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斐然集》·三十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
宋胡寅撰。寅有《读史管见》,已著录。是集端平元年冯邦佐刻於蜀,楼钥序之。嘉定三年郑肇之又刻於湘中,章颖序之。《宋史》本传作三十卷,与此本相合,盖犹从宋椠缮录也。寅父子兄弟皆笃信程氏之学,寅尤以气节著。其晚谪新州,乃右正言章复劾其不持生母服。寅上书於桧自辩,其文今载第十七卷中。大意谓“遗弃之子不同於出继之子,恩义既绝,不更以本生论之”。然母子天属,即不幸遘人伦之变,义无绝理。设有遗弃之子杀其本生父母者,使寅司谳,能以凡人论乎?章复之劾,虽出於迎合秦桧,假公以济其私,而所持之事则不可谓之无理。寅存此书於集中,所谓欲盖弥彰也。至於秦桧之罪,罄竹难书,而集中《上秦桧》第一书,第规其不当好佛,其细已甚。又寅作《崇正辨》三卷,辟佛不遗馀力。资善堂崇奉佛像,寅至形之缴奏,载此集十五卷。而三十卷末乃有《慈云长老开堂疏》、《严州报恩开堂疏》、《光孝长老请疏》、《光孝抄题疏》、《龙山长老开堂疏》、《龙山长老请疏》六篇。尤未免自乱其例。然靖康元年金人议立张邦昌,寅方为司门员外郎,与张浚、赵鼎均不肯署议状。邦昌立,遂弃官逃。建炎三年,为起居郎。时诏议移跸之所,上万言书力争,其文今载第十卷中。绍兴四年,为中书舍人。时议遣使往云中,又抗疏力谏,其文今亦载第十卷中。并明白剀切。楼钥序所谓“引谊以劘上,往往有敌以上所难堪”者,殆非虚语。又上言“近年书命多出词臣好恶之私,使人主命德讨罪之词,未免玩人丧德之失”。乞命词臣以饰情相悦、含怒相訾为戒。故集中十二卷至十四卷所载内外诸制,并秉正不阿。史称所撰诸制词,多诰诫语,亦不诬。至寅之进用,本以张浚。后论兵与浚相左,遂乞郡以去。其父安国,与秦桧为契交,桧当国日,眷眷欲相援引。寅兄弟三人并力拒不入其党。寅更忤之,至流窜。其立身亦具有始末者,其文亦何可废也。
《西野遗稿》·十四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李玑撰。玑字邦在,号西野,丰城人,嘉靖乙未进士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是集,前有何钅
《敝帚稿略》·八卷(永乐大典本)宋包恢撰。恢字宏父,建昌人。嘉定十三年进士。历官刑部尚书,签书枢密院事。封南城县侯。以资
《湖山集》·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吴芾撰。芾字明可,自号湖山居士,台州仙居人。绍兴二年进士。官至礼部侍郎,历知数郡。以龙图
《愚菴小集》·十五卷(庶吉士祝堃家藏本)国朝朱鹤龄撰。鹤龄有《尚书埤传》,已著录。此集凡赋一卷、诸体诗五卷、杂著文九卷,
《鼇峰类稿》·二十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毛纪撰。纪有《密勿稿》,已著录。是集乃纪致仕后所手定。前十八卷为文,后八卷为诗
《栖老堂集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殷仲春撰。仲春字方叔,秀水人。尝慕王绩为人,自号东皋子。隐居教授,又精於医,得钱辄
《宛邱集》·七十六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张耒撰。耒有《诗说》,已著录。苏轼尝称其文汪洋冲澹,有一唱三叹之音。晚岁诗务平
《高峰文集》·十二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宋廖刚撰。刚字用中,顺昌人。绍兴中为御史中丞,出提举明道宫,致仕。高峰其号也。事迹
《檀园集》·十二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李流芳撰。流芳字长蘅,嘉定人。万历丙午举人。三上公车不第。因魏忠贤乱政,遂绝意进取
《练溪集》·五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傅米石撰。米石字立元,钜野人,康熙癸巳举人。是集凡文二卷,诗二卷,杂记一卷,前有其
《雪园诗集》·六卷(编修郑际唐家藏本)国朝梁珪撰。珪字至铉,号雪园,福建长乐人。是集,前有其友袁奂《序》,作於康熙甲辰。
《瀼溪草堂稿》·五十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孙承恩撰。承恩字贞父,南直隶华亭人。正德辛未进士。官至礼部尚书,兼翰林院学士
《尚友堂集》·二卷、《忠谏遗稿》·一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林秉汉撰。秉汉字伯昭,一字聚五,长泰人。万历乙未进士,官至浙江
《羽王先生集略》·(无卷数,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张鸣凤撰。鸣凤有《桂故》,已著录。是集为僧超拨所刻,超拨即鸣凤之孙也。自称
《淮阳集》·一卷、附录《诗馀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元张弘范撰。弘范字仲畴,易州定兴人,汝南忠武王柔之第九子也。官至
《东坡禅喜集》·十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凌濛初编。濛初有《圣门传诗嫡冢》,已著录。先是徐长孺尝取苏轼谈禅之文,汇集成编
《静便斋集》·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王曾祥撰。曾祥字麟徵,仁和人,康熙末诸生。与厉鹗、金农诸人相唱和。是集前五卷为诗
《松雪斋集》·十卷、《外集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元赵孟頫撰。孟頫字子昂,宋太祖之后。以秀王伯圭赐第湖州,故为湖州人。
《卓光禄集》·三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卓明卿撰。明卿有《卓氏藻林》,已著录。所著有《卓澂甫诗集》、《续集》、《北游稿》
《何燕泉诗》·四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何孟春撰。孟春有《何文简疏议》,已著录。孟春少游李东阳之门,传其诗派,而才力不及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