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小亨集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
元杨宏道撰。宏道字叔能,淄川人,生金之季,其事迹不见於史传。以集中诗文考之,金宣宗兴定末始与元好问会於京师。是时金已南迁,至哀宗正大元年,尝监麟游酒税。后又仕宋,以理宗端平元年为襄阳府学教谕。其《投赵制置札》,有“归朝未满三载”语,则当以绍定末南归者。而集中又有《赠仲经诗序》,称“端平二年清明后,出襄阳,摄唐州司户,十二月上旬北迁,寓家济源”云云。则在宋未久,旋入於元。考之《宋史》,是岁七月,元兵至唐州,全子才弃师宵遁,唐州遂为元所取,宏道盖因此北迁耳。其后遂鲜所表见,当未经复仕。惟集中《门帖子》有“己酉再逢鬓未皤”之句,计入元又十四五年,而宏道年已六十矣。综其生平,流离南北,窃禄苟全。其出处之际,盖无足道,然其诗则在当日最为有名。元好问序其集,谓金南渡后学诗者,惟辛敬之、杨叔能以唐人为指归。又序杨飞卿《陶然集》,谓贞祐后诗学为盛,洛西辛敬之、淄川杨叔能、太原李长源、龙坊雷伯威、北平王子正,皆号称专门。又有《赠宏道诗》云“海内杨司户,声名三十年”。又云“星斗龙门姓氏新,岂知书剑老风尘”。其倾倒於宏道甚至。刘祁《归潜志》亦以宏道与好问及李汾、杜仁杰并称。同时若赵秉文、杨云翼见其诗,并称叹不已。秉文至比之金膏水碧,物外难得之宝。今观所作五言古诗,得比兴之体,时时近汉、魏遗音。律诗风格高华,亦颇有唐调。虽不及好问之雄浑苍坚,然就一时诗家而论,固不可谓非北方之巨擘也。焦竑《经籍志》,载《小亨集》十五卷,世久失传。今从《永乐大典》中搜辑编缀,厘为诗五卷、文一卷。
《寒村集》·三十六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国朝郑梁撰。梁字禹梅,慈谿人。康熙戊辰进士,官至高州府知府。是编诗分十一集:一曰
《怀舫集》·三十六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国朝魏荔彤撰。荔彤有《大易通解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诗十二卷,又续集诗九卷,别集诗六卷
《松泉文集》·二十卷、《诗集》·二十六卷(工部侍郎汪承霈进呈本)国朝汪由敦撰。由敦字师茗,安徽休宁人。以商籍补浙江学生,
《集玉山房稿》·十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明葛昕撰。昕字幼明,号龙池,德平人。官尚宝司卿。昕以荫起家,初除都督府都事。扬武侯
《后山诗集》·十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陈师道撰。师道有全集已著录。此本为雍正乙巳嘉善陈唐所刊。《正集》六卷,仍魏衍所编
《艾轩集》·九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林光朝撰。光朝字谦之,莆田人。登隆兴元年进士。历官国子祭酒,兼太子左
《文温州集》·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文林撰。林有《琅琊漫抄》,已著录。林尝为温州府知府,故其集以温州名。其中《陈马政
《让溪甲集》·四卷、《乙集》·十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 明游震得撰。震得,字汝潜,婺源人。嘉靖戊戌进士,授行人,擢监察御
《子威集》·三十二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刘凤撰。凤有《续吴中先贤赞》,已著录。其文皆僻字奥句,尤涩体之饾飣者,《江左脞谈
《石比部集》·八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明石英中撰。英中字子珍,上海人。嘉靖癸未进士,官刑部主事。是集凡诗三卷,文四卷。英
《古城集》·六卷、《补遗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张吉撰。吉字克修,号翼斋,又曰默庵,又曰怡窝,晚乃自称曰古城,馀干人
《文恪集》·二十二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林燫撰。燫字贞恒,闽县人。嘉靖丁未进士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谥文恪。事迹附见《明史
《环溪集》·六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沈恺撰。恺有《夜灯管测》,已著录。是集皆所著杂文,乃其门人任子龙所编。前有徐阶《序》
《庸斋集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宋赵汝腾撰。汝腾字茂实,庸斋其自号也。太宗七世孙。居於福州。登宝庆二年进士。历官端明殿学士
《谷口山房诗集》·十卷(陕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念慈撰。念慈字屺瞻,号劬庵,泾阳人。顺治戊戌进士,授河间府推官,后改补新城
《杜律意注》·二卷(陕西巡抚采进本)明赵统撰。统字伯一,临潼人,嘉靖乙未进士,官至户部郎中。是编诠释杜甫七言律诗。首论拗
《抱犊山房集》·六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嵇永仁撰。永仁字留山,别号抱犊山农,无锡人。康熙十三年耿精忠作乱,永仁在总督范
《樵云独唱》·六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元叶容撰。容字景南,金华人。志行高洁。结庐城山东隅,名其地曰云顶,自号云顶天民。是
《湛渊集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元白珽撰。珽有《湛渊静语》,已著录。《成化杭州府志》载珽《湛渊集》八卷。《文渊阁书目
《宝宸堂集》·四卷(湖北巡抚采进本)国朝张希良撰。希良有《春秋大义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文二卷,诗二卷。希良久困名场,早年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