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中菴集》·二十卷(永乐大典本)
元刘敏中撰。敏中有《平宋录》,已著录。《元史》载敏中《中菴集》二十五卷。《文渊阁书目》作五册,不著卷数。梁维枢《内阁书目》不载其名,则是时官书已佚。明藏书之家惟叶盛《菉竹堂书目》仅著於录,亦无卷数。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虽有其名,而独作三十五卷,与史不符。盖虞稷所列诸书乃遍徵各家书目为之,多未亲见其本,故卷数多讹,存佚不确,未可尽援为据也。苏天爵《元文类》中仅载其《贺正旦表》、《忠献王庙碑》二首,其他作则不概见。今从《永乐大典》所载蒐罗裒辑,以类编次,尚可得二十卷,则所佚者不过十之二三矣。其诗文率平正通达,无钩章棘句之习。在元人中亦元明善、马祖常之亚。本传称其文理明辞备。《韩性原序》亦谓其不藻缋而华,不琢镂而工,户枢门键,庭旅陛列,进乎古人之作。固不诬也。史称敏中为御史时,劾权臣僧格。为集贤学士时,上书陈十事。其文今皆不见集中,殆已散佚。集中有《星变奏议》、《皇庆改元奏议》,则为本传所未及,盖史佚之。其金石之文,如巴延庙碑、哈剌哈孙、纯直海、大达立、咬住、不阿里、李唐诸神道碑记,《大智全寺裨》、《罔极寺碑》,皆承诏撰述之作。今考《元史·哈剌哈孙传》,即用敏中所撰墓碑。然不载其在宗正时,从世皇北巡,猝遇乱,突出破敌事。又不载其在中书省时,“每退食,延见四方宾使,访以物情得失,吏治否臧,人材显晦,年穀丰歉,采可行行之”数语。又“度地置两仓”句“两”字讹为“内”字。《纯直海传》亦用敏中碑,而其子当达里谕降襄阳,取汉口,破婺贼,功不在沙札该下。而《沙札该传》末乃仅附其子昂阿喇名无一语及当达里事,尤为舛漏。盖《元史》仓猝成书,疏脱实多。不但重复割裂,如顾炎武所讥。则是集之存,并可订史传之讹异,不徒贵其文章矣。
《备忘集》·十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海瑞撰。瑞有《元祐党人碑考》,已著录。案《明史·艺文志》载《海瑞文集》七卷。国朝广东
《宋布衣集》·三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明宋登春撰。登春字应元,新河人。少能诗善画。年二十馀,即弃家远游,足迹几遍天下。晚乃
《铁庐集》·三卷、《外集》·二卷、《后录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潘天成撰。天成字锡畴,溧阳人。寄籍桐城,为安庆府学
《薇香集》·一卷、《燕香集》·二卷、《燕香二集》·二卷(内阁中书方维甸家藏本)国朝方观承撰。观承字遐穀,号问亭,又号宜田
《东洲初稿》·十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夏良胜撰。良胜有《中庸衍义》,已著录。《明史》本传称良胜除名以后,辑其部中章奏,
《周叔夜集》·十一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周思兼撰。思兼有《学道记言》,已著录。思兼以循吏著,然史称其少有文名。是集为王
《藕湾全集》·二十九卷(湖北巡抚采进本)国朝张仁熙撰。仁熙有《雪堂墨品》,已著录。其诗凡初集十卷,二集十卷,馀九卷则文集
《嬾斋别集》·十四卷(内府藏本)国朝僧通门撰。通门字牧云,姓张氏,常熟人。明季祝发於兴福禅林,寻主古南、鹤林、天童等寺。
《韩集点勘》·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陈景云撰。景云有《通鉴胡注举正》,已著录。是编取廖莹中世彩堂所注韩集,纠正其误,
《敬亭集》·十卷、《补遗》·一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姜埰撰。埰字如农,莱阳人。崇祯辛未进士,授仪真县知县,擢授礼科给事中
《姜同节集》·八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姜志礼撰。志礼字立之,丹阳人。万历己丑进士,官至尚宝司卿,致仕后加太常寺少卿。是集
《网山集》·八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林亦之撰。亦之字学可,号月渔,福清人。林光朝之弟子也。光朝讲学於红泉,及卒,学者请
《紫山大全集》·二十六卷(永乐大典本)元胡祗遹撰。祗遹,磁州武安人。《元史》本传载其字曰绍开。然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绍闻衣
《秋锦山房集》·二十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良年撰。良年字武曾,秀水人。康熙己未,尝荐举博学鸿词,初冒姓虞氏,名兆潢
《寒香草堂集》·四卷(检讨萧芝家藏本)国朝刘元燮撰。元燮字孟调,湘潭人。雍正庚戌进士,官至山西道御史,缘事降广西布政司经
《在轩集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黄公绍撰。公绍字直翁,昭武人,宋咸淳元年进士。集中《樵川新驿记》称至元二十有三年。
《江泠阁文集》·四卷、《续集》·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冷士嵋撰。其文词意条达,颇为博辨,而亦失之好尽,朱子所谓少先辈
《不二斋文选》·七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张元忭撰。元忭有《绍兴府志》,已著录。《明史·儒林传》称,元忭少负气节,年十九,
《震堂集》·六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王养端撰。养端字茂成,遂昌人,嘉靖乙卯举人。是集为其乡人何钅堂所删定,而遂昌知县池明
《鸣秋集》·二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赵迪撰。迪字景哲,怀安人,自号白湖小隐。朱彝尊《静志居诗话》谓:“余宪《百家诗》以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