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嬾斋别集》·十四卷(内府藏本)
国朝僧通门撰。通门字牧云,姓张氏,常熟人。明季祝发於兴福禅林,寻主古南、鹤林、天童等寺。颇与士大夫游,故文士往往称之。是集为其同里毛晋所刊,凡杂文三卷,书启三卷,颂赞、偈语二卷,诗六卷。
《别本澹轩集》·八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马愉撰。愉集散佚之后,其乡人都御史迟翔凤购得残本,更於愉家掇拾逸作,补葺刻之,故
《闲居草》·一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国朝董含撰。含字榕菴,华亭人,董俞弟也。诗名不及其兄,而诗格高雅过其兄。是编,卷首称
《淮阳集》·一卷、附录《诗馀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元张弘范撰。弘范字仲畴,易州定兴人,汝南忠武王柔之第九子也。官至
《逍遥园集》·二十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明穆文熙撰。文熙有《七雄策纂》,已著录。是集为南师仲所编。凡诗十卷,文十卷。《明
《折腰漫草》·八卷(浙江孙仰曾家藏本)明华善继撰。善继字孟达,无锡人,官至永昌府通判。善继与弟善述,并有才名。朱彝尊谓其
《橘洲诗集》·六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国朝范士楫撰。士楫字箕生,定兴人。前明崇祯丁丑进士,入国朝,官至吏部郎中。是集,皆其
《存复斋集》·十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元朱德润撰。德润字泽民,睢阳人,流寓吴中。延祐末,以荐授翰林应奉文字,兼国史院编修
《聪山集》·十四卷(直隶总督采进本)国朝申涵光撰。涵光字孚孟,亦作符孟,又曰孟和,复自号曰凫盟,取与“符孟”字音近也。永
《重知堂诗》·二卷(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)国朝赵善庆撰。善庆字怡斋,德州人。由贡生授国子监助教,官至金华府知府,尝学诗於新
《青村遗稿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元金涓撰。涓字德原,义乌人。本姓刘,先世避吴越王钱镠嫌名,改为金氏。尝受经於许谦,又
《初寮集》·八卷(永乐大典本)宋王安中撰。安中字履道,中山曲阳人。登进士第。累擢尚书左丞,出知燕山府。除大名尹,兼北京留
《志道集》·一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旧本题宋顾禧撰。禧字景繁,吴郡人。居於光福山,闭户诵读,不求仕进。绍兴间,有司以遗逸
《敬亭集》·十卷、《补遗》·一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姜埰撰。埰字如农,莱阳人。崇祯辛未进士,授仪真县知县,擢授礼科给事中
《随园诗集》·十卷、《附录》·一卷(御史戈源家藏本)国朝边连宝撰。连宝字赵珍,今刊本作“肇畛”,乃戏以同音书之。如申涵光
《北溪大全集》·五十卷、《外集》·一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宋陈淳撰。淳有《北溪字义》,已著录。其生平不以文章名,故其诗其
《省愆集》·二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黄淮撰。淮字宗豫,永嘉人。洪武丁丑进士,除中书舍人。燕王篡位,命入直文渊阁,升翰林院
《御制诗初集》·四十八卷、《二集》·一百卷、《三集》·一百十二卷、《四集》·一百十二卷谨案《御制诗集》三百七十二卷,皆合
《午溪集》·十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元陈镒撰。镒字伯铢,丽水人。尝官松阳教授。后筑室午溪上,遂以“午溪”名其集。卷首题“
《蓝涧集》·六卷(永乐大典本)明蓝智撰。其字诸书皆作“明之”,而《永乐大典》独题“性之”。当时去明初未远,必有所据,疑作
《潘中丞集》·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潘宗洛撰。宗洛字书原,号巢云,又号垠谷,宜兴人。康熙戊辰进士,官至湖南巡抚。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