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乾道稿》·一卷、《淳熙稿》·二十卷、《章泉稿》·五卷(永乐大典本)
宋赵蕃撰。蕃字昌父,号章泉,先世郑州人。建炎初,其曾祖旸官於信州,因家焉。蕃以旸致仕恩补官,后终於直秘阁。蕃始受学刘清之。年至五十,乃问学於朱子。《朱子文集》与蕃尺牍凡六首。蕃与朱子往还诗及他作之称述朱子者,二十馀首。朱子《答徐斯远书》有云:“昌父志操文词,皆非流辈所及。且欲其刊落枝叶,就日用间深察义理之本然,庶几有所据依以造实地,不但为骚人墨客而已。”所以援引之者甚力。然蕃本词人,晚乃讲学,其究也仍以诗传,与涧泉韩淲有二泉先生之称。淲集久佚,今从《永乐大典》裒辑,已别著录。蕃集世亦无传,而《永乐大典》所收颇富。并为采掇编次,依旧本标题,釐为《乾道稿》一卷、《淳熙稿》二十卷、《章泉稿》五卷,共二十六卷。而以蕃本传及刘宰所作墓表附录於后。初,蕃为太和簿时,受知於杨万里。万里赠诗有云:“西昌主簿如禅僧,日餐秋菊嚼春冰。”又云:“劝渠未要思旧隐,且与西昌作好春。”又赞其写真云:“貌恭气和,无月下推敲之势。神清骨耸,非山头瘦苦之容。一笑诗成,万象春风。”刘克庄跋亦云:“近岁诗人,惟赵章泉五言有陶、阮意。”《诗人玉屑》载蕃《论诗》一则,以陈后山《寄外舅诗》为全篇之似杜者。后戴式之《思家》用陈韵,又全篇之似陈者。观其持论,其诗学渊源亦可概见矣。又张端义《贵耳集》称:“蕃与周必大同里。必大当轴,所任但一酒官,五十年不调。(案‘五十年’疑当为‘十五年’之讹。)寿九十馀,公朝尊老,以秘阁正郎聘之,不至。”则蕃之恬淡自守,人品本高,宜其诗之无俗韵也。
《潜沧集》·七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国朝余一元撰。一元字占一,号潜沧,山海卫人。顺治丁亥进士,官至礼部郎中。是集,卷一为《
《墨澜亭集》·(无卷数,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帅我撰。我字备皆,号简斋,奉新人,康熙辛卯举人。江西古文,自艾南英倡於前,魏
《阳明要书》·八卷、《附录》·五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王守仁撰。叶绍容编。守仁有《保甲法》,已著录。绍容,吴江人。是书成
《西墅集》·十卷(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)明曾棨撰。棨字子棨,永丰人,永乐甲申进士第一,官至少詹事。棨文章捷敏,信笔千百
《圭美堂集》·二十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徐用锡撰。用锡字昼堂,宿迁人。康熙己丑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是集诗十卷,文十六
《东麓稿》·十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汪佃撰。佃字友之,弋阳人。正德丁丑进士,官至翰林院编修,后出为建宁府通判。其集无大疵
《苑洛集》·二十二卷(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)明韩邦奇撰。邦奇有《易学启蒙意见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序二卷、记一卷、志铭三卷、
《松臞集》·二十八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曾鹤龄撰。鹤龄字延年,一字延之,泰和人,永乐辛丑进士第一,官至侍讲学士。诗多牵率
《松乡文集》·十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任士林撰。士林字叔实,号松乡,奉化人。以郝天挺荐,授安定书院山长。是集所录,碑志居
《观政集》·一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李濂撰。濂是集乃其正德乙亥,在京观政时所作,故以为名。凡赋二篇,各体诗二百五
《不系舟渔集》·十五卷、附录一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陈高撰。高字子上,温州平阳人。至正十四年进士。授庆元路录事。未三年,
《晏元献遗文》·一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宋晏殊撰。殊有《类要》,已著录,《东都事略》称殊有文集二百四十卷。《中兴书目》作九
《余德甫集》·十四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明余曰德撰。曰德初名应举,字德甫,南昌人。嘉靖庚戌进士,官至福建按察司副使。《明
《近道斋文集》·六卷、《诗集》·四卷(吏部主事张慎和家藏本)国朝陈万策撰。万策字对初,一字谦季,安溪人,徙於晋江。康熙戊
《豫章文集》·十七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罗从彦撰。从彦字仲素,沙县人。以累举恩授惠州博罗县主簿。绍兴初卒。淳祐间追谥文
《性理吟》·二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谭宝焕撰。是集成於正德壬申,前有《自序》,皆以“四书”及性理中字句为题,前列朱子之说
《叶子诗言志》·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叶秉敬撰。秉敬有《字孪》,已著录。是编首载《述职吟心》五卷,乃大计入觐时作;次
《考功集》·十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薛蕙撰。蕙有《西原遗书》,已著录。正、嘉之际,文体初新,北地、信阳,声华方盛。蕙诗独
《升庵集》·八十一卷(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)明杨慎撰。慎有《檀弓丛训》,已著录。此集为万历中四川巡抚张士佩所订。凡赋及杂
《秋水斋诗集》·十五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张映斗撰。映斗字雪子,乌程人。雍正癸丑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是编凡十四集,首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