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文苑英华》·一千卷(御史刘锡嘏家藏本)
宋太平兴国七年,李昉、扈蒙、徐铉、宋白等奉敕编,续又命苏易简、王祐等参修。至雍熙四年书成,宋四大书之一也。梁昭明太子撰《文选》三十卷,迄於梁初。此书所录,则起於梁末,盖即以上续《文选》,其分类编辑,体例亦略相同,而门目更为烦碎,则后来文体日增,非旧目所能括也。周必大《平园集》有是书《跋》,称《太平御览》、《册府元龟》,今闽、蜀已刊。惟《文苑英华》士大夫间绝无而仅有。盖所集止唐文章,如南、北朝间存一二,是时印本绝少,虽韩、柳、元、白之文,尚未甚传。其他如陈子昂、张说、张九龄、李翱诸名士文籍,世尤罕见。故修书官於柳宗元、白居易、权德舆、李商隐、顾云、罗隐,或全卷收入,当真宗朝,姚铉铨择十一,号《唐文粹》,由简故精,所以盛行。近岁唐文摹印漫多,不假英华而传,其不行於世则宜,云云。盖六朝及唐代文集,南宋初存者尚多,故必大之言如是,迄今四五百年,唐代诗集,已渐减於旧,文集则《宋志》所著录者,殆十不存一,即如李商隐《樊南甲乙集》,久已散佚,今所存本,乃全自是书录出。又如《张说集》,虽有传本,而以此书所载互校,尚遗漏杂文六十一篇,则考唐文者,惟赖此书之存,实为著作之渊海,与南宋之初,其事迥异矣。书在当时,已多讹脱,故方崧卿作《韩集举正》,朱子作《韩文考异》,均无一字之引证。彭叔夏尝作《辨证》十卷,以纠其舛漏重复,然如刘孝威《绍古词》,一收於二百三卷,一收於二百五卷,而字句大同小异者,叔夏尚未及尽究也。此本为明万历中所刊,校正颇详,在活字版《太平御览》之上,而卷帙浩繁,仍多疏漏,今参核诸书,各为厘正。其无别本可证者,则姑仍其旧焉。
《秉忠定议集》·二卷(内府藏本)不著编辑者名氏。嘉靖十年,都御史宋沧巡抚四川,平真州剧盗周天星等。时同官於蜀者作为凯歌、
《乐府英华》·十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顾有孝编。有孝字茂伦,吴江人。自序称自汉迄唐乐府有数十家,而最著者郭茂倩之《乐苑
《春秋词命》·三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旧本题明王鏊撰,王彻注。鏊有《史馀》,已著录。彻自署松江人,始末未详。是书杂采左氏所
《盛明百家诗》·三百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俞宪编。宪字汝成,无锡人。嘉靖戊戌进士,官至湖广按察使。世传李攀龙送俞
《骊珠随录》·五卷(浙江汪启淑家藏本)明杨仪编。仪有《螭头密语》,已著录。是书杂录诸文,自序谓皆取不盛传於世者。然如《阴
《广广文选》·二十三卷(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)明周应治编。应治有《霞外麈谈》,已著录。嘉靖中,刘节尝编《广文选》,此又拾
《宋诗删》·二十五卷(内府藏本)国朝顾贞观编。贞观字华封,无锡人。由监生考授秘书院中书,后中康熙丙午举人,迁国史院典籍。
《义门郑氏奕叶集》·十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郑尔垣编。尔垣既续郑昺之书为七卷,又编次遗文得十五种。曰元郑大和《贞和集》
《窦氏联珠集》·五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唐西江褚藏言所辑窦常、窦牟、窦群、窦庠、窦巩兄弟五人之诗,人为一卷,每卷各有《小序
《文选注》·六十卷(内府藏本)案:《文选》旧本三十卷,梁昭明太子萧统撰,唐文林郎守太子右内率府录事参军事、崇贤馆直学士江
《梅花百咏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元冯子振与释明本倡和诗也。子振字海粟,攸州人,官承事郎集贤待制。明本姓孙氏,号中峰,
《天台诗选》·五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许鸣远编。鸣远字有望,天台人。自序:“为天台先正诗,多湮没失传,虑后学并此近今者而
《瀛奎律髓》·四十九卷(内府藏本)元方回撰。回有《续古今考》,已著录。是书,兼选唐、宋二代之诗,分四十九类,所录皆五、七
《风雅翼》·十四卷(编修汪如藻家藏本)元刘履编。履字坦之,上虞人,入明不仕,自号“草泽闲民”。洪武十六年,诏求天下博学之
《钦定千叟宴诗》·三十六卷乾隆五十五年,奉敕编。洪惟我皇上斟元陈枢,体乾行健,会归有极,德合无疆。曼寿延洪,固预卜亿万斯
《古乐苑》·五十二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梅鼎祚撰。鼎祚有《才鬼记》,已著录。是编,因郭茂倩《乐府诗集》而增辑之。郭本止於
《文选纂注》·十二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张凤翼撰。凤翼有《梦占类考》,已著录。是书杂采诸家诠释《文选》之说,故曰纂注。然
《乐府原》·十五卷(内府藏本)明徐献忠撰。献忠有《吴兴掌故集》,已著录。是书取汉、魏、六朝乐府古题,各为考证,并录原文而
《文致》·(无卷数,内府藏本)明刘士鏻编。士鏻,杭州人。崇祯辛未进士。是集辑汉、魏、六朝以至明人所著,通为一书。不分卷数
《雅音会编》·十二卷(内府藏本)明康麟编。麟字文瑞,广东顺德人。天顺中官福建按察司佥事。是书以平声三十韵为纲,以诸诗案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