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怀麓堂集》·一百卷(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)
明李东阳撰。东阳有《东祀录》,已著录。东阳依阿刘瑾,人品事业,均无足深论,其文章则究为明代一大宗。自李梦阳、何景明崛起弘、正之间,倡复古学,於是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,其才学足以笼罩一世,天下亦响然从之,茶陵之光焰几烬。逮北地、信阳之派转相摹拟,流弊渐深,论者乃稍稍复理东阳之传,以相撑拄。盖明洪、永以后,文以平正典雅为宗,其究渐流於庸肤。庸肤之极,不得不变而求新。正、嘉以后,文以沉博伟丽为宗,其究渐流於虚憍。虚憍之极,不得不返而务实。二百馀年,两派互相胜负,盖皆理势之必然。平心而论,何、李如齐桓、晋文,功烈震天下,而霸气终存。东阳如衰周、弱鲁,力不足御强横,而典章文物尚有先王之遗风。殚后来雄伟奇杰之才,终不能挤而废之,亦有由矣。其集旧版已毁。此本为国朝康熙壬戌茶陵州学正廖方达所校刻。凡《诗稿》二十卷,《文稿》三十卷,《诗后稿》十卷,《文后稿》三十卷。又《杂稿》十卷,曰《南行稿》,曰《北上录》,曰《经筵讲读》,曰《东祀录》,曰《集句录》,曰《哭子录》,曰《求退录》,凡七种。其《诗后稿》本十卷,《张鸿烈跋》作二十卷,笔误也。前有正德丙子《杨一清序》,及东阳《自序》。然《自序》为拟古乐府作,不为全集作,后人移弁全集耳。
《石泉山房集》·十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郭汝霖撰。汝霖字时望,号一厓,永丰人。嘉靖癸丑进士,官至南京太常寺卿。汝霖从邹守
《松月集》·一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释睿略撰。睿略字道权,号简菴,苏州人。尝以“松月”匾其轩,人呼为松月翁,因以名集。前
《王魏公集》·八卷(永乐大典本)宋王安礼撰。安礼字和甫,临川人。安石之弟也。登嘉祐六年进士第。历官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、尚
《陶诗析义》·二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黄文焕撰。文焕有《诗经考》,已著录。崇祯中文焕以召试擢翰林。会其乡人黄道周以论杨嗣
《辉山存稿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元萧国宝撰。国宝字君玉,号辉山,山阴人,流寓吴江。其集乃至顺二年其嗣子英所编次,而
《字溪集》·十一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永乐大典本)宋阳枋撰。枋字宗骥,初名昌朝,巴川人。居字溪小龙潭之上,因以自号。端平元
《折腰漫草》·八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华善继撰。善继字孟达,无锡人,官至永昌府通判。善继与弟善述,并有才名。朱彝尊谓其
《白榆集》·二十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屠隆撰。隆有《篇海类编》,已著录。是集诗八卷,文十二卷。隆为人放诞风流,文章亦才士
《金渊集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元仇远撰。远字仁近,一曰仁父,钱塘人。因居馀杭溪上之仇山,自号曰山村民。世传高克恭画《山村
《渔墅类稿》·八卷(永乐大典本)宋陈元晋撰。元晋《宋史》无传。惟《江西通志》载其字明父,崇仁人。登嘉定四年进士。初授雩都
《西山文集》·五十五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宋真德秀撰。德秀有《四书集编》,已著录。考《宋史》本传,德秀有《西山甲乙稿》、《
《半洲稿》·四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张经撰。卷首题曰蔡经,盖其未复姓时所刊也。经字廷彝,侯官人。正德丁丑进士,累官南京
《梅村集》·四十卷(通行本)国朝吴伟业撰。伟业有《绥寇纪略》,已著录。此集凡诗十八卷、诗馀二卷、文二十卷。其少作大抵才华
《桐屿集》·四卷(浙江汪启淑家藏本)明释德祥撰。德祥字麟洲,号止菴,钱塘人。洪武中住持径山。吴之鲸《武林梵刹志》称德祥以
《吴文肃公摘稿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吴俨撰。俨字克温,宜兴人,成化丁未进士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谥文肃,事迹具《明史
《秋江诗集》·六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国朝黄任撰。任字莘田,永福人。康熙壬午举人,官至四会县知县。杭世骏《榕城诗话》,称其
《交翠馆集》·十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万道光撰。道光字日章,临川人。是集诗文皆未入格,其学以金谿为宗,《说经》诸篇,皆疏
《诂训柳先生文集》·四十五卷、《外集》·二卷、《新编外集》·一卷(内府藏本)唐柳宗元撰。宋韩醇音释。醇字仲韶,临邛人。其
《学文堂集》·四十三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国朝陈玉璂撰。玉璂字赓明,号椒峰,武进人。康熙丁未进士,官中书舍人。是集杂文三
《费文通集选要》·六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费寀撰。寀有《广信府志》,已著录。所著《文名锺石集》,本二十四卷。此本乃刘同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