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归田类稿》·二十四卷(永乐大典本)
元张养浩撰。养浩有《三事忠告》,已著录。是编乃其诗文也。养浩尝自序其集,称“退休田野,录所得诗文乐府九百馀首,岐为四十卷,名曰《归田类稿》”。《孛术鲁翀序》作三十八卷,卷数已异。《文渊阁书目》载养浩《云庄传家集》一册、《云庄集》三册。焦竑《国史经籍志》则作《张养浩文忠集》十八卷。书名卷数更均与养浩《自序》不符。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虽载《归田类稿》之名,而亦无卷数。考《吴师道序》云“公《云庄集》四十卷,已刻於龙兴学宫。临川危太朴掇其有关於治教大体者,为此编,而属予以序”云云。则龙兴所刻者,即养浩手编之《类稿》,而改其名曰《云庄集》,亦即《文渊阁书目》之三册。危素所删定者,即《经籍志》之《张文忠集》十八卷。而所谓《传家集》一册者,当由后人掇拾,乃外集、补遗之类也。然苏天爵辑《元文类》,仅录养浩文二篇,故明叶盛《水东日记》颇以天爵失载《谏灯山疏》为讥。疑元末已鲜流播。近时王士祯偶得养浩王友开墓志,叹其奇诡,载之《皇华纪闻》,则亦未见其全集。惟明季有刻本二十七卷,尚存於世,既多漏略,编次亦失伦类。今据以为本,而别采《永乐大典》所载,删其重复,补其遗阙,得杂文八十八首、赋三首、诗四百六十三首,共为五百八十四首,厘为二十四卷。较之九百原数,已及其大半,亦足见其崖略矣。又集中有《和陶诗序》,自谓“年五十二,退居无事,日读陶诗,拟其题以发己意,得诗若干篇”云云。今集中乃无一篇。殆别为一编,未以入集,故《永乐大典》不收欤。养浩为元代名臣,不以词翰工拙为重轻。然读其集,如陈时政诸疏,风采凛然。而《哀流民操》、《长安孝子贾海诗》诸篇,又忠厚悱恻,蔼乎仁人之言,即以文论,亦未尝不卓然可传矣。
《日知堂文集》·六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国朝郑端撰。端有《政学录》,已著录。是集,凡奏疏二卷,文告一卷,记序、书启、传志三
《后山诗集》·十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陈师道撰。师道有全集已著录。此本为雍正乙巳嘉善陈唐所刊。《正集》六卷,仍魏衍所编
《权文公集》·十卷(内府藏本)唐权德舆撰。德舆字载之,天水人。初辟河南幕府,历中书门下平章事。事迹具《唐书》本传。德舆尝
《杨文敏集》·二十五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杨荣撰。荣有《后北征记》,已著录。荣当明全盛之日,历事四朝,恩礼始终无间。儒生
《古雪斋近稿》·一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朱多颎撰。多颎字以昭,号斗斋,南昌人,宁藩裔也。在万历间,与李维桢、曹学佺等倡
《鹤侣斋集》·三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孙勷撰。勷字子未,一字予未,号莪山,又号诚斋,德州人。康熙乙丑进士,官至大理寺少
《读书斋偶存稿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叶方蔼撰。方蔼字子吉,号讱菴,昆山人,顺治己亥进士,官翰林院学士,兼礼部侍郎
《拙斋文集》·二十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林之奇撰。之奇有《尚书全解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记问二卷,盖即本传所谓《道山记问》
《朱邦宪集》·十五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朱察卿撰。察卿,上海人,福州知府豹之子,邦宪其字也。为太学生,慷慨任侠,与沈明臣
《庄简集》·十八卷(永乐大典本)宋李光撰。光有《周易详说》,已著录。其集目载於《绍兴正论》者四十卷,载於《宋史·艺文志》
《颐山私稿》·十卷(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)明吴仕撰。仕字克学,号颐山,宜兴人。正德甲戌进士,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。是编凡诗
《自知堂集》·二十四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蔡汝楠撰。汝楠有《说经劄记》,已著录。是集诗七卷,文十七卷,其门人朱炳如所编
《张太初集》·八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张汝元撰。汝元字太初,江宁人。万历中诸生,以诗受知於学使陈文烛。文烛为序而刊之,
《毛襄懋集》·十八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毛伯温撰。伯温有《奏议》,已著录。此本凡诗十卷,文八卷。文格颇疏畅,诗则所造不深
《托素斋集》·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黎士宏撰。士宏字媿曾,长汀人。顺治甲午举人,官至陕西布政司参议。是集诗四卷,文六
《禅月集》·二十五卷、《补遗》·一卷(内府藏本) 唐释贯休撰。贯休字德隐,姓姜氏,兰谿人。旧本题曰梁人。案贯休初以乾宁三
《陈文恭公集》·十三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旧本题宋陈康伯撰。康伯字长卿,弋阳人,宣和三年中上舍丙科,仕终尚书左仆射,同中
《别本澹轩集》·八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马愉撰。愉集散佚之后,其乡人都御史迟翔凤购得残本,更於愉家掇拾逸作,补葺刻之,故
《白露山人遗稿》·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黄傅撰。傅字梦弼、兰谿人,弘治庚戌进士,官至监察御史。是编诗文各一卷,其居在邑
《忠肃集》·三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傅察撰。察字公晦,济源人。晁公休为作行状,言生於元祐四年。年十七举进士。当在崇宁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