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北海集》·四十六卷、《附录》·三卷(永乐大典本)
宋綦崇礼撰。崇礼字叔厚,高密人,后徙氵维之北海。登重和元年上舍第。高宗南渡,为起居郎。召试政事堂,拜中书舍人。历官宝文阁学士,知绍兴府。退居台州,卒,赠左朝议大夫。事迹具《宋史》本传。《艺文志》、《书录解题》俱载崇礼《北海集》六十卷。世久失传。厉鹗《宋诗纪事》仅从《天台胜记》中得所作《石梁瀑布》诗一首,而其他概未之见。今检《永乐大典》,载崇礼诗文颇多。中惟制诰最富,表启之类次之,散体古文较少,而诗什尤寥寥无几。盖其平生以骈体擅长故也。集中间有原注,称崇礼为先祖。则当时所据,犹其家刻之旧本矣。史称崇礼妙龄秀发,聪明绝人。覃心辞章,极润色论思之选。再入翰林,凡五年。所撰诏命数百篇,文简意明,不私美,不寄怨,深得代言之体。今观是集所载内外诸制,大约明白晓畅,切中事情,颇与《浮溪集》体格相近。如《吕颐浩开督府制词》,则楼钥赏其宏伟;《王仲嶷落职制词》,则王应麟取其精切;《邹浩追复待制制词》,则《宋史》采入本传,以为能推朝廷所以褒恤遗直之意;其《草秦桧罢政制》,则直著其恶,致桧再相后奏索其稿,几蹈危祸。史所云,盖非溢美矣。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称:“崇礼《谢宫祠表》云:‘杂宫锦於渔蓑,敢忘君赐。话玉堂於茅舍,更觉身荣。’时叹其工。又有一表云:‘欲挂衣冠,尚低回於末路。未先犬马,傥邂逅於初心。’尤佳”云云。今集中乃无此二联。知其杰制鸿篇,尚多遗脱。然据今所得睹者,已足见词藻之精丽,不必全璧也。谨分体排订,釐为三十六卷。又《兵筹类要》一书,乃其在翰苑时所撰进,皆援据兵法,参以史事,各加论断。虽纸上空谈,未必遽切实用,而采摭尚为博洽。今亦编为十卷,次之於后。其历官除授告词及吕颐浩书启、李邴祭文、秦桧乞追取御笔词头劄子,原本皆载入集中。今并仍其旧。而益以《宋史》本传、《氏族言行录》诸条,别为附录三卷,系诸集末,以备考核焉。
《忠穆集》·八卷(永乐大典本)宋吕颐浩撰。颐浩字元直,其先乐陵人,徙齐州。中进士第。徽宗时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。高宗南渡,
《王凤林文集》·四卷、《诗集》·三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王从善撰。从善字承吉,号凤林,襄阳人。嘉靖癸未进士,官吏部考功
《高文襄公集》·四十四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高拱撰。拱有《春秋正旨》,已著录。是编分《外制集》一卷,《纶扉内稿》一卷,《
《默斋遗稿》·二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游九言撰。九言字诚之,建阳人。由古田尉知光化县,充荆鄂宣武参谋官。端平中,特赠直
《筠溪集》·二十四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宋李弥逊撰。弥逊字似之,连江人,居於吴县。大观三年上舍第一。高宗朝试中书舍人,再
《张文贞集》·十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张玉书撰。玉书字素存,丹徒人,顺治辛丑进士,选庶吉士,官至大学士,谥文贞。是集
《默成文集》·八卷(浙江汪启淑家藏本)宋潘良贵撰。良贵字义荣,一字子贱,号默成居士,婺州金华人。政和五年,以廷试第二人释
《清风亭稿》·七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童轩撰。轩有《纪梦要览》,已著录。《千顷堂书目》载《清风亭稿》十卷。此本第一卷为骚
《矩洲集》·十卷、附《樗亭集》·一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黄衷撰。衷有《海语》,已著录。考《千顷堂书目》,衷有文集、诗集
《白华楼藏稿》·十一卷、《续稿》·十五卷、《吟稿》·八卷、《玉芝山房稿》·二十二卷、《耄年录》·七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
《大全集》·十八卷(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)明高启撰。启字季迪,长洲人。元末避张士诚之乱,遁居松江之青邱,自号青邱子。洪武
《山谷禅喜集》·二卷(内府藏本)明陶元柱编。元柱始末未详。是集於黄庭坚集中录其阐发禅理者别为一书。盖欲以配《东坡禅喜集》
《江泠阁文集》·四卷、《续集》·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冷士嵋撰。其文词意条达,颇为博辨,而亦失之好尽,朱子所谓少先辈
《祖英集》·二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宋释重显撰。重显字隐之,遂州李氏子。幼依普安院僧仁铣。落发后至灵隐翠峰。晚住明州雪窦
《鸥汀长古集》·二卷、《前集》·二卷、《别集》·二卷、《续集》·一卷、《渔啸集》·二卷、《顿诗》·一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
《沈凤冈集》·四卷(山西巡抚采进本)明沈良才撰。良才字凤冈,泰州人。嘉靖乙未进士,官至兵部右侍郎,其为吏科给事中时,尝疏
《慧阁诗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陈翼飞撰。翼飞字元明,平河人。万历庚戌进士,官宜兴县知县。所著有《慧阁》、《长梧》二
《居士集》·五十卷(内府藏本)宋欧阳修撰。前列《苏轼序》及《年谱》。旧本每卷有熙宁五年子发等编次数字。而《轼序》谓得於其
《白茅堂集》·四十六卷(湖北巡抚采进本)国朝顾景星撰。景星有《黄公说字》,已著录。景星著述甚富。初有《童子集》三卷,《愿
《钤山堂集》·三十五卷(编修励守谦家藏本)明严嵩撰。嵩字惟中,分宜人,弘治乙丑进士,官至大学士,事迹具《明史·奸臣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