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文山集》·二十一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
宋文天祥撰。天祥事迹具《宋史》本传。天祥平生大节,照耀今古。而著作亦极雄赡,如长江大河,浩瀚无际。其廷试对策及上理宗诸书,持论剀直,尤不愧肝胆如铁石之目。故长谷真逸《农田馀话》曰:“宋南渡后,文体破碎,诗体卑弱。惟范石湖、陆放翁为平正。至晦庵诸子,始欲一变时习,模仿古作,故有神头鬼面之论。时人渐染既久,莫之或改。及文天祥留意杜诗,所作顿去当时之凡陋,观《指南前后录》可见。不独忠义贯於一时,亦斯文间气之发见也。生平有《文山随笔》数十大册,常以自随,遭难后尽失之。元贞、大德间,其乡人搜访,编为《前集》三十二卷、《后集》七卷,世称道体堂刻本。”考天祥有《文山道体堂观大水记》,称“自文山门入,过障东桥,为道体堂”云云。则是堂本其里中名胜,而乡人以为刊版之地者也。书中《原跋》九条,并详载本事,颇可以资考证。明初其本散佚,尹凤岐从内阁得之,重加编次为诗文十七卷。起宝祐乙卯,迄咸淳甲戌,皆通籍后及赣州以前之作。江西副使陈价、庐陵处士张祥先后刻之,附以《指南前录》一卷、《后录》二卷,则自德祐丙子天祥奉使入元营,间道浮海,誓师闽、粤,羁留燕邸,患难中手自编定者。《吟啸集》则当时书肆所刊行,与《指南录》颇相复出。《纪年录》一卷,亦天祥在狱时所自述,后人复集众说以益之。惟《集杜诗》以世久单行,未经收入。今各著於录。至原本所载序记、碑铭之类,乃其家子孙所缀录,冗杂颇甚,今并从删削焉。
《雪浪集》·二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释洪恩撰。洪恩字三怀,上元人。居长干寺,尝说法雪浪山中,故以名集。上卷为诗,下卷为偈
《云峰集》·十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胡炳文撰。炳文有《周易本义通释》,已著录。据林瀚所作是集《序》,其原本盖二十卷,后毁
《归有园稿》·二十九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徐学谟撰。是集文二十二卷,诗七卷,乃其归田后所作。学谟尝谓昔人有云:近世士大夫
《香域内外集》·十二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国朝释敏膺撰。敏膺,苏州花山翠岩寺僧。是集,乃其弟子圣药等所编。《外集》诗文凡七
《少华集》·四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詹泮撰。泮字少华,玉山人。正德辛巳进士,官至礼科给事中,乞养归。泮尝从章懋游,以讲
《存砚楼文集》·十六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储大文撰。大文字六雅,宜兴人,康熙辛丑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大文初以制艺名。归
《白云山房集》·二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高应冕撰。应冕字文中,仁和人,嘉靖甲午举人,官光州知州。是集,序、记、杂文,凡
《鹤山全集》·一百九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魏了翁撰。了翁有《周易要义》,已著录。南宋之衰,学派变为门户,诗派变为江湖。
《椒邱文集》·四十四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何乔新撰。乔新有《周礼集注》,已著录。《明史》乔新本传载其历仕中外,多著政绩,
《郑少谷集》·二十五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郑善夫撰。善夫有《经世要录》,已著录。其诗规模杜甫,多忧时感事之作。林贞恒《福
《金文通集》·二十卷(湖北巡抚采进本)国朝金之俊撰。之俊字岂凡,吴江人。前明万历己未进士,入国朝,官至中和殿大学士,文通
《长啸轩诗集》·六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曹煐曾撰。煐曾字祖望,号春浦,上海人,康熙末贡生,炳曾之弟(原文误刻,应为“兄
《郑京兆集》·十二卷、《外集》·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郑心材撰。心材字敬仲,号思泉,海盐人。刑部尚书晓之孙,光禄寺少卿
《残本经史绪言》·一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国朝朱董祥撰。董祥有《读礼记略》,已著录。是编,名似笔记,实则文集,前有杂论数篇
《童子鸣集》·六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童佩撰。佩字子鸣,龙游人。世为书贾,佩独以诗文游公卿间,尝受业於归有光,其殁也,
《五岳山人集》·三十八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黄省曾撰。省曾有《西洋朝贡典录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赋诗十八卷,杂文二十卷。王世
《樊川文集》·二十卷、《外集》·一卷、《别集》·一卷(内府藏本)唐杜牧撰。牧字牧之,京兆万年人。太和二年登进士第。官至中
《别本后乐集》·十卷、《附录》·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卫泾撰。泾集本五十卷,刊於元代,岁久散佚。今从散见《永乐大典》中
《强恕堂诗集》·八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高之騱撰。之騱字仲治,淄川人,侍郎珩之子也。诗学西昆、香奁之体,姿致有馀,敖陶
《叶忠节遗稿》·十三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国朝叶映榴撰。映榴字炳霞,号苍岩,上海人。顺治辛丑进士,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。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