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庸菴集》·十四卷(永乐大典本)
元宋禧撰。禧初名元禧。后改名禧,字无逸,庸菴其号也。馀姚人。元至正庚寅中浙江乡试,补繁昌教谕,寻弃归。洪武初,召修《元史》。所撰《外国传》,自高丽以下悉出其手。书成不受职,乞还山。复与桂彦良同徵主考福建。故《明史》列之《文苑》中,附见《赵埙传》末。然集中《题桐江钓隐图》有云:“黄冠漫忆贺知章,老病怜予简书趣。”又《寄宋景濂》云:“当时十八士,去留各有缘。”而戴良赠以诗亦有“麦秀歌残已白头,逢人犹自说东周”之句。则亦沈梦麟、赵汸之流,非危素诸人比也。禧学问源出杨维桢。维桢才力横轶,所作诗歌,以奇谲兀奡凌跞一世,效之者号为“铁体”。而禧诗乃清和婉转,独以自然为宗,颇出入香山、剑南之间。文亦详赡明达,而不诡於理。可谓善学柳下惠,莫如鲁男子矣。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载《庸菴文集》三十卷,又《庸菴诗集》十卷。自明以来,未有刊版,故流播绝稀。今浙江所采进者,乃其《诗集》,即《千顷堂书目》所云十卷之本,而《文集》则已久佚。惟《永乐大典》各韵内诗文并载,尚具梗概。以浙本相校,其诗惟多七言绝句四首、词一首,其他转不若浙本之详备。疑编录之时,多所删汰。其杂文每题之下各载年月。检勘皆至正间所作,而入明乃无一篇。当亦不免有所遗脱。然世无传本,惟藉此以获见一斑,尤不可不亟为甄录。谨据浙本参互考证,仍编《诗集》为十卷,《文集》则别厘为四卷,又从《西湖志》补诗二首,《馀姚志》补文二首。统题作《庸菴集》,以备元末之一家焉。
《节孝集》·三十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宋徐积撰。积有《节孝语录》,已著录。积受业胡瑗之门,渊源笃实。其事母
《氵来水集》·二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文洪撰。洪字功大,号希素,长洲人,成化乙酉举人,官氵来水县教谕,故以名集。洪为待诏
《剑南诗稿》·八十五卷(内府藏本)宋陆游撰。游有《入蜀记》,已著录。是集末有嘉定十三年游子朝请大夫知江州军事子虡跋,称游
《静观堂集》·十四卷(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)明顾潜撰。潜字孔昭,昆山人,弘治丙辰进士,官至直隶提学御史,以伉直忤尚书刘
《章介菴集》·十一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章衮撰。衮字汝明,临川人。嘉靖癸未进士,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。是集首载《大学口义》
《王右丞集笺注》·二十八卷、《附录》·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唐王维撰,国朝赵殿成注。殿成字松谷,仁和人。王维集旧有顾起经
《墨麟诗》·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马维翰撰。维翰字墨麟,海盐人,康熙辛丑进士,官至四川川东道。其诗以纵横排奡为长,
《曲涧遗稿》·十五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孙奎撰。奎字启文,南城人。生平以讲学为事,故诗文多杂理语,盖非所长。至溺信堪舆之
《文起堂集》·十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张献翼撰。献翼有《读易纪闻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赋一卷,诗六卷,杂文三卷。其诗文多参以
《丁卯集》·二卷、《续集》·二卷、《续补》·一卷、《集外遗诗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唐许浑撰。浑字用晦。武后朝宰相圉师
《扫馀之馀》·三卷、附《归涂闲纪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刘锡元撰。锡元字玉受,长洲人。万历丁未进士,官至贵州提学佥事
《徐太拙诗稿》·(无卷数,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徐振芳撰。振芳字太拙,山东乐安人。是集,凡分三种,一曰《雪鸿草》,一曰《三
《申斋集》·十五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元刘岳申撰。岳申字高仲,吉水人。以吴澄荐,召为辽阳儒学副提举,不就。后授泰和州判,
《四焉斋文集》·八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曹一士撰。《石仓世纂之》第五种也。与其诗集同刻於乾隆庚午。其论文之旨,谓古人之
《恒轩集》·六卷(浙江汪启淑家藏本)明韩经撰。经字本常,山阴人,宋太尉琦之十二世孙。以行谊称於乡里。屡徵不出,家居教授以
《翏翏集》·四十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俞安期撰。安期有《唐类函》,已著录。是集骚一卷,赋二卷,诗三十七卷,杂文一卷。安
《黄楼集》·二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鲁点编。胡廷宴补。点有《齐云山志》,已著录。廷宴,漳州人。点书成於万历甲辰,廷宴补刊
《权文公集》·十卷(内府藏本)唐权德舆撰。德舆字载之,天水人。初辟河南幕府,历中书门下平章事。事迹具《唐书》本传。德舆尝
《方初菴集》·十六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方扬撰。扬字思善,号初菴,歙县人。隆庆辛未进士,官至杭州府知府。是集第一卷为语
《待清遗稿》·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宋潘音撰。音字声甫,天台人。自咸淳之末,遭逢世乱,即隐居不仕,题所居曰待清轩。入元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