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紫微集》·三十六卷(永乐大典本)
宋张嵲撰。嵲字巨山,襄阳人。宣和三年上舍中第。绍兴九年除司勋员外郎。累迁敷文阁待制,知衢州。终於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。事迹具《宋史·文苑传》。嵲为陈与义之表侄,少时尝从受学。故刘克庄《后村诗话》谓其诗句法与简斋相似。而於五言古诗尤极赏其语意高简,意味深远。又克庄所摘七言绝句,如《故园坟树想青葱》诸篇,尤能以标格见长。而集中似此类者尚多。大抵绝句清和婉约,较胜与义。其他虽未能遽相方驾,而气体高朗,颇足以自名一家。至古文典雅沈实,亦尚有北宋诸家矩矱。所上奏议,如《论和战守》、《论攻取》等篇,史皆采入本传。於当时事势,尤条析详明。惟《绍兴复古诗》一章,贡谀秦桧,深玷生平。考《朱子语录》有云:“金人败盟时,秦桧大恐,顾朝士问计。张巨山微诵曰:‘德无常师,主善为师。善无常主,协於克一。’桧因留与语,巨山为之画策。桧喜,即命作奏稿。仓卒不仔细,起头两句,以‘德无常师’为伊尹告成汤。‘陈力就列’为孔子之语。寻擢巨山为中书舍人。有无名子作诗嘲之云:‘成汤为太甲,宣圣作周任’”云云。是嵲本因附桧得进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亦载此事。且称“桧旋疑嵲贰己,未几亦罢”。然则此诗之作,乃借以修好於桧者。故本传谓诗进后,将复召用,殆由桧意解而然。特作史者不能得其情故耳。今其代桧奏稿虽已不存,而是诗尚传。留供千秋之嗤点,亦足以昭炯戒矣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载《紫微集》三十卷。《书录解题》则作《张巨山集》,亦三十卷。自明以来,久无传本。今据《永乐大典》所录,裒辑排比。诸体咸备,当已鲜所阙遗。以其篇帙较富,析为三十六卷。仍依宋史,题作《紫微集》,复其旧目焉。
《浮沚集》·八卷(永乐大典本)宋周行己撰。行己字恭叔,永嘉人。元祐六年进士。官至秘书省正字,出知乐清县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
《则堂集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宋家铉翁撰。铉翁喜谈《春秋》,尤喜谈《易》。其《河间假馆诗》曰:“拟从诸君豫乞石一方,他年
《熊南沙文集》·八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熊过撰。过有《周易象旨决录》,已著录。是集,乃隆庆戊辰其门人严清所刻。前四卷为
《时用集》·(无卷数,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陈訏撰。訏有《句股引蒙》,已著录。訏为黄宗羲门人,又与查慎行同里友善,故文格诗
《蕴亭诗稿》·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金綎撰。綎字连城,先世居广东,綎移居於江南,遂为吴县人。是集为其子祖静所编。前有
《存家诗稿》·八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明杨巍撰。巍字伯谦,号梦山,海丰人,嘉靖丁未进士,累官吏部尚书,赠少保,事迹具《明史
《明德堂文集》·二十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吕维祺撰。维祺有《四礼约言》,已著录。维祺晚殉闯难,以节义显。其生平盖主於笃
《藏海居士集》·二卷(永乐大典本)案《藏海居士集》散见《永乐大典》中,题宋吴可撰。可事迹无考,亦不知何许人。考集中年月,
《樗隐集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元胡行简撰。行简字居敬,新喻人。至正二年进士,授国子监助教,历翰林修撰,除江南道御史,迁江
《大司空遗稿》·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陈绍儒撰。绍儒字师孔,南海人。嘉靖戊戌进士,官至南京工部尚书。是集文八卷,诗二卷
《朱邦宪集》·十五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朱察卿撰。察卿,上海人,福州知府豹之子,邦宪其字也。为太学生,慷慨任侠,与沈明臣
《雪菴诗存》·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丁嗣徵撰。嗣徵字集虚,嘉善人。性嗜古,喜藏书,又颇躭心禅悦,故其诗格在宋、元之间
《崌山人集》·八卷(礼部主事任大椿家藏本)国朝汪舸撰。舸字可舟,婺源人,流寓扬州。性不谐物,偃蹇贫病以殁。是集为舸所自定
《丛桂堂全集》·四卷、《诗集》·四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颜廷榘撰。廷榘字范卿,永春人。官岷府右长史,其诗文挥洒千言,颇多
《欣然堂集》·十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陶孚尹撰。孚尹字诞仙,江阴人,官桐城县训导。是集诗六卷,诗馀附焉,文四卷。王士祯
《乾道稿》·一卷、《淳熙稿》·二十卷、《章泉稿》·五卷(永乐大典本)宋赵蕃撰。蕃字昌父,号章泉,先世郑州人。建炎初,其曾
《兰皋集》·三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吴锡畴撰。锡畴字元伦,休宁人,广南西路安抚使儆之从孙,处士垕之子也。锡畴四岁而孤,
《蒙川遗稿》·四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刘黻撰。黻字声伯,号质翁,乐清人。淳祐初,以试入太学,伏阙上书攻丁大全,送南安军
《许水部稿》·三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许应元撰。应元字子春,钱塘人。嘉靖壬辰进士,官至广西布政使。是集乃应元官夔州知府
《潘象安诗集》·四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潘纬撰。纬字仲文,一字象安,歙县人,家於白岳之下。万历中,以赀官武英殿中书舍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