八卷(永乐大典本)
宋王安中撰。安中字履道,中山曲阳人。登进士第。累擢尚书左丞,出知燕山府。除大名尹,兼北京留守司公事。靖康初安置象州。绍兴初复左中大夫,卒。事迹具《宋史》本传。安中以词藻擅名,而行谊甚为纰缪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称其少时尝师事苏轼於定武,未卒业而轼去。会晁说之为无极令,复往执弟子礼。说之勖以为学当慎初之旨,因筑室榜曰“初寮”。其闻见议论得於说之为多。及后贵显,遂讳晁学,但称“成州使君四丈”,无复“先生”之号。今考集中,多直呼说之为晁以道,与振孙言相合。其佻薄已可概见。曾敏行《独醒杂志》称,安中初学东坡书。崇、观、宣、政间,颇更少习,南渡以来,复还其旧。其随时局为翻覆,亦为灼然。史称其以作《瑞应表》受知徽宗。考蔡绦《铁围山丛谈》,实由谄事梁师成以进。《幼老春秋》又称其交结蔡攸,引入禁中,则奔竞无耻,更为小人之尤。史又称其附和童贯、王黼,赞成复燕之议。又身自请行,规措失当,招纳叛亡,挑衅强邻,祸贻宗社。则误国之罪尤为深重。然其诗文丰润凝重,颇不类其为人。四六诸作,尤为雅丽。史称徽宗尝宴睿谟殿,安中赋百韵诗纪事。令大书殿屏,仍以副本分赐侍臣。王明清《挥麈后录》载其诗,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又补载其序,皆盛相推挹。张邦基《墨庄漫录》又载其《立春帖子》,称以才华清丽。其人虽至不足道,而文章富赡,要有未可尽泯者。录而传之,亦不以人废言之义也。其集见於本传者七十六卷。晁公武《读书志》止作十卷。赵希弁《附志》则作《前集》四十卷、《后集》十卷,又《内外制》二十六卷。与史传目次相符。自明以来,久佚不见。今从《永乐大典》采掇裒次,尚得诗文数百篇。周必大序称安中送其曾大父诗“不论与汝小一月,政自容君数百人”句。又杨万里《诚斋诗话》称安中“行余深少宰制,仰惟前代,守文为难,相我受民,非贤不乂”句。又在象州思乡作文,有“万里邱坟,草木牛羊之践履。百年乡社,室家风雨之飘摇”等句。今俱不见於集中。是其散佚甚多。然蒐罗什一,犹可考见崖略。谨厘为八卷,而仍以李邴、周必大、周紫芝序三篇冠之卷首,以存其旧焉。
《瑞阳阿集》·十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江东之撰。东之字长信,歙县人。万历丁丑进士,官至右佥都御史,巡抚贵州。事迹具《明史
《侨吴集》·十二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郑元祐撰。元祐有《遂昌杂录》,已著录。元祐家本遂昌,徙於钱塘。而流寓平江凡四十年,
《五经堂文集》·五卷、《语录》·一卷(山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范鄗鼎撰。鄗鼎有《理学备考》,已著录。是集皆各体杂文,本名《草
《东溪稿》·十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邓庠撰。庠字宗周,宜章人,成化壬辰进士,官至南京户部尚书,终苏州巡抚。是编乃其诗集。
《秋声集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宋卫宗武撰。宗武字淇父,自号九山,华亭人。淳祐间历官尚书郎,出知常州。罢归闲居三十馀载,以
《采薇集》·四卷、《幽贞集》·二卷、《邕歈集》·六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董传策撰。传策有《奏疏辑略》,已著录。此三集乃传
《黄忠宣集》·八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黄福撰。福字如锡,号后乐翁,昌邑人,洪武甲子举人,官至南京户部尚书,兼掌兵部,参赞
《对山集》·十九卷(陕西巡抚采进本)明康海撰。海有《武功县志》,已著录。海晚岁纵情声伎,故乐府特为擅长,诗文皆不甚留意,
《张文贞外集》·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张玉书撰。玉书有文集,已著录。此其外集也,凡序九篇,跋一篇,募疏一篇,祭文十七
《练溪集》·五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傅米石撰。米石字立元,钜野人,康熙癸巳举人。是集凡文二卷,诗二卷,杂记一卷,前有其
《密庵集》·八卷(永乐大典本)明谢肃撰。肃字原功,上虞人。元至正末,张士诚据吴,肃慨然欲见宰相,献偃兵息民之策。卒无所遇
《郑思斋文集》·一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郑洛书撰。洛书字启范,思斋其号也,莆田人。正德丁丑进士,官至监察御史,提
《学园集》·六卷、《续编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沈起撰。起有《墨菴经学》五种,已著录。《静志居诗话》,称起尝拟撰《
《叠山集》·五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宋谢枋得撰。枋得事迹具《宋史》本传。所著《易诗书三传》及《四书解》、杂著诗文原本六十
《庸斋集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宋赵汝腾撰。汝腾字茂实,庸斋其自号也。太宗七世孙。居於福州。登宝庆二年进士。历官端明殿学士
《荑言》·六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余懋孳撰。懋孳字舜仲,婺源人。万历甲辰进士,官至给事中。此集乃懋孳所自编,凡文五卷,诗
《瓠息斋前集》·二十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凌树屏撰。树屏字保厘,乌程人。乾隆己未进士,官凤县知县,调咸阳,后改补嘉兴
《崇兰馆集》·二十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莫如忠撰。如忠字子良,华亭人。嘉靖戊戌进士,官至浙江布政使。告归,杜门著书,年
《石隐园藏稿》·八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明毕自严撰。自严字景曾,淄川人,万历壬辰进士,官至户部尚书,事迹具《明史》本传。方
《午溪集》·十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元陈镒撰。镒字伯铢,丽水人。尝官松阳教授。后筑室午溪上,遂以“午溪”名其集。卷首题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