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方舟集》·二十四卷(永乐大典本)
宋李石撰。石有《方舟易学》,已著录。《宋史》不为石立传,其集亦不见於《艺文志》。惟《书录解题》载《方舟集》五十卷、《后集》二十卷。自明以来,绝无传本。今从《永乐大典》采掇编次,犹可得十之六七。考邓椿《画继》,称其出主石室(案此指由太学博士黜为成都学官时),就学者如云。闽越之士,万里而来,刻石题诸生名几千人。蜀学之盛,古今鲜俪。李心传《建炎以来朝野杂记》称:“石在太学时,適右学生芝草,学官称贺,石独以为兵兆。由是坐斥。赵雄其乡人,骤贵,石不与通书。及石罢官,值雄秉政,遂不复起。”是石亦学问气节之士。《资州志》又称其好学能属文,少从苏符尚书游。而集中亦有为苏峤所作《苏文忠集御序跋》。知其文字渊源,出於苏氏。故所作以闳肆见长。虽间失之於险僻,而大致自为古雅。诸体诗纵横跌宕,亦与眉山门径为近也。谨以类排比,编为诗五卷、词一卷、文十二卷。又浙江采进遗书中有石所撰《易十例略》、《互体例》、《象统》、《左氏卦例》、《诗如例》、《左氏君子例》、《圣语例》、《诗补遗》诸篇,皆题门人刘伯龙编。而帙首一行乃标曰《方舟先生集》。勘验《永乐大典》所录,《经说》诸篇与浙江本无异。而其前冠以“方舟集”字亦与浙江本同。盖本附入集中,后全集散亡,仅存此《经说》。今仍别为六卷,附之於后,以还其旧焉。
《二薇亭集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徐玑撰。玑字文渊,一字致中,号灵渊。赵师秀集作灵。字即古渊字,盖偶以别体书之。永
《山房集》·九卷(永乐大典本)宋周南撰。南字南仲,吴郡人。淳熙庚戌登甲科。官至秘书省正字。再以荐入词馆,皆不久罢去。遂以
《云松巢集》·三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元朱希晦撰。希晦,乐清人。至正末,隐居瑶州,与四明吴主一、萧台、赵彦铭游咏雁山之中
《汪水云诗抄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汪元量撰。元量有《湖山类稿》,已著录。此本末有崇祯辛未《旧跋》,称夏日晒书,理云
《礼庭吟》·二卷(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)明孔承庆撰。承庆字永祚,曲阜人,至圣六十代孙也。年三十一,未及袭封而卒。其外祖王惟
《百可亭摘稿》·九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庞尚鹏撰。尚鹏字少南,南海人。嘉靖癸丑进士,官至副都御史,巡抚福建。天启初,追谥
《贻清堂集》·十三卷、《补遗》·四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国朝张习孔撰。习孔有《云谷卧馀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诗八卷,附以诗馀;
《道园遗稿》·六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元虞集撰。其从孙堪编。盖以补《道园学古录》之遗也。凡古律诗七百四十一首,附以乐府,刻
《绣佛斋草》·一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冯元鼎妻陈氏撰。陈氏,天台人。年二十馀,夫亡,守节。其诗多幽怨之音。国朝康熙初,其
《小畜集》·三十卷(鸿胪寺少卿曹学闵家藏本)、《小畜外集》·七卷(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)宋王禹偁撰。禹偁字元之,钜野人。太
《百花洲集》·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邓云霄撰。云霄字元度,东莞人。万历戊戌进士,官至广西布政使参政。是集乃其官长洲时所
《让溪甲集》·四卷、《乙集》·十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 明游震得撰。震得,字汝潜,婺源人。嘉靖戊戌进士,授行人,擢监察御
《练中丞集》·二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练子宁撰。子宁名安,以字行,号松月居士,新淦人。洪武乙丑进士。建文时官左副都御史,
《松源集》·(无卷数,两江总督采进本)国朝孙之騄撰。之騄所辑《尚书大传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五种:其题曰《松源纪行》者,初取
《刘聘君全集》·十二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刘元卿撰。元卿有《大象观》,已著录。元卿师事耿定向及同邑刘阳,讲求心学,而其诗
《司业文集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陈祖范撰。祖范有《经咫》,已著录。其为文不规规於摹古,而学有根柢,畅所欲言,亦自
《孝诗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林同撰。同字子真,号空斋,福清人。与弟合俱有隐操。后元兵至福州,抗节死。案《宋史·忠义
《须溪四景诗集》·四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宋刘辰翁撰。考晋、宋以前无以古人诗句为题者。沈约始有《江蓠生幽渚诗》,以陆机《
《静修集》·三十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元刘因撰。因有《四书集义精要》,已著录。其早岁诗文,才情驰骋。既乃自订《丁亥诗集》五
《白石野稿》·十七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林魁撰。魁自号白石山人,龙溪人,弘治壬戌进士,官至云南兵备副使。是集,赋、诗、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