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牧莱脞语》·十二卷、《二稿》·八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
宋陈仁子撰。仁子字同俌,号古迂,茶陵人,咸淳十年漕试第一,宋亡不仕。是集名曰“牧莱”,言牧牛於草莱间也。初稿题其门人李懋宣编,二稿题其门人谭以则编。观卷首余恁、邓光荐、萧龙友序,则仁子盖自定之,托记於门人耳。仁子作《文选拾遗》,袭真德秀文章正宗之说,进退古今作者,若有特识。今观所作,则殊为猥滥。诸序皆推其《南岳赋》,特以压卷。邓光荐比之相如,萧龙友比之班固。然赋所云“卓高冈兮争长,走平壠兮要荒。方各有山,山各有纲。譬诸观水势之氵萦洄者,必航大海七泽之汪洋,訉花谱之繁丽者,必诹上林艮岳之低昂”,恐马、班决无是语。又多以表启骈词、语录俚字入之古文。如《与衡阳邹府教书》,通体皆散文,而其中忽曰“士修於身,将用於天子之庭。春风莘野之耕,而升陑之规模已定。夜月磻溪之钓,而牧野之体段已成”云云。不惟自韩、欧以来无此文格,即“春风夜月”四字,尚可谓之有根据乎。殆好为大言者耳。
《权文公集》·十卷(内府藏本)唐权德舆撰。德舆字载之,天水人。初辟河南幕府,历中书门下平章事。事迹具《唐书》本传。德舆尝
《省斋集》·十卷(永乐大典本)宋廖行之撰。行之字天民,其先延平人。五季时徙於衡州。登淳熙甲辰进士。尝官岳州巴陵尉,以亲老
《震川文集》·三十卷、《别集》·十卷(通行本)明归有光撰。有光有《易经渊旨》,已著录。是编为其曾孙庄所订。首经解,终祭文
《鸥汀长古集》·二卷、《前集》·二卷、《别集》·二卷、《续集》·一卷、《渔啸集》·二卷、《顿诗》·一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
《天马山房遗稿》·八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朱淛撰。淛字必东,号损岩,莆田人。嘉靖癸未进士。授湖广道监察御史。会兴国太后诞
《羽王先生集略》·(无卷数,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张鸣凤撰。鸣凤有《桂故》,已著录。是集为僧超拨所刻,超拨即鸣凤之孙也。自称
《萧茂挺文集》·一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唐萧颖士撰。颖士字茂挺,颍川人。梁鄱阳王之裔。世系具载其《赠韦司业书》中。开元二十
《五鹊别集》·二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明卢宁撰。宁字献子,号冠岩,南海人。嘉靖甲辰进士,官至登州府知府。宁受业黄佐之门,佐
《壶山四六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不著撰人名氏。考南宋文士号壶山者有四。其一为宋自逊,字谦父。方回《瀛奎律髓》所谓谒
《同春堂遗稿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刘熠撰。熠字元丽,海盐人。嘉靖庚子举人,官至监察御史。是集乃崇祯丁丑,其曾孙江南
《端肃公集》·十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明葛守礼撰。守礼字与立,德平人。嘉靖己丑进士,官至左都御史,谥端肃。是集凡文九卷,诗
《松溪集》·十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程文德撰。文德字舜敷,永康人。嘉靖己丑进士,官至吏部左侍郎,掌詹事府。调南京工部右侍
《贻清堂集》·十三卷、《补遗》·四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国朝张习孔撰。习孔有《云谷卧馀》,已著录。是集凡诗八卷,附以诗馀;
《贞白遗稿》·十卷、附《显忠录》·二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程通撰。通字彦亨,贞白其斋名也,绩溪人。洪武乙丑贡入太学,庚
《练溪集》·五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傅米石撰。米石字立元,钜野人,康熙癸巳举人。是集凡文二卷,诗二卷,杂记一卷,前有其
《朴庭诗稿》·十卷(编修吴寿昌家藏本)国朝吴爚文撰。爚文字璞存,一字朴庭,会稽籍,山阴人。雍正中国子监生,屡举不第。生平
《王襄敏集》·二卷、《续集》·一卷(浙江汪汝瑮家藏本)明王越撰。是编即其曾孙绍思所辑。第一卷为疏议,皆处置边务及奏报捷音
《江声草堂诗集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金志章撰。志章字绘卣,仁和人。雍正癸卯举人,官至口北道。是编分七集:曰:《敝
《秬山稿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田顼撰。顼字太素,龙溪人。正德辛巳进士,官至贵州提学副使。是集前半卷为杂文,后半卷为
《杜律注》·二卷(内府藏本)旧本题元虞集撰。集有《平猺记》,已著录。是编所注杜诗,凡七言近体一百四十九首。卷首《杨士奇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