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石田诗选》·十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
明沈周撰。周有《石田杂记》,已著录。此集不标体制,不谱年月,但分《天文》、《时令》等三十一类,盖仿宋人分类杜诗之例。据慈谿《张鈇跋》,盖其友光禄寺署丞华汝德所编也。顾元庆《夷白斋诗话》载,都穆学诗於周,尝作《节妇诗》,有“青灯泪眼枯”句。周以礼寡妇不夜哭,议“灯”字未稳,是周於诗律不为不细。然周以画名一代,诗非其所留意。又晚年画境弥高,颓然天放,方圆自造,惟意所如。诗亦挥洒淋漓,自写天趣,盖不以字句取工。徒以心邱壑,名利两忘。风月往还,烟云供养,其胸次本无尘累。故所作亦不琱不琢,自然拔俗,寄兴於町畦之外,可以意会而不可加之以绳削。其於诗也,亦可谓教外别传矣。都穆《南濠诗话》称其《咏钱》、《咏门神》、《咏帘》、《咏混堂》、《咏杨花》、《咏落花》诸联,皆未免索之於句下。盖穆於诗所得不深,故所见止是也。集前有《吴宽序》,称其诗馀发为图绘,妙逼古人。核实而论,周固以画之馀事溢而为诗,非以诗之馀事溢而为画。宽序其诗,故主诗而宾画耳。又有李东阳《后序》。东阳与周不相识,时已为大学士,与周势分悬隔,以吴宽尝以写本示之,重其为人,故越三十年后又补为作之。然二《序》皆为全集而作,华汝德刊此选本时,仍而录之,非序此本者也。
《西楼集》·十八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邓原岳撰。原岳字汝高,闽县人。万历壬辰进士,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,《明史·文苑传》附
《鲸背吟集》·一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旧本题元朱晞颜撰。前有《自序》,署其字曰名世。末又有《自跋》。《序》称至元辛卯,泛
《观政集》·一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李濂撰。濂是集乃其正德乙亥,在京观政时所作,故以为名。凡赋二篇,各体诗二百五
《呆斋集》·四十五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刘定之撰。定之有《易经图释》,已著录。是集《前稿》十六卷、《存稿》二十四卷,皆分
《陈检讨·四六》二十卷(庶吉士祝堃家藏本)国朝陈维崧撰。程师恭注。维崧有《两晋南北史集珍》,已著录。国朝以四六名者,初有
《政府书答》·四卷(河南巡抚采进本)明高拱撰。皆录其为首辅时,与各省文武大僚尺牍。分《庚午防秋》、《款处北边》、《捷宣东
《观光集》·五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蔡以封撰。以封字桐川,嘉善人,由优贡生官桐乡训导。是集凡古今体诗八十五首,拟乐府四
《灌园集》·二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吕南公撰。南公字次儒,南城人。《宋史·文苑传》称其於书无所不读,於文不肯缀辑陈言。熙宁
《汪水云诗抄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汪元量撰。元量有《湖山类稿》,已著录。此本末有崇祯辛未《旧跋》,称夏日晒书,理云
《墙东类稿》·二十卷(永乐大典本)元陆文圭撰。文圭字子方,江阴人。幼而颖悟,博通经史及天文、地理、律象、医药、算数之学。
《孟云浦集》·八卷、《年谱》·一卷、《附录》一卷(河南巡抚采进本)明孟化鲤撰。化鲤字叔龙,号云浦,新安人。万历庚辰进士,
《枫林集》·十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朱升撰。升有《周易旁注》,已著录。是编前八卷皆诗文,而以《官诰》及《太祖手敕》编入第
《李忠定集选》·四十四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宋李纲撰。纲有《梁溪集》,已著录。此本凡录奏议十五卷、文十六卷、诗六卷、《靖康
《原本韩文考异》·十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朱子撰。其书因韩集诸本互有异同,方崧卿所作《举正》,虽参校众本,弃短取长,实则
《梦鼎堂文集》·四卷、《若溪集》·一卷(大理寺少卿刘天成家藏本)国朝任观瀛撰。观瀛字子登,或书曰“紫登”,以同音相假借也
《竹垞文类》·二十六卷(内府藏本)国朝朱彝尊撰。彝尊有《经义考》,已著录。是集,乃其未遇时所刻。中有《曝书亭》所未录者,
《别本白石山房稿》·二十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振裕撰。此本诗文各十三卷,与刻於江南者大同小异,前后无“序”、“跋”
《一斋诗集》·十三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陈第撰。第有《伏羲图赞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《粤草》一卷,诗文各半,万历戊戌至庚子,
《吴文正集》·一百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元吴澄撰。澄有《易纂言》,已著录。是集为其孙当所编。永乐丙戌,其五世孙爟所重刊。
《菉竹堂稿》·八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叶盛撰。盛有《叶文庄奏议》已著录。是集乃盛所自订,凡诗词四卷、文四卷。诗词皆非所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