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六臣注文选》·六十卷(内府藏本)
案:唐显庆中,李善受曹宪《文选》之学,为之作注。至开元六年,工部侍郎吕延祚,复集衢州常山县尉吕延济、都水使者刘承祖之子良、处士张诜、吕向、李周翰五人,共为之注,表进於朝。其诋善之短,则曰“忽发章句”,是徵载籍述作之由,何尝措翰。使复精核注引,则陷於末学,质访旨趣,则岿然旧文,祗谓搅心,胡为析理。其述五臣之长,则曰“相与三复乃词,周知秘旨,一贯於理,杳测澄怀,目无全文,心无留意,作者为志,森然可观。”观其所言,颇欲排突前人,高自位置。书首进表之末,载高力士所宣口敕,亦有此书甚好之语。然唐李匡乂作《资暇集》备摘其窃据善注,巧为颠倒,条分缕析,言之甚详。又姚宽《西溪丛语》诋其注扬雄《解嘲》,不知伯夷、太公为二老,反驳善注之误。王楙《野客丛书》,诋其误叙王暕世系,以“览后”为“祥后”,以“昙首之曾孙”为“昙首之子”。明田汝成重刊《文选》,其子艺衡又摘所注《西都赋》之“龙兴虎视,东都之乾符坤珍”,《东京赋》之“巨滑间”,《芜城赋》之“袤广三坟”诸条。今观所注。迂陋鄙倍之处尚不止此。而以空疏臆见轻诋通儒。殆亦韩愈所谓“蚍蜉撼树”者欤。其书本与善注别行,故《唐志》各著录。黄伯思《东观馀论》尚讥《崇文总目》误以《五臣注本》置李善注本之前,至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,始有《六臣文选》之目。盖南宋以来,偶与善注合刻,取便参证,元、明至今,遂辗转相沿,并为一集,附骥以传,盖亦幸矣。然其疏通文意,亦间有可采。唐人著述,传世已稀,固不必竟废之也。田氏刊本,颇有删改,犹明人窜乱古书之习,此本为明袁袠所刊。朱彝尊《跋》,谓从宋崇宁五年,广都裴氏本翻雕,讳字阙笔尚仍其旧,颇足乱真。惟不题镂版讫工年月,以是为别耳。钱曾《读书敏求记》,称所藏宋本《五臣注》作三十卷,为不失萧统之旧,其说与延祚表合。今未见此本。然田氏本及万历戊寅徐成位所刻,亦均作三十卷。盖或合或分,各随刊者之意。但不改旧文,即为善本。正不必以卷数多寡,定其工拙矣。
《古文品外录》·十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陈继儒编。继儒有《邵康节外纪》,已著录。是书选自秦、汉迄宋、元之文,大抵沿公安
《风雅逸篇》·十卷(浙江吴玉墀家藏本) 明杨慎编。是编采录古来有韵之文,上起古初,下迄战国末。又附载有篇目而无其辞者,自
《濮川诗钞》·三十五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不著编辑者名氏。所载濮淙《澹轩集》一卷,沈机梅《泾集》二卷,沈朗《恬翁集》一卷,
《兴善寺历代名贤留题集》·二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国朝释净溥编。兴善寺在嘉兴府治东南秦溪之上。是书上卷载诗,下卷载碑记。内
《妙绝古今》·四卷(内府藏本)不著编辑者名氏。前有嘉靖乙卯南赣巡抚谈恺刊《书序》,后有南安知府王廷幹《跋》,但称为宋人所
《小瀛洲社诗》·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钱孺穀、锺祖述同编。嘉靖中,襄阳府知府徐咸致仕归海盐,筑园城闉,名小瀛洲。招同邑
《盛明百家诗》·三百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俞宪编。宪字汝成,无锡人。嘉靖戊戌进士,官至湖广按察使。世传李攀龙送俞
《古今禅藻集》·二十八卷(浙江汪启淑家藏本)明释正勉、性通同编。其裒辑则释普文也。普文字理菴,正勉字通可,并嘉兴人;性通
《乐府原》·十五卷(内府藏本)明徐献忠撰。献忠有《吴兴掌故集》,已著录。是书取汉、魏、六朝乐府古题,各为考证,并录原文而
《梁文纪》·十四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梅鼎祚编。是集,采梁一代之文,多取之《梁书》、《南史》及诸家文集,故所录不甚繁碎,
《蔡氏九贤全书》·九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蔡鹍编。鹍,元定十五世孙也。自元定之父发,及元定之子渊、沆、沈,孙模、格、杭、
《古逸书》·三十卷(原任工部侍郎李友棠家藏本)明潘基庆编。基庆字良耜,松江人。万历戊午贡生。是集名为逸书,而实皆习见。如
《八刘唐人诗集》·八卷(内府藏本)题曰淮阴刘青夕选,不著其名。前有康熙癸未李翰熙序,称青夕尝有《唐诗十三家》之刻。又辑为
《两宋名贤小集》·三百八十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 旧本题宋陈思编,元陈世隆补。思有《宝刻丛编》,世隆有《北轩笔记》,并已
《游峨集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殷绮编。绮始末未详,其刊此书时,则署雅州知州事也。嘉靖九年庚寅,四川巡按御史邱道隆偕
《经济文辑》·三十二卷(内府藏本)明陈其愫编。其愫字素心,馀杭人。是编选明代议论之文,分圣学、储宫、宗藩、官制、财计、漕
《古文关键》·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吕祖谦编。取韩愈、柳宗元、欧阳修、曾巩、苏洵、苏轼、张耒之文,凡六十馀篇,各标举其
《吴都文粹》·九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郑虎臣编。案:《苏州府志》,虎臣字景兆,曾为会稽尉,宋德祐初,自请监押贾似道,杀
《古论元箸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傅振商编。振商有《杜诗分类》,已著录。是编乃万历壬子振商巡按直隶时所刊。杂采战国至
《集古文英》·八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顾祖武编。祖武字尔绳,号纑塘,无锡人。是书裒集古文赋表奏疏之类。其师钱锺义序曰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