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东维子集》·三十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
元杨维桢撰。维桢有《春秋合题著说》,已著录。此其初刊诗文集也。维桢以诗才奇逸凌跨一时。此编乃录文二十八卷,诗仅两卷,又以杂文六篇足之。盖以文为主,诗特附行耳。朱国桢《涌幢小品》载王彝尝诋维桢为“文妖”。今观所传诸集,诗歌、乐府出入於卢仝、李贺之间,奇奇怪怪,溢为牛鬼蛇神者,诚所不免。至其文则文从字顺,无所谓“翦红刻翠以为涂饰,聱牙棘口以为古奥”者也。观其於句读疑似之处,必旁注一“句”字,使读者无所岐误。此岂故为险僻,欲使人读不可解者哉?其作《鹿皮子文集序》曰:“卢殷之文凡千馀篇,李础之诗凡八百篇,樊绍述著《樊子书》六十卷,杂诗文凡九百馀篇,今皆安在哉?非其文不传也,言庞义淫,非传世之器也。孔孟而下,人乐传其文者屈原、荀况、董仲舒、司马迁。又其次王通、韩愈、欧阳修、周敦颐、苏洵父子。我朝则姚公燧、虞公集、吴公澄、李公孝光。凡此十数君子,其言皆高而当,其义皆奥而通也。”观其所论,则维桢之文不得概以妖目之矣。陶宗仪《辍耕录》载维桢《辨统论》一篇,大旨谓元继宋而不继辽、金。此集不载此篇,未喻其故。今恭奉谕旨,补入集内。盖维桢虽反颜吠主,罪甚扬雄,而其言可采,则不以其人废之。仰见圣人衮钺之公,上超万古,非儒生浅见之能窥也。
《汪遗民诗》·一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汪逸撰。逸字遗民,歙县人。是集诗一卷,皆与马时良、仲良兄弟倡和之作。首载《友声叙》
《骆丞集》·四卷(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)唐骆宾王撰。《唐书·文苑传》称:“中宗时诏求其文,得百馀篇,命郗云卿编次之。”《
《澹菴文集》·六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宋胡铨撰。铨字邦衡,庐陵人。建炎二年进士甲科。绍兴五年以荐除枢密院编修官。抗疏诋和议
《芸庵类稿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宋李洪撰。洪姓名不著於史,诸家书目亦未载有是集。惟《永乐大典》颇散见其文。又别出陈贵谦原
《梦蕉存稿》·四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游潜撰。潜有《博物志补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诗三卷,文一卷。其诗工拙互见,七言如:“
《傅山人集》·三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傅汝舟撰。汝舟本名舟,字虚木,号丁戊山人,一曰磊老,侯官人。晚慕仙家服食之
《卓山诗集》·十二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帅家相撰。家相字伯子,奉新人。乾隆丁巳进士,官至浔州府知府。是集又名《三十乘书
《佩玉斋类稿》·十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杨翮撰。翮字文举,上元人。父刚中,大德间官翰林待制,著有《霜月集》,今已不传。翮
《程念斋集》·十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程楷撰。楷字念斋,饶州人,成化丁未进士,改庶吉士。是集末有《方蓂跋》,称其家居时所
《卧象山房集》·三卷、《附录》·二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澄中撰。澄中有《滇南日纪》,已著录。是编,赋一卷,文一卷,诗
《文忠集》·一百五十三卷、《附录》·五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宋欧阳修撰。修有《诗本义》,已著录。案《宋史·艺文志》载修所著
《青城山人集》·八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王璲撰。璲字汝玉,长洲人。洪武中举浙江乡试,以荐摄府学教授,改应天训导。永乐初,
《同春堂遗稿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刘熠撰。熠字元丽,海盐人。嘉靖庚子举人,官至监察御史。是集乃崇祯丁丑,其曾孙江南
《秋叶轩诗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张琳撰。琳字佩嘉,一字玉田,钱塘人。是集,乃康熙丙戌其友赵炎所选定。集中近体多於
《别本莲洋集》·二十卷(刑部员外郎张道源家刻本)国朝吴雯撰。雯《莲洋集》已著录。案:王士祯作雯《墓志》,称其诗一刻於吴,
《卓澂甫诗续集》·三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卓明卿撰。是集为明卿所自编,刻於万历甲申。李维桢《序》,称元美兄弟左提右挈,足
《秫坡诗稿》·七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黎贞撰。贞字彦晦,秫坡其自号也,新会人。洪武初举邑训导,不就。坐
《龙云集》·三十二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刘弇撰。弇字伟明,安福人。元丰二年进士。复中博学宏词科。初知峨眉县,改博士。元
《汉滨集》·十六卷(永乐大典本)宋王之望撰。之望字瞻叔,襄阳穀城人,后寓台州。登绍兴八年进士第。累迁太府少卿。孝宗即位,
《昌谷集》·四卷、《外集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唐李贺撰。贺事迹具《新唐书·文学传》。案贺系出郑王,故自以郡望称陇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