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渭南文集》·五十卷、《逸稿》·二卷(内府藏本)
宋陆游撰。游晚封渭南伯,故以名集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作三十卷。此本为毛氏汲古阁以无锡华氏活字版本重刊。凡表笺二卷,劄子二卷,奏状一卷,启七卷,书一卷,序二卷,碑一卷,记五卷,杂文十卷,墓志、墓表、圹记、塔铭九卷,祭文、哀辞二卷,《天彭牡丹谱》、《致语》共为一卷,《入蜀记》六卷,词二卷,共五十卷。与陈氏所载不同。疑三字五字笔画相近而讹刻也。末有嘉定三年游子承事郎知建康府溧阳县主管劝农事子遹跋,称“先太史未病时,故已编辑。凡命名及次第之旨,皆出遗意,今不敢紊”。又述游之言曰:“《剑南》乃诗家事,不可施於文,故别名《渭南》。如《入蜀记》、《牡丹谱》、《乐府词》本当别行,而异时或至失散。宜用庐陵所刊欧阳公集例,附於集后”云云。则此集虽子遹所刊,实游所自定也。游以诗名一代,而文不甚著。集中诸作,边幅颇狭。然元祐党家,世承文献,遣词命意,尚有北宋典型。故根柢不必其深厚,而修洁有馀;波澜不必其壮阔,而尺寸不失。士龙清省,庶乎近之。较南渡末流以鄙俚为真切,以庸沓为详尽者,有云泥之别矣。游《剑南诗稿》有《文章诗》曰: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粹然无瑕疵,岂复须人为。君看古彝器,巧拙两无施。汉最近先秦,固已殊淳漓。”其文固未能及是,其旨趣则可以概见也。《逸稿》二卷,为毛晋所补辑。史称游晚年再出,为韩侂胄撰《南园阅古泉记》,见讥清议。今集中凡与侂胄启,皆讳其姓,但称曰丞相。亦不载此二记。惟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》有其全文,晋为收入《逸稿》,盖非游之本志。然足见愧词曲笔,虽自刊除,而流传记载,有求其泯没而不得者。是亦足以为戒矣。
《苏魏公集》·七十二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苏颂撰。颂字子容,南安人,徙居丹阳。庆历二年进士。官至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
《真意堂文稿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姜宸英撰。此本前有秦松龄《序》,言宸英奉纂修之命,治装北上,裒为此集,盖其中年
《碧梧玩芳集》·二十四卷(永乐大典本)宋马廷鸾撰。廷鸾字翔仲,乐平人,淳祐七年进士,历官右丞相,兼枢密使,事迹具《宋史》
《张太初集》·八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张汝元撰。汝元字太初,江宁人。万历中诸生,以诗受知於学使陈文烛。文烛为序而刊之,
《精华录》·八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旧本题宋任渊编。渊有《山谷内集注》,已著录。是集皆摘录黄庭坚诗文。前有《渊序》,不著
《东皋录》·三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释妙声撰。妙声字九皋,吴县人。元末居景德寺,后居常熟慧日寺,又主平江北禅寺。洪武三年
《杜诗阐》·三十三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国朝卢元昌撰。元昌有《左传分国纂略》,已著录。是书成於康熙壬戌。前有《自序》,称
《白石诗集》·一卷、附《诗说》·一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宋姜夔撰。夔有《绛帖平》,已著录。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称夔学诗於萧
《澹友轩集》·十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薛所蕴撰。所蕴字子展,前明崇祯戊辰进士,入国朝,官至礼部侍郎。是集凡杂文百馀篇
《盈川集》·十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唐杨炯撰。《唐书·文苑传》称其文集本三十卷。晁公武《读书志》仅著录二
《卓山诗集》·十二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帅家相撰。家相字伯子,奉新人。乾隆丁巳进士,官至浔州府知府。是集又名《三十乘书
《雪鸿堂文集》·十八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蕃撰。蕃字锡徵,号懒菴,通江人。顺治丁酉举人。官黄县知县。是集,为其子锺峨
《芙蓉馆集》·二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杨一葵撰。一葵字翘卿,漳浦人。万历壬辰进士,官至云南布政司。是集诗一卷,文一卷。
《东泷遗稿》·四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彭教撰。教字敷五,号东泷,吉水人,天顺甲申进士第一,官至翰林院侍讲。集中诗文,类多
《会侯文钞》·二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毛际可撰。此本刻於康熙己亥,乃淳安方楘如所重辑。
《观树堂诗集》·十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朱樟撰。樟字鹿田,钱塘人,由举人官至泽州府知府。其诗为《叱驭集》一卷,入蜀时
《抱犊山房集》·六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嵇永仁撰。永仁字留山,别号抱犊山农,无锡人。康熙十三年耿精忠作乱,永仁在总督范
《晚帘集》·七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国朝陈箴撰。箴字于宝,龙溪人,由贡生,官连城县教谕。是集文三卷,诗四卷。前三卷分体,后
《陈检讨·四六》二十卷(庶吉士祝堃家藏本)国朝陈维崧撰。程师恭注。维崧有《两晋南北史集珍》,已著录。国朝以四六名者,初有
《虚斋集》·五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蔡清撰。清有《易经蒙引》,已著录。《明史·艺文志》载清《虚斋文集》五卷,与此本合。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