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观光稿》·一卷、《交州稿》·一卷、《玉堂稿》·一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
元陈孚撰。孚字刚中,天台临海人,历官奉直大夫台州路总管府治中。是编凡分三集。《观光稿》为至元中孚以布衣上《大一统赋》,江浙行省闻於朝,署上蔡书院山长,考满谒选京师时作。《交州稿》为至元二十九年世祖命梁曾以吏部尚书再使安南,孚以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摄礼部郎中为副使,往来道中之作。《玉堂稿》皆孚官翰林日作。案孚使安南回,擢翰林待制,仍兼国史院编修。而稿中有《翰苑荐为应奉文字二十韵谢大司徒并呈诸学士》一首,又有《至元壬辰呈翰林请补外》二首。壬辰即使还之次年,是前后官翰林所作均在此集也。《观光》、《交州》二稿,皆纪道路所经山川古迹,盖仿范成大《使北》诸诗,而大致亦复相埒。《玉堂稿》多舂容谐雅,沨沨乎治世之音。其《上都纪行》之作,与前二稿工力相敌,盖摹绘土风,最所留意矣。《附录》一卷,皆载《谕安南诏》、《安南谢罪表》及孚与安南诸书。考孚《元史》无传,其出使始末,乃载《梁曾传》中。其时陈世燇不出郊迎,又不延使自阳明中门入。孚作三书责之,辞直气壮,迄不辱命,然《传》不载其书词。此卷亦足补《史》阙也。瞿宗吉《归田诗话》曰:“《鹦鹉洲》有陈刚中一篇,词语跌宕,议论老成,诚佳作也。又《白门诗》亦佳。”叶盛《水东日记》则曰:“诗与文稍异者,以诗兼兴趣,有感慨调笑,风流脱洒处。如长诗‘落句翻空旁,入作散场语’是也。然时一出奇可耳。前元诗人陈孚刚中集中歌行,则全用此体,观者审之”云云。盖宗吉举其一两篇,而盛则核其全集,故以自落窠臼为病。虽推阐少苛,要亦识微之论矣。又陶宗仪《辍耕录》记孚少尝为僧,题诗於父执之壁。父执知其欲归俗,因使养发,妻之以女。其诗浅鄙,某事亦不知有无。小说多诬,不尽可信。集中不载,顾嗣立《元诗选初集》乃录之《补遗》中,殊失别择。今无取焉。
《胥台集》·二十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袁袠撰。袠有《世纬》,已著录。是编,诗不失体格,而特乏坚苍;文亦俊爽,而酝酿未免
《伐檀斋集》·十二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张元凯撰。元凯字左虞,吴县人。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。再督漕北上,自免归。少受毛氏
《同春堂遗稿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刘熠撰。熠字元丽,海盐人。嘉靖庚子举人,官至监察御史。是集乃崇祯丁丑,其曾孙江南
《灯窗末艺》·一卷、《攒眉集》·一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杨循吉撰。皆所作古文。合两集仅四十馀首,颇宕逸有奇气,而纵横曼
《栋峰遗稿》·二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曾梧撰。梧字于易,江西广昌人。正德辛巳进士,官至常州府知府。是集凡文一卷,诗一卷
《学孔精言舍汇稿》·十二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孙应鼇撰。应鼇有《淮海易谈》,已著录。《明史·艺文志》载,《应鼇汇稿》十六
《史复斋文集》·四卷(陕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史调撰。调字匀五,号后斋,晚号“云台山人”,华阴人。乾隆丙辰进士,官仙游县知县
《林初文诗选》·一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林章撰。章本名春元,字初文,福清人。万历癸酉举人,坐事除名。后上书言兵事,瘐死於
《杏村诗集》·七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谢重辉撰。重辉字千仞,号方山,德州人。大学士升之子,以荫授中书舍人,官至刑部郎中
《紫微集》·三十六卷(永乐大典本)宋张嵲撰。嵲字巨山,襄阳人。宣和三年上舍中第。绍兴九年除司勋员外郎。累迁敷文阁待制,知
《杜律意注》·二卷(陕西巡抚采进本)明赵统撰。统字伯一,临潼人,嘉靖乙未进士,官至户部郎中。是编诠释杜甫七言律诗。首论拗
《瓢泉吟稿》·五卷(永乐大典本)元朱晞颜撰。考元代有两朱晞颜。其一为作《鲸背吟》者。其一为长兴人,字景渊,即著此稿者也。
《静轩集》·十三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陈宜撰。宜字公宜,静轩其号也,泰和人,正统壬戌进士,官至兵部侍郎。路璧所作《宜小
《诚正斋集》·八卷(山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上官鉝撰。鉝字三立,号松石,翼城人。前明崇祯癸未进士,入国朝,官至副都御史,终於
《绿筠轩诗》·四卷(编修周永年家藏本)国朝张元撰。元字殿传,淄川人。雍正丙午举人,官鱼台县教谕。元为“昆仑山人”笃庆从子
《斜川集》·十卷(江苏蒋曾莹家藏本)旧本题宋苏过撰。过,轼之季子,字叔党,斜川其自号也,事迹附载《宋史·苏轼传》。其集《
《西岩集》·二十卷(永乐大典本)元张之翰撰。之翰字周卿,邯郸人。《元史》无传。惟《松江府志》载之翰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
《临川集》·一百卷(内府藏本)宋王安石撰。安石有《周礼新义》,已著录。案《宋史·艺文志》载王安石集一百卷。陈振孙《书录解
《赭留集》·一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黄文焕撰。文焕有《诗经考》,已著录。是集诗文共为一卷,乃其与黄道周同下诏狱时所作,故
《燕川集》·六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范泰恒撰。泰恒字无厓,河内人。乾隆乙丑进士,改庶吉士,外补崇义县知县。此集皆其所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