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寒松阁集》·三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
宋詹初撰。初字以元,休宁人。始为县尉,以荐入太学为学录。尝上《乞辨邪正疏》,忤韩侂胄,罢归。所居曰流塘里,故其诗文名《流塘集》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不载。诸家书目亦不著录。据其子阳跋,称旧有二十一卷,后毁於火。阳於族人处乞得残本,归而藏之。又有其十六世孙景凤、十七世孙璧二跋,称嘉靖戊午,景凤等始鋟於木。因其读书之处,改名曰《寒松阁集》。分为三卷。首卷《翼学》十篇,述学问大旨。又《序经》二篇,《序论语》上下篇,义如《易序卦》之例。次卷为目录五十五条,分上、下二篇。三卷为古今体诗四十九首,又附以往来书简。末有宋饶鲁、李士英及明嘉靖间田恬等跋。据璧跋,是集之刻共四十一版。此本版数相符,盖从刻本影抄也。核其立言大旨,如与詹体仁论道,体仁摘其《咏水》诗“野人见清不见水,却道无水亦无清”之句,深以为疑。盖不免稍涉於禅。至《翼学·大道章》所言器理有无之旨,目录第一条所言知止运用二段工夫之说,则又皆力辟释、老。观其目录载“或问:‘尊德性,道问学,朱子本来自全。陆子前面,只尊德性一边,因朱子方走道问学。’曰:‘此非学者所可轻议。’”则所学实介於朱、陆之间,似明代调停之说。其书晚出,真伪盖不可知。然景凤作《詹氏小辨》,其言驳杂恣肆,殊无忌惮。而此集议论颇醇谨,殊不类景凤所为。疑以传疑,姑以其言有可取而录之。其所自来,存而不论可矣。厉鹗《宋诗纪事》所录初诗,即据此本,盖亦未敢确指其赝。惟其字曰“以元”,鹗书乃作“子元”,与原跋不合。名字世系,其子孙所述未必误。鹗书盖传刻之讹也。
《友石山人遗稿》·一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元王翰撰。翰字用文,其先西夏人。元初从下江淮,授领兵千户,镇庐州,因家焉。翰少
《闵午塘诗集》·七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闵如霖撰。如霖字师望,号午塘,乌程人。嘉靖壬辰进士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是集为其门
《淡然轩集》·八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余继登撰。继登有《典故纪闻》,已著录。是集分奏疏二卷、序记三卷、志铭及杂文二卷、
《亦庐诗集》·二十八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汤斯祚撰。斯祚字衎之,号亦庐,南丰人,雍正中以岁贡生官江西新昌县训导。是集以
《眉庵集》·十二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杨基撰。基字孟载,其先嘉州人。祖官吴中,因家焉。始为张士诚记室。洪武初,起为荥阳县
《青崖集》·五卷(永乐大典本)元魏初撰。初字太初,号青崖,宏州顺圣人。从祖璠,金末官翰林修撰,以伉直称。元世祖徵至和林,
《香山集》·十六卷(永乐大典本)宋喻良能撰。良能字叔奇,义乌人。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。补广德尉,迁国子监主簿。复以国子监博
《学文堂集》·四十三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国朝陈玉璂撰。玉璂字赓明,号椒峰,武进人。康熙丁未进士,官中书舍人。是集杂文三
《古钵集选》·一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王士祜撰。士祜字叔子,一字子侧,号东亭,又号古钵山人,山东新城人,康熙庚戌进士,
《静便斋集》·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王曾祥撰。曾祥字麟徵,仁和人,康熙末诸生。与厉鹗、金农诸人相唱和。是集前五卷为诗
《大司空遗稿》·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陈绍儒撰。绍儒字师孔,南海人。嘉靖戊戌进士,官至南京工部尚书。是集文八卷,诗二卷
《龟溪集》·十二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宋沈与求撰。与求字必先,德清人。政和五年进士。高宗时官至知枢密院事。卒谥忠敏。事迹具
《陆子馀集》·八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陆粲撰。粲有《左传附注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文七卷、诗一卷。粲早入词馆,负盛名。洎官工
《自娱斋诗集》·二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黄应徵撰。应徵字君求,江都人。天启中诸生,偃蹇不第以卒。其子裒其遗诗,为此集。前
《咏史诗》·二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唐胡曾撰。曾,邵阳人。《文苑英华》载其二启,皆干谒方镇之作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称其咸
《西巡类稿》·八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吴廷举撰。廷举字献臣,梧州人,成化丁未进士,官至南京工部尚书,谥清惠。事迹
《桂坡集》·十五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左赞撰。赞字时翊,南城人,天顺丁丑进士,官至广东布政使。是编凡《前集》五卷、《后
《静居集》·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张羽撰。羽字来仪,后以字行,更字附凤。本浔阳人,侨居吴兴。元末领乡荐,为安定书院山长
《餐秀集》·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黄千人撰。千人字证孙,馀姚人。宗羲之孙,百家之子也。官泰安县丞。是集,为其同官觉罗
《御制诗初集》·四十八卷、《二集》·一百卷、《三集》·一百十二卷、《四集》·一百十二卷谨案《御制诗集》三百七十二卷,皆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