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三礼图集注》·二十卷(内府藏本)
宋聂崇义撰。崇义洛阳人。周显德中累官国子司业。世宗诏崇义参定郊庙祭玉,因取三《礼》旧图,凡得六本,重加考订。宋初上於朝,太祖览而嘉之,诏颁行。考礼图始於后汉侍中阮谌。其后有梁正者,题谌图云:“陈留阮士信受学於颍川綦母君,取其说为图三卷。多不案礼文,而引汉事与郑君之文违错。”正称《隋书经·籍志》列郑玄及阮谌等《三礼图》九卷。《唐书·艺文志》有夏侯伏朗《三礼图》十二卷,张镒《二礼图》九卷。《崇文总目》有梁正《三礼图》九卷。《宋史》载吏部尚书张昭等奏云:“四部书目内有《三礼图》十二卷,是开皇中敕礼部修撰。其图第一、第二题云梁氏,第十后题云郑氏。今书府有《三礼图》,亦题梁氏、郑氏。”则所谓六本者,郑玄一,阮谌二,夏侯伏朗三,张镒四,梁正五,开皇所撰六也。然勘验《郑志》,玄实未尝为图,殆习郑氏学者作图,归之郑氏欤?今考书中宫室车服等图,与郑《注》多相违异。即如《少牢馈食》“敦皆南首”,郑《注》云:“敦有首者,尊者器饰也。饰盖象龟。周之制,饰器必以其类。龟有上、下甲,此言敦之上、下象龟上、下甲。”盖者意拟之辞,而是书敦与簠簋皆作小龟,以为盖顶。是一器之微,亦失郑意。沈括《梦溪笔谈》讥其犠象尊、黄目尊之误。欧阳修《集古录》讥其簋图与刘原甫所得真古簋不同。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讥其爵为雀背承一器,犠象尊作一器绘牛象。林光朝亦讥之曰:“聂氏《三礼图》全无来历,穀璧则画穀,蒲璧则画蒲,皆以意为之。不知穀璧止如今腰带銙上粟文耳。”是宋代诸儒亦不以所图为然。然其书钞撮诸家,亦颇承旧式,不尽出於杜撰。淳熙中陈伯广尝为重刻,题其后云:“其图度未必尽如古昔,苟得而考之,不犹愈於求诸野乎?”斯言允矣。今姑仍其旧帙录之,以备一家之学。此书世所行者为通志堂刊本。或一页一图,或一页数图,而以说附载图四隙。行款参差,寻览未便。惟内府所藏钱曾也是园影宋钞本,每页自为一图,而说附於后,较为清整易观。今依仿缮录焉。
《四礼初稿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宋纁撰。纁字伯敬,号栗菴,商邱人。嘉靖丙辰进士,官至吏部尚书。谥庄敏。事迹具《明史
《经礼补逸》·九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元汪克宽撰。克宽字德辅,祁门人。泰定丙寅举于乡。元亡不仕。明初徵修《元史》,以老疾辞
《周礼注疏删翼》·三十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明王志长撰。志长字平仲,昆山人。万历中举人。《明史·文苑传》附见其兄《志坚传》
《五服集证》·六卷(浙江吴玉墀家藏本)明徐骏撰。骏,常熟人。是书成於正统戊午。考论五服之制,设为问答以明之。大旨於古制遵
《周礼集说》·十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不著撰人名氏。前有元初陈友仁《序》,称其友“云山沈则正近得此书於霅,编节条理与《东
《四礼疑》·五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吕坤撰。坤字叔简,宁陵人。万历甲戌进士,官至刑部侍郎。事迹具《明史》本传。是书首载《
《礼记正义》·六十三卷(内府藏本)汉郑玄注,唐孔颖达疏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曰:“汉初,河间献王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百三
《稽礼辨论》·一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刘凝撰。凝字二至,南丰人。由贡生官崇义县训导。是书凡为《论》者十六、为《辨》者六
《参读礼志疑》·二卷(编修励守谦家藏本)国朝汪绂撰。绂一名烜,字灿人,号双池,婺源人。是书取陆陇其所著《读礼志疑》,以己
《仪礼商》·二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万斯大撰。斯大字充宗,鄞县人。是书取《仪礼》十七篇,篇为之说,颇有
《周礼惜阴录》·六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国朝徐世沐撰。世沐有《周易惜阴录》,已著录。是编於典制罕所考证,惟推求於文句之间,
《说礼约》·十七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许兆金撰。兆金字丙仲,馀姚人。天启中贡生,官弋阳县知县。是书乃坊刻讲章,於名物制度
《仪礼析疑》·十七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方苞撰。苞有《周官集注》,已著录。是书大指在举《仪礼》之可疑者而详辨之,其无可
《礼记新裁》·三十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童维岩撰。维岩字叔嶷,钱塘人。其书但标举题目,诠发作法。盖乡塾课本,专为制义而
《礼记述注》·二十八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国朝李光坡撰。光坡有《周礼述注》,已著录。是编成於康熙戊子。前有《自序》云:“始
《周礼全经释原》·十四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柯尚迁撰。尚迁字乔可,长乐人。自号阳石山人。嘉靖中由贡生官邢台县县丞。其书自
《周官禄田考》·三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沈彤撰。彤有《尚书小疏》,已著录。自欧阳修有《周礼》“官多田少,禄且不给”之疑
《宫室考》·十三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任启运撰。启运有《周易洗心》,已著录。是书於李如圭《释宫》之外别为类次,曰门、曰
《戴记绪言》·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陆奎勋撰。奎勋有《陆堂易学》,已著录。是书大旨以《礼记》多出汉儒,不免有附会古义
《周官集传》·十六卷(永乐大典本)元毛应龙撰。案张萱《内阁书目》称“应龙字介石,豫章人。大德间尝官澧州教授”,而江西志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