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伊滨集》·二十四卷(永乐大典本)
元王沂撰。沂字思鲁,先世云中人,徙於真定。父元父,官至承事郎,监黄池税务。马祖常《石田集》有所作《元父墓碣铭》,叙其家世甚详,而沂始末不概见。今以集中所自述与他书参考之,尚可得其大略。据马祖常《碣铭》,称与沂同榜,则当为延祐初进士。据集中《送李县令序》,则尝为临淮县尹。据《义应侯庙记》,称延祐四年佐郡伊阳,考《地理志》,伊阳在嵩州,则尝为嵩州同知。又诗中有“纶巾羽服卧伊滨”之句,则集名《伊滨》,亦即起於此时。据《祀南镇》、《北岳》诸记,则至顺三年尝为国史院编修官。据《送瞿生序》及《胡节母诗序》诸篇,则元统三年尝在国子学为博士。据《送余阙序》称元统初佐考试,见阙对策云云,则尝入试院同考,而余阙实为所得士。据《祀西镇记》、《御书跋》诸篇,则至元六年尝为翰林待制,并尝待诏宣文阁。又《宋》、《辽》、《金》三史成於至正五年,而书前列修史诸臣,有“总裁官中大夫礼部尚书王沂”之名,则是时已位至列卿。其后迁转,遂不可考,疑即致仕以去。然集中《壬寅纪异诗》,有“壬寅仲春天雨雹,南平城中昼惊愕。自从兵革十年来,澒洞风尘亘沙漠”之句。又《邻寇逼境仓皇南渡诗》,有“邻邑举烽燧,长驱寇南平。中宵始闻警,挈家速远行”之句。又有《寓吉安林塘避桃林兵警诗》。壬寅为至正二十二年,正中原盗起之时。距沂登第已五十载,尚转侧兵戈间,计其年亦当过七十矣。沂历跻馆阁,多居文字之职。庙堂著作,多出其手。与傅若金、许有壬、周伯琦、陈旅等俱相唱和。故所作诗文,舂容和雅,犹有先正轨度。惜其名不甚著,集亦绝鲜流传,选录元诗者并不能举其名氏。今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裒掇编次,釐为二十四卷。庶梗概尚具,不致遂就湮没焉。
《绣佛斋草》·一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冯元鼎妻陈氏撰。陈氏,天台人。年二十馀,夫亡,守节。其诗多幽怨之音。国朝康熙初,其
《昆仑山房集》·三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张笃庆撰。笃庆有《班范肪截》,已著录。其诗古文颇知名於时。此集乃有文而无诗,疑
《山舟堂集》·十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周士彬撰。士彬字介文,娄县人,康熙丙子副榜贡生。世居干山,其山舟堂额,犹赵孟頫
《东观集》·十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宋魏野撰。野字仲先,号草堂居士。先世蜀人,徙於陕州。真宗闻其名,召之,不出。天禧三年卒
《秋江诗集》·六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国朝黄任撰。任字莘田,永福人。康熙壬午举人,官至四会县知县。杭世骏《榕城诗话》,称其
《菊花百咏》·一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杨循吉撰。以菊花种类,各案其名,系以七言绝句,分为十一类。《天文类》自《满天星》
《眺秋楼诗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高岑撰。岑字岘亭,商邱人,官丰城县知县。其诗每卷各为集名,终之以《和月泉吟社》、
《吾吾类稿》·三卷(永乐大典本)元吴皋传。皋《元史》无传,志乘亦失载其姓名。独《永乐大典》各韵中颇采录其诗文,题作《吴舜
《石林居士建康集》·八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宋叶梦得撰。梦得有《春秋传》,已著录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载梦得总集一百卷,《审
《射堂诗钞》·十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吴梦旸撰。梦旸字允兆,归安布衣,射堂其所居室也。是集乃其曾孙自岩所编。末附朱大复
《贞翁净稿》·十二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周伦撰。伦字伯明,晚号贞翁,昆山人。宏弘治己未进士,官至南京刑部尚书,谥康僖。
《南海集》·二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王士祯撰。皆其奉使祭告南海往还之作。上卷自京师至广州,下卷自广州至其家新城而止。盖
《苏文奇赏》·五十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明陈仁锡编。仁锡有《系辞十篇书》,已著录。是编取《东坡七集》分体选录,一以时文之
《覆瓿草》·六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林烴撰。烴字贞耀,闽县人。嘉靖壬戌进士,官至南京工部尚书。事迹附见《明史·林瀚传》
《文温州集》·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文林撰。林有《琅琊漫抄》,已著录。林尝为温州府知府,故其集以温州名。其中《陈马政
《四焉斋文集》·八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曹一士撰。《石仓世纂之》第五种也。与其诗集同刻於乾隆庚午。其论文之旨,谓古人之
《湛然居士集》·十四卷(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)元耶律楚材撰。楚材字晋卿,辽东丹王八世孙,金尚书右丞履之子。从太祖平定四方,
《柯椽集》·一卷(侍讲刘亨地家藏本)国朝周宣猷撰。宣猷字辰远,长沙人。雍正癸丑进士,官至浙江盐运通判。是集,凡杂文五十七
《岘泉集》·四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张宇初撰。宇初字子璿,贵溪人,张道陵四十三世孙,洪武十年袭掌道教,永乐八年卒。《明史
《恒轩集》·六卷(浙江汪启淑家藏本)明韩经撰。经字本常,山阴人,宋太尉琦之十二世孙。以行谊称於乡里。屡徵不出,家居教授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