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六臣注文选》·六十卷(内府藏本)
案:唐显庆中,李善受曹宪《文选》之学,为之作注。至开元六年,工部侍郎吕延祚,复集衢州常山县尉吕延济、都水使者刘承祖之子良、处士张诜、吕向、李周翰五人,共为之注,表进於朝。其诋善之短,则曰“忽发章句”,是徵载籍述作之由,何尝措翰。使复精核注引,则陷於末学,质访旨趣,则岿然旧文,祗谓搅心,胡为析理。其述五臣之长,则曰“相与三复乃词,周知秘旨,一贯於理,杳测澄怀,目无全文,心无留意,作者为志,森然可观。”观其所言,颇欲排突前人,高自位置。书首进表之末,载高力士所宣口敕,亦有此书甚好之语。然唐李匡乂作《资暇集》备摘其窃据善注,巧为颠倒,条分缕析,言之甚详。又姚宽《西溪丛语》诋其注扬雄《解嘲》,不知伯夷、太公为二老,反驳善注之误。王楙《野客丛书》,诋其误叙王暕世系,以“览后”为“祥后”,以“昙首之曾孙”为“昙首之子”。明田汝成重刊《文选》,其子艺衡又摘所注《西都赋》之“龙兴虎视,东都之乾符坤珍”,《东京赋》之“巨滑间”,《芜城赋》之“袤广三坟”诸条。今观所注。迂陋鄙倍之处尚不止此。而以空疏臆见轻诋通儒。殆亦韩愈所谓“蚍蜉撼树”者欤。其书本与善注别行,故《唐志》各著录。黄伯思《东观馀论》尚讥《崇文总目》误以《五臣注本》置李善注本之前,至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,始有《六臣文选》之目。盖南宋以来,偶与善注合刻,取便参证,元、明至今,遂辗转相沿,并为一集,附骥以传,盖亦幸矣。然其疏通文意,亦间有可采。唐人著述,传世已稀,固不必竟废之也。田氏刊本,颇有删改,犹明人窜乱古书之习,此本为明袁袠所刊。朱彝尊《跋》,谓从宋崇宁五年,广都裴氏本翻雕,讳字阙笔尚仍其旧,颇足乱真。惟不题镂版讫工年月,以是为别耳。钱曾《读书敏求记》,称所藏宋本《五臣注》作三十卷,为不失萧统之旧,其说与延祚表合。今未见此本。然田氏本及万历戊寅徐成位所刻,亦均作三十卷。盖或合或分,各随刊者之意。但不改旧文,即为善本。正不必以卷数多寡,定其工拙矣。
《桥门听雨诗》·一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金庠编。庠,苏州人。永乐己丑进士,官至监察御史。是编乃永乐七年会试,得陈
《蜀藻幽胜集》·四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傅振商编。蜀虽僻处一隅,而自汉、晋以来,文章为盛。宋庆元中有程遇孙等《成都文类》
《四家诗钞》·二十八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王企埥编。企埥字苾远,雄县人。康熙乙丑进士,官至江西巡抚。四家者,清苑郭棻、
《尺牍清裁》·六十卷、《补遗》·一卷(内府藏本)明王世贞编。世贞有《弇山堂别集》,已著录。是书盖因杨慎原本而增修之。慎所
《国玮集》·六十一卷(通行本)明方岳贡编。岳贡字禹修,穀城人。天启壬戌进士,官至东阁大学士。事迹具《明史》本传。是编乃其
《钦定四书文》·四十一卷乾隆元年,内阁学士方苞奉敕编《明文》。凡四集:曰化治文、曰正嘉文、曰隆万文、曰启祯文。而国朝文别
《弘正诗抄》·十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不著编辑者名氏。惟卷首曹忭序谓“二山杨君工於诗,所选弘治正德间诗抄,正如淘沙见金,
《乾坤清气集》·十四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明偶桓编。桓字武孟号海翁,因眇一目,又自号“瞎牛”,太仓人。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
《二皇甫集》·七卷(江苏蒋曾莹家藏本)唐皇甫冉、皇甫曾兄弟合集也。冉字茂政,丹阳人,天宝十五载进士,大历中官至左补阙;曾
《传是楼宋人小集》·(无卷数,江苏巡抚采进本)不著编辑者名氏。卷尾有嘉定戴范云跋语云,是昆山徐氏所辑,故仍题之曰《传是楼
《山左明诗钞》·三十五卷(广东潮阳县知县李文藻家刊本)国朝宋弼编。弼字仲良,德州人。乾隆乙丑进士,官至甘肃按察使。是集辑
《古隽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杨慎编。杂采周、秦、汉诸子之文,惟末数篇为孔融、阮瑀、应玚诸人杂文,每篇各立标目,不甚
《同时尚论录》·十六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蔡士顺编。士顺,苏州人。由国子监生官福建按察司照磨。此录成於崇祯丁丑,所辑皆东
《玉台新咏笺注》·十卷(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)国朝吴兆宜撰。兆宜有《庾开府集注》,已著录。是书引证颇博,然繁而无当。又多以
《棣华书屋近刻》·四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国朝历城朱缃、朱绛、朱纲兄弟三人之合集也。缃有《橡村集》,纲有《苍雪山房稿》,皆
《文苑春秋》·四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明崔铣编。铣有《读易馀言》,已著录。是集所录,起汉高帝《入关告谕》,迄明太祖《谕中原
《吴兴绝唱集》·四卷、《续集》·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邱吉编。吉字大祐,湖州人。是编成於正德末,皆录其乡元、明两代之诗
《东瓯诗集》·七卷、《补遗》·一卷、《续集》·八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明赵谏编。谏字士忠,温州人。初,成化中乐清蔡璞尝辑
《翰墨鼎彝》·十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不著编辑者名氏,但标曰“车书楼选刻”。卷首有金谿聂文麟序,称《养恬集》辑古名公牍札
《文章正宗》·二十卷、《续集》·二十卷(内府藏本)宋真德秀编。德秀有《四书集编》,已著录。是集分辞令、议论、叙事、诗歌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