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金渊集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
元仇远撰。远字仁近,一曰仁父,钱塘人。因居馀杭溪上之仇山,自号曰山村民。世传高克恭画《山村图卷》,即为远作也。远在宋咸淳间即以诗名。至元中尝为溧阳教授,旋罢归,优游湖山以终。远初鋟所作一编,方凤、牟巘、戴表元皆为之序。分教京口时,裒所作曰《金渊集》,吾邱衍为之题诗。所谓仇仁父解秩建康,有新文曰《金渊集》者是也。二集皆已佚。故明嘉靖中顾应祥跋其《赠士瞻上人卷》,已有不见全集之憾。世所传《兴观集》、《山村遗稿》,皆从手书墨迹蒐聚成编,非其完善。近时歙县项梦昶始采摭诸书所载,补辑为《山村遗集》一卷,刻之杭州。而所谓《金渊集》者,则不可复睹。今惟《永乐大典》所载,尚数百首。考远《赠士瞻上人卷》后有洪武二十一年僧道衍《跋》,其推挹甚至,盖深倾倒於远者。故其监修是书,载之独夥。疑其全部收入,所遗无几也。谨以各体排纂,编为六卷。远在宋末,与白珽齐名,号曰“仇白”。厥后张翥、张羽以诗鸣於元代者,皆出其门。他所与唱和者,周密、赵孟頫、吾邱衍、鲜于枢、方回、黄溍、马臻,皆一时名士。故其诗格高雅,往往颉颃古人,无宋末粗獷之习。《方凤序》述远之言曰:“近体吾主唐,古体吾主选。”瞿祐又记远自跋其诗曰:“近世习唐诗者以不用事为第一格。少陵无一字无来处。众人固不识也。若不用事之说。正以文不读书之过耳。”其言颇中江湖、四灵二派之病。今观所作,不愧所言。而此集出自尘埋蠹蚀之馀,皆项梦昶本所不载,若有神物呵护,俾待圣朝而后显者,为尤可宝贵矣。
《则堂集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宋家铉翁撰。铉翁喜谈《春秋》,尤喜谈《易》。其《河间假馆诗》曰:“拟从诸君豫乞石一方,他年
《陆篑斋集》·十卷、《外集》·二卷(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)明陆垹撰。垹有《篑斋杂著》,已著录。是集为郁天民所编,外集二卷
《文太青文集》·二卷(陕西巡抚采进本)明文翔凤撰。此本为其七代孙三捷所手钞。上卷为《讲章》,下卷为《诗赋杂作》,乃偶然选
《巢云轩诗集》·六卷、《续集》·五卷、《诗馀》一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吴宗儒撰。宗儒字次鲁,号黄麓,晚号止耕,休宁人。其
《都下赠僧诗》·一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杨循吉撰。循吉好与方外游。成化丙午,大给祠牒,吴僧多集京师。其所识缁流,时或往
《蒋道林文粹》·九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蒋信撰。信有《道林诸集》,已著录。是集,为其门人姚学闵所编。其文不事华藻,惟直抒
《青湖文集》·十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汪应轸撰。应轸字子宿,浙江山阴人。正德丁丑进士,官至江西提学佥事。事迹具《明史》
《南阜山人诗集》·七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高凤翰撰。凤翰字西园,晚自号“南阜山人”,又曰归云老人,胶州人。尝以县丞署坝
《吴季野遗集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吴坰撰。坰字季野,宣城人。王士祯《居易录》云:吴坰文学、战国、短长,及管、韩、
《近光集》·三卷、《扈从诗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元周伯琦撰。伯琦有《六书正讹》,已著录。当顺帝时,伯琦以文章知遇,出
《梦草堂稿》·十二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胡镇撰。镇字子重,歙县人。万历中贾人,其诗以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分五集,每卷又
《水云村稿》·十五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元刘壎撰。壎有《隐居通议》,已著录。其文集旧有二本,一曰《水云村泯稿》,乃明洪武间
《郑京兆集》·十二卷、《外集》·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郑心材撰。心材字敬仲,号思泉,海盐人。刑部尚书晓之孙,光禄寺少卿
《漫叟拾遗》·一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是编选录唐元结之文,不著编辑者名氏。卷末有《竹冈居士跋》云:“《元次山全集》
《潜山集》·十二卷(永乐大典本)宋释文珦撰。文珦,於潜人。其生平游历,略见於所作《旧游一百十韵诗》中。大抵出家於杭州,游
《南阳集》·三十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韩维撰。维字持国,颍昌人。绛之弟也。以荫入仕,英宗朝,累除知制诰。
《汪山人集》·十八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汪少廉撰。少廉字古矜,休宁人,嘉靖中布衣。其集第一卷为赋,二卷至十六卷为诗,末
《沧洲尘缶编》·十四卷(永乐大典本)宋程公许撰。公许字季与,一字希颖,叙州宣化人。举嘉定四年进士。历官权刑部尚书,宝章阁
《唐英歌诗》·三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唐吴融撰。融字子华,越州山阴人。龙纪元年登进士第。昭宗时官翰林学士承旨、户部侍郎、知
《天延阁诗前集》·十六卷、《后集》·十三卷、附《花果会唱和时》·一卷、《赠言集》·四卷(内府藏本)国朝梅清撰。清字渊公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