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芸庵类稿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
宋李洪撰。洪姓名不著於史,诸家书目亦未载有是集。惟《永乐大典》颇散见其文。又别出陈贵谦原序一篇,称洪为李正民之子。又称为藤州使君,知洪官止知藤州。集中又有扈从朝德寿宫、景灵宫诗,则尝为京朝官。有在温州题其父手泽诗,称嗣子守官於此,则曾知温州。其他则不可复考矣。正民本扬州人,南渡后侨寓海盐。故洪集中如《乌龙井庙迎送神词》之类,皆在海盐所作。而《卜居飞英坊》一首乃云:“束书辞都门,整棹还苕川”,则洪后又移居湖州。乃两郡纪流寓者俱不及其父子,则由遗集散佚,徵文献者弗及也。洪所作诗,虽骨幹未坚,而神思清超,时露警秀。七言律诗尤为工稳,足以嗣响正民。陈贵谦序称原本二十卷。而今所掇拾,仅得诗词三百九十馀首、文三十首,视原集只十之三四。谨据所存者釐为五卷,而以杂文一卷附之。略具梗概,俾不致终就泯没焉。
《翰苑集》·二十二卷(内府藏本)唐陆贽撰。贽事迹具《唐书》本传。案《艺文志》载贽《议论表疏集》十二卷。又《翰苑集》十卷,
《平桥稿》·十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郑文康撰。文康字时又,号介菴,昆山人。平桥其所居地也。集中或自署曰开封,其祖贯耳。
《芦川归来集》·十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永乐大典本)宋张元幹撰。元幹字仲宗,自号真隐山人,又曰芦川老隐。周必大跋其《送胡铨
《秋塍文钞》·十二卷、《三州诗钞》·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鲁曾煜撰。曾煜字启人,秋塍其别号也,会稽人。康熙辛丑进士,
《孔锺英集》·十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孔毓琼撰。毓琼字锺英,江西新城人。尝学於魏礼。礼为是集《序》,称其学古於世所不学
《危学士全集》·十四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危素撰。素有《草庐年谱》,已著录。其原集本五十卷,世久无传。明归有光得其手稿,
《墨澜亭集》·(无卷数,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帅我撰。我字备皆,号简斋,奉新人,康熙辛卯举人。江西古文,自艾南英倡於前,魏
《梁谿遗稿》·一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宋尤袤撰。袤有《遂初堂书目》,已著录。《宋史》袤本传载所著《遂初小稿》六十卷、内外制
《苎菴二集》·十二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国朝吴懋谦撰。懋谦字六益,松江人。早从陈子龙、李雯诸人游,故力追七子之派,称诗多
《翠屏集》·四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张以宁撰。以宁有《春王正月考》,已著录。是集为宣德三年所刊,陈琏为之序。称以宁文集
《文毅集》·十六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解缙撰。缙字大绅,吉水人。洪武戊辰进士,永乐初官翰林学士,出为江西参议,改交阯。为
《淡轩稿》·十二卷、《补遗》·一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林文撰。文字恒简,莆田人,宣德庚戌进士,官至太常寺少卿,兼翰林院学
《溟池集》·十六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张文柱撰。文柱字仲立,昆山人。万历戊子举人,官临清县知县。是集前七卷为诗、赋,后九
《汪禹乂诗集》·八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汪淮撰。淮字禹乂,休宁人,隆庆间山人也。是集皆古今体诗,前有陈履、王世贞、刘凤
《武溪集》·二十卷(浙江汪启淑家藏本)宋余靖撰。靖字安道,韶州曲江人。天圣二年进士。累除右正言,知制诰。出知古州,经略广
《皋轩文编》·一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光坡撰。光坡有《周礼述注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文二十篇,皆发挥性理,阐明经义之作。
《使东日录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董越撰。越有《朝鲜赋》,已著录。是集乃弘治元年越为朝鲜颁诏正使途中纪行之诗。考越奉
《翏翏集》·四十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俞安期撰。安期有《唐类函》,已著录。是集骚一卷,赋二卷,诗三十七卷,杂文一卷。安
《梅溪集》·五十四卷(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)宋王十朋撰。十朋有《会稽三赋》,已著录。是集为正统五年温州教授何氵横所校,知府
《善卷堂·四六》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陆繁弨撰。吴自高注。繁弨字拒石,钱塘人;自高字若山,桐城人,官翰林院待诏。是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