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东塘集》·二十卷(永乐大典本)
宋袁说友撰。说友字起岩,建安人。流寓湖州。登隆兴元年进士第。嘉泰中官至同知枢密院参知政事。说友学问淹博,留心典籍。官四川安抚使时,尝命属官程遇孙等八人辑蜀中诗文,自西汉迄於淳熙,为《成都文类》五十卷。深有表章文献之功。其集则《书录解题》、《宋史·艺文志》皆不载。故厉鹗《宋诗纪事》仅从杨慎《全蜀艺文志》采其《巫山十二峰》诗一首,从郁逢庆《书画题跋记》采其《题米敷文潇湘图》诗一首,而不言其有集。则非惟诗文散佚,并其集名亦湮没不传矣。今据《永乐大典》所载,蒐罗排纂,得诗七卷、文十三卷。又家传一篇,不知谁作。后半文已残阙,而前半所叙仕履颇详。亦并存之,以备考证。集中题跋诸篇,於司马光、韩琦、欧阳修、苏舜钦、苏轼、黄庭坚、蔡襄、米芾诸人皆慨想流连,服膺甚至。而《跋默堂帖》一篇,於王安石新学之失,辨之尤详。知其学问渊源,实沿元祐之馀派。故其论事之文,曲折畅达,究悉物情,具有欧、苏之体。其诗与杨万里倡和颇多。五言近体,谨严而微伤局促。七言近体,警快而稍嫌率易。至於五七言古体,则格调清新,意境开拓,置之《石湖》、《剑南》集中,淄渑未易辨别矣。说友敭历中外凡三十年,其政绩虽不尽见於后,然章奏敷陈,多切时病。今集中尚见大凡。其《论守淮宜用武臣》一疏,谓文臣不谙兵事,不宜以边务委之。切中当时坐谈偾事之弊,非讲学家所肯言。又《蜀将当虑其变》一疏,引崔宁、刘辟、王建、孟知祥为戒。说友殁后,卒有开禧吴曦之变,若先事而预睹之,其识虑亦不可及。魏了翁《鹤山集》有《祭袁参政文》,以耆臣宿弼相推。惋悼颇深,当非无故。《宋史》不为立传,殊不可解。今收拾於散佚之馀,剩简残篇,尚能成帙。俾其人其文并藉以传。则是集之存,其足补史氏之阙者,又不仅在词翰间也。
《松源集》·(无卷数,两江总督采进本)国朝孙之騄撰。之騄所辑《尚书大传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五种:其题曰《松源纪行》者,初取
《安序堂文钞》·二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毛际可撰。际可字会侯,号鹤舫,遂安人。顺治戊戌进士,官彰德府推官。际可与毛先
《松韵堂集》·十二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孙七政撰。七政字齐之,常熟人。与王世贞诸人游,故诗亦类七子之体,而字句时伤於笨
《文温州集》·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文林撰。林有《琅琊漫抄》,已著录。林尝为温州府知府,故其集以温州名。其中《陈马政
《郴江百咏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宋阮阅撰。阅字闳休,舒城人。赵希弁《读书附志》称其建炎初以中大夫知袁州。其事迹则未详
《雪山集》·十六卷(永乐大典本)宋王质撰。质有《诗总闻》,已著录。其集久佚不传。仅散见《永乐大典》中。史称其尝著论五十篇
《天池草》·二十六卷(编修吴典家藏本)明王宏诲撰。宏诲字绍传,琼州安定人,嘉靖乙丑进士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宏诲初释褐时,
《须溪集》·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刘辰翁撰。辰翁字会孟,庐陵人。须溪其所居地名也。少补太学生。景定壬戌,廷试入丙第。以亲老
《师经堂集》·十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徐文驹撰。文驹字子文,鄞县人,康熙己丑进士。是集为文驹所自编,凡文十三卷,诗五
《洞阳诗集》·二十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顾可久撰。可久字舆新,无锡人。正德甲戌进士,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。是编标曰《洞阳
《于忠肃集》·十三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明于谦撰。谦字廷益,钱塘人。永乐辛丑进士,授御史,历官兵部尚书。英宗复辟,为徐有贞
《存复斋集》·十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元朱德润撰。德润字泽民,睢阳人,流寓吴中。延祐末,以荐授翰林应奉文字,兼国史院编修
《四六标准》·四十卷(内府藏本)宋李刘撰。明孙云翼笺释。刘字公甫,崇仁人。嘉定七年进士。历官宝章阁待制。云翼有《橘山四六
《璇玑碎锦》·二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国朝万树撰。树字红友,宜兴人。是集皆回文诗图,上卷三十幅,下卷三十幅,各以名物寓题,
《浮沚集》·八卷(永乐大典本)宋周行己撰。行己字恭叔,永嘉人。元祐六年进士。官至秘书省正字,出知乐清县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
《繁露园集》·二十二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明董复亨撰。复亨字元仲,元城人。万历壬辰进士,官至吏部郎中。外转布政司参政,未上
《矩山存稿》·五卷(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)宋徐经孙撰。经孙字仲立,初名子柔,丰城人。宝庆二年进士。授浏阳主簿。历官刑部侍郎
《云松巢集》·三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元朱希晦撰。希晦,乐清人。至正末,隐居瑶州,与四明吴主一、萧台、赵彦铭游咏雁山之中
《兰樵归田稿》·一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国朝张榕端撰。皆康熙甲申以后,致仕归里之作,其诗直抒胸臆,多入香山一派。盖老境优游
《古愚心言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彭鹏撰。鹏字奋斯,莆田人,顺治庚子举人。康熙甲寅,耿精忠叛,逼胁受职,凡九拒伪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