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柴氏四隐集》·三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
宋柴望及其从弟随亨、元亨、元彪之诗文也。望有《丙丁龟监》,已著录。随亨字瞻屺,登文天祥榜进士,历知建昌军事;元亨字吉甫,与随亨同举进士,历官朝散大夫,荆湖参制;元彪字炳中,号泽矅居士,尝官察推。宋亡以后,兄弟俱遁迹不仕,时称“柴氏四隐”。望所著有《道州台衣集》,《咏史诗》,《凉州鼓吹》。元彪所著有《袜线集》;随亨、元亨著作散佚,其集名皆不可考。明万历中,其十一世孙复贞等蒐罗遗稿,元亨之作已无复存,因合望与随亨、元彪诗文共为一集,仍以“四隐”为名,因旧称也。世所行者仅望《秋堂》一集,而实非足本;钱塘吴允嘉始得刻本抄传之。又据《江山志》及《吴氏诗永》,益以集外诗五首,遂为完书。其诗格颇近晚唐,无宋人杈桠之习,随亨、元彪所作,差逊其兄。然谅节高风,萃於一门,虽遗编零落,而幽忧悲感之意,托诸歌吟者,往往犹可考见。存之足以励风教,正非徒以文章重矣。
《宋百家诗存》·二十八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曹庭栋编。廷栋有《易准》,已著录。初,吴之振辑《宋诗钞》,虽盛行於世,然阙
《联句录》·五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李东阳编。东阳有《东祀录》,已著录。此其官翰林时与同年进士及同游士大夫联句之作。东阳
《奕世文集》·十六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萧自开编。自开,万安人。由荫生官詹事府主簿。是编辑其先世文集五种。凡《二休居士集
《唐诗叩弹集》·十二卷、《续集》·三卷(内府藏本)国朝杜诏、杜庭珠同编。诏有《云川阁诗集》,已著录。庭珠,秀水人,尚书臻
《义门郑氏奕叶吟集》·七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郑尔垣编。尔垣字一枢,浦江人。义门二十世裔也。郑氏自宋建炎至明初,合族而
《十六名家小品》·三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陆云龙编。云龙字雨侯,钱塘人。是编评选屠隆、徐渭、李维桢、董其昌、汤显祖、
《吴越钱氏传芳集》·二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钱筠、钱籂同编。筠字飞卿,籂字章卿,绍兴人。是集录钱氏一家之诗,自吴越武肃王
《弘正诗抄》·十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不著编辑者名氏。惟卷首曹忭序谓“二山杨君工於诗,所选弘治正德间诗抄,正如淘沙见金,
《海岱会集》·十二卷(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)明石存礼、蓝田、冯裕、刘澄甫、陈经、黄卿、刘渊甫、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也。存礼字
《古黄遗迹集》·一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明卢濬编。濬,天台人。成化丁未进士,弘治中官黄州府知府。是编辑黄州古迹题咏,大旨以
《广广文选》·二十三卷(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)明周应治编。应治有《霞外麈谈》,已著录。嘉靖中,刘节尝编《广文选》,此又拾
《御定四朝诗》·三百一十二卷康熙四十八年,圣祖仁皇帝御定,右庶子张豫章等奉敕编次。凡宋诗七十八卷,作者八百八十二人。金诗
《明文授读》·六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黄宗羲编。初,宗羲辑有明一代之文为《文案》,后得昆山徐氏传是楼藏书,益以所未
《论学绳尺》·十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宋魏天应编,林子长注。天应号梅墅,自称乡贡进士;子长号笔峰,官京学教谕,皆闽人也。是
《荆南倡和集》·一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元周砥、马治同撰。砥字履道,无锡人;治字孝常,宜兴人。《明史·文苑传》,并附载《陶
《乐府诗集》·一百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宋郭茂倩撰。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,载茂倩为侍读学士郭褎之孙,源中之子,其仕履未详。
《高言集》·四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国朝田茂遇、董俞同编。茂遇字佛渊,顺治戊子举人。俞字苍水,终於布衣。皆华亭人。是书题
《金华诗粹》·十二卷(浙江汪启淑家藏本)明阮元声编。元声有《南诏野史》,已著录。此书辑自梁迄明婺人所作诗二百五十四家。自
《元音遗响》·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不著编辑者名氏。前八卷为胡布诗,又名《崆峒樵音》。后二卷则张达、刘绍诗也。三人皆元之
《天台诗选》·五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许鸣远编。鸣远字有望,天台人。自序:“为天台先正诗,多湮没失传,虑后学并此近今者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