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小亨集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
元杨宏道撰。宏道字叔能,淄川人,生金之季,其事迹不见於史传。以集中诗文考之,金宣宗兴定末始与元好问会於京师。是时金已南迁,至哀宗正大元年,尝监麟游酒税。后又仕宋,以理宗端平元年为襄阳府学教谕。其《投赵制置札》,有“归朝未满三载”语,则当以绍定末南归者。而集中又有《赠仲经诗序》,称“端平二年清明后,出襄阳,摄唐州司户,十二月上旬北迁,寓家济源”云云。则在宋未久,旋入於元。考之《宋史》,是岁七月,元兵至唐州,全子才弃师宵遁,唐州遂为元所取,宏道盖因此北迁耳。其后遂鲜所表见,当未经复仕。惟集中《门帖子》有“己酉再逢鬓未皤”之句,计入元又十四五年,而宏道年已六十矣。综其生平,流离南北,窃禄苟全。其出处之际,盖无足道,然其诗则在当日最为有名。元好问序其集,谓金南渡后学诗者,惟辛敬之、杨叔能以唐人为指归。又序杨飞卿《陶然集》,谓贞祐后诗学为盛,洛西辛敬之、淄川杨叔能、太原李长源、龙坊雷伯威、北平王子正,皆号称专门。又有《赠宏道诗》云“海内杨司户,声名三十年”。又云“星斗龙门姓氏新,岂知书剑老风尘”。其倾倒於宏道甚至。刘祁《归潜志》亦以宏道与好问及李汾、杜仁杰并称。同时若赵秉文、杨云翼见其诗,并称叹不已。秉文至比之金膏水碧,物外难得之宝。今观所作五言古诗,得比兴之体,时时近汉、魏遗音。律诗风格高华,亦颇有唐调。虽不及好问之雄浑苍坚,然就一时诗家而论,固不可谓非北方之巨擘也。焦竑《经籍志》,载《小亨集》十五卷,世久失传。今从《永乐大典》中搜辑编缀,厘为诗五卷、文一卷。
《泰泉集》·十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黄佐撰。佐有《泰泉乡礼》,已著录。此集乃佐官南京国子监祭酒时手自编定,其门人李时行刊
《克斋集》·十七卷(湖北巡抚采进本)宋陈文蔚撰。文蔚字才卿,上饶人。尝举进士。端平二年,都省言其所作《尚书类编》有益治道
《古雪斋近稿》·一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朱多颎撰。多颎字以昭,号斗斋,南昌人,宁藩裔也。在万历间,与李维桢、曹学佺等倡
《恕斋偶存》·七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方士颍撰。士颍字伯阳,淳安人,顺治末诸生。是集凡诗六卷,赋一卷,末附其子葇如《衔
《信天巢遗稿》·一卷、附《林湖遗稿》·一卷、《江村遗稿》·一卷、《疏寮小集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 宋高翥撰。翥字九万
《西台集》·二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毕仲游撰。仲游字公叔,郑州人。同平章事士安之曾孙。与兄仲衍同举进士。历仕州县。元祐初召
《野处类稿》·二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宋洪迈撰。迈有《容斋随笔》,已著录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载迈《野处猥稿》一百四卷、《琼
《太函集》·一百二十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汪道昆撰。道昆有《五车霏玉》,已著录。是编刻於万历辛卯,凡文一百六卷,诗十四卷
《止斋论祖》·五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陈傅良撰。傅良有《春秋传》,已著录。初,傅良讲学城南茶院时,以科举旧学,人无异辞
《林公辅集》·三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明林右撰。右字公辅,临海人。洪武中官中书舍人,进春坊大学士,辅导皇太孙,以事谪中都
《静春堂集》·四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袁易撰。易字通甫,长洲人。不求仕进。部使者拟荐於朝,谢不应。行中书省署徽州路石洞书
《近溪子文集》·五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罗汝芳撰。汝芳有《孝经宗旨》,已著录。其学出於颜钧,承姚江之末流,而极於泛滥。故
《别本韩文考异》·四十卷、《外集》·十卷、《遗文》·一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宋王伯大编。伯大字幼学,号留耕,福州人。嘉定七
《洹词别本》·十七卷、《附录》·四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崔铣撰。铣有《读易馀言》,已著录。是集原本为赵王所刊,仅十二卷,
《毛文简集》·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毛澄撰。澄号三江,太仓人,弘治癸丑进士第一,官至礼部尚书。嘉靖初,议大礼不合,致仕
《强斋集》·十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殷奎撰。奎字孝章,号强斋,昆山人。洪武初,以荐例授州县职。以母老请近地,除咸阳教谕,
《四溟集》·十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谢榛撰。榛字茂秦,临清人,事迹具《明史·文苑传》。榛早工词曲。年十六,作乐府商调,
《冯少墟集》·二十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冯从吾撰。从吾有《元儒考略》,已著录。其集初刻止於万历壬子。此本乃其次子嘉年益
《函山集》·十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明刘天民撰。天民字希尹,号函山,历城人。正德甲戊进士,除户部主事。谏武宗南征,廷杖,改
《网山集》·八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林亦之撰。亦之字学可,号月渔,福清人。林光朝之弟子也。光朝讲学於红泉,及卒,学者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