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刘彦昺集》·九卷(编修汪汝藻家藏本)
明刘炳撰。炳字彦昺,以字行,鄱阳人。洪武初,献书言事,授中书典签。出为大都督府掌记,除东阿知县。阅两考,引疾归。《明史·文苑传》附载《王冕传》中。所著诗文本名《春雨轩集》,乃其门人刘子昇所编,杨维桢尝为评定。其评亦附载集中,维桢及危素、宋濂、徐矩皆为作序,王祎、俞贞木、周象初皆为作跋。此本题曰《刘彦昺集》,不知何人所改也。炳当元季兵乱时,与弟煜结里闬相保,寇至辄却走。依余阙於安庆,以其孤军不振,辞归。盖亦才识之士。故诗格伉爽挺拔,类其为人。惟末附杂文一卷,气象苶弱,殊逊其诗。知所长不在此,特以馀事及之耳。案炳事迹略具《明史·文苑传》中。而《江西通志》引《豫章人物志》,所纪炳历官本末与史多有不合。如《史》云“炳至正中从军於浙”。而《志》乃云“为参政于光使金陵”,不知所据。《史》云“炳以言事为典签”,而《志》乃云“先参赞沐总制守镇江,寻授广东卫知事”。考其《吊余阙墓》文,结衔称大都督府掌记,在洪武十二年。而《哀曹国公》诗有“三年参记府”句,《沐西平輓诗》有“十年参幕府”句。李文忠以洪武三年领大都督事,沐英以洪武四年同知大都督府。以年数计之,不应未授典签,先参赞沐英军事,前后亦相舛迕。盖稗官野史,传闻异词,往往如此。今一以《史》文为据,而并存其同异以备考核。又旧本中书元国号皆作“原”字。盖以明初刊版之时,犹未奉二名不偏讳之诏,故以“原”代“元”,而传写者仍之欤。事隔前朝,理无避忌。今悉改正,从本文焉。
《百川集》·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孙楼撰。楼字子虚,常熟人。嘉靖丙午举人,官湖州府推官。工於制义,与胡友信、瞿景淳等
《巾石遗编》·一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吕怀撰。怀有《周易卦变图传》,已著录。据《千顷堂书目》所著,《巾石类稿》本三十卷,
《七颂堂集》·十四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国朝刘体仁撰。体仁有《识小录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诗八卷,文四卷,又《空中语》一卷,《
《柳塘诗集》·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吴祖修撰。祖修字慎思,吴江人。是集乃康熙己卯其子大庚所编。后有大庚《跋》,称祖
《直木堂诗集》·七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释本昼撰。本昼字天岳,号寒泉子,居绍兴平阳寺。此集乃其晚年所著,凡诗四百馀首,
《柏斋集》·十一卷(河南巡抚采进本)明何瑭撰。瑭有《医学管见》,已著录。瑭笃行励志,其论学一以格致为宗。集中《送湛若水序
《龙川文集》·三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宋陈亮撰。亮有《三国纪年》,已著录。高与朱子友善,故构陷唐仲友於朱子,朱子不疑。然
《董子文集》·一卷(编修朱筠家藏本)汉董仲舒撰。仲舒有《春秋繁露》,已著录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《仲舒集》一卷。又注曰:“
《畦乐诗集》·一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梁兰撰。兰字庭秀,又字不移,泰和人。右赞善梁潜之父也。田居不仕,故以“畦乐”自号。
《上生集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秦燢撰。燢字日上,一字广斋,无锡人,万历中诸生,上生其号也。是集乃崇祯初,其子堈、坊
《华阳集》·六十卷、《附录》·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王珪撰。珪字禹玉,成都华阳人。后徙舒。举庆历二年进士第二。授大理评事。
《遗山诗集》·二十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金元好问撰。《好问全集》,已著录。此《诗集》二十卷,乃毛晋从《全集》摘出,刊於《十
《薜荔园集》·四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佘翔撰。翔字宗汉,号凤台,莆田人。嘉靖戊午举人。官全椒县知县。与巡按御史牴牾,投劾
《赵仲穆遗稿》·一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旧本题元赵雍撰。雍字仲穆,孟頫子也,官至集贤待制,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。是集凡诗十七
《石居漫兴稿》·二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陈器撰。器字德器,临海人。正德甲戌进士,官至刑部郎中。尝得三奇石,置之别业,晨
《曹太史含斋集》·十六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曹大章撰。大章字一呈,号含斋,金坛人。嘉靖癸丑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,以废疾罢
《樗全集》·七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王畿撰。畿字翼邑,号慕蓼,晋江人。万历戊戌进士,官至浙江布政使,与讲
《十峰集》·五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国朝徐基撰。基字宗顼,华亭人,由贡生官训导。是集自诗、赋、文及填词,皆集前后《赤壁赋
《云峰集》·十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胡炳文撰。炳文有《周易本义通释》,已著录。据林瀚所作是集《序》,其原本盖二十卷,后毁
《慈湖遗书》·十八卷、《续集》·二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宋杨简撰。简有《慈湖易传》,已著录。金谿之学,以简为大宗。所为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