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中州集》·十卷、附《中州乐府》·一卷(内府藏本)
金元好问编。好问有《续夷坚志》,已著录。是集录金一代之诗,首录显宗二首,章宗一首,不入卷数。其馀分为十集,以十干纪之,辛集目录旁注“别起”二字,其人亦复始於金初,似乎七卷以前为《正集》,七卷以后为《续集》也。《壬集》自马舜之下别标“诸相”一门,列刘豫等十六人;状元一门,列郑子聃等八人;异人一门,列王中立等四人;隐德一门,列薛继先、宋可、张潜、曹珏四人诗,而独标继先名,疑传写讹脱;《癸集》列知己三人,曰辛愿、李汾、李献甫。南冠五人,曰司马朴、滕茂实、何宏中、姚孝锡、朱弁。而附见宋遗民赵滋及好问父兄诗於末。前有好问《自叙》,称魏道明作《百家诗略》,商衡为附益之。好问又增以己之所录,以成是编。《序》作於癸巳,盖哀宗天兴二年也。其例每人各为小传,详具始未,兼评其诗。或一传而附见数人,如乙集张子羽下附载僧可道、鲜于可、高鹍、王景徽、吴演之类;或附载他文,如丙集党怀英下附载《诛永蹈诏书》之类;或兼及他事,如乙集祝简下附载所论《王洙不注杜诗》之类。大致主於借诗以存史,故旁见侧出,不主一格。至壬集贾益谦条下,述其言世宗大定三十年中,能暴海陵蛰恶者,得美仕。史官修《实录》,诬其淫毒狠鸷,遗臭无穷。自今观之,百无一信。又称卫王勤俭,慎惜名器,较其行事,中材不能及者多。如斯之类,尤足存一代之公论。王士祯《池北偶谈》尝论其记蔡松年事,不免曲笔,然亦白璧之瑕,不足以累全体矣。惟大书刘豫国号、年号,颇乖史法,然豫之立国,实金朝所命,好问金之臣子,宜有内词,固不得而擅削之,亦未可以是为咎也。其选录诸诗,颇极精审,实在宋末江湖诸派之上,故卷末自题有“若从华实评诗品,未便吴侬得锦袍”,及“北人不拾江西唾,未要曾郎借齿牙”句。士祯亦深不满之,殆以门户不同欤。后附《中州乐府》一卷,与此集皆毛晋所刊,卷末各有晋《跋》,称《初刻中州集》,佚其乐府,后得陆深家所藏乐府,乃足成之。今考集中小传,皆兼评其乐府,是《乐府》与《中州集》合为一编之明证。今亦仍旧本录之,不别入词曲类焉。
《明文范》·六十六卷(通行本)明张时彻编。时彻有《善行录》,已著录。是集成於隆庆己巳,录明洪武至嘉靖之文凡四百四十二家。
《南园五先生集》·二卷(安徽巡抚采进本)明葛徵奇编。徵奇有《芜园诗集》,已著录。初,嘉靖乙丑,陈暹合刻孙蕡、王佐、黄哲、
《嵩少集》·四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郑太原编。太原,潞安人。官登封县知县。初,嘉靖中浑源刘思温尝辑少林寺题咏碑刻为《少林
《宋诗钞》·一百六卷(内府藏本)国朝吴之振编。之振有《黄叶村庄》诗集,已著录。是编以宋诗选本丛杂,因蒐罗遗集,其得百家。
《武夷山诗集》·二卷(两淮盐政采进本)不著编辑者名氏。前总录一篇,述山之得名及历代兴建封号之事。后杂录诗二卷,皆游人题咏
《中原文献》·二十四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旧本题明焦竑编。竑有《易筌》,已著录。是书分经集六卷,史集六卷,子集七卷,文集四
《频阳四先生集》·四卷(陕西巡抚采进本)明刘兑编。兑始末未详。其编此书,则官富平县知县时也。所录为张紞、李宗枢、杨爵、孙
《游峨集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殷绮编。绮始末未详,其刊此书时,则署雅州知州事也。嘉靖九年庚寅,四川巡按御史邱道隆偕
《滕王阁集》·十卷(内府藏本)明董遵编。遵始末未详。是编成於正德中,辑滕王阁由唐至明之诗文。是阁自王勃、韩愈以后,为世所
《四家诗钞》·二十八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王企埥编。企埥字苾远,雄县人。康熙乙丑进士,官至江西巡抚。四家者,清苑郭棻、
《晚唐诗钞》·二十六卷(内府藏本)国朝查克宏编。克宏,海宁人。是集所录凡一百一十二家。盖本明胡震亨《唐音戊签》刊削成帙,
《唐诗鼓吹笺注》·十卷(通行本)金元好问编。国朝钱朝鼒、王俊臣注。王清臣、陆贻典笺。朝鼒字次鼎,俊臣字子籥,清臣字子清,
《汉魏名文乘》·(无卷数,江苏巡抚采进本)明张运泰、余元熹同编。二人皆闽中书贾也。所录凡六十家,盖杂采何钅堂《汉魏丛书》
《杨氏五家文钞》·十二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国朝杨长世及其从子以睿、以俨,从孙兆凤、兆年合刻稿也。长世字延会,瑞金人。官兴
《钦定四书文》·四十一卷乾隆元年,内阁学士方苞奉敕编《明文》。凡四集:曰化治文、曰正嘉文、曰隆万文、曰启祯文。而国朝文别
《宋文纪》·十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梅鼎祚编。鼎祚所辑《八代文纪》卷溢三百,其版行者,自《皇霸》至《西晋》而止。鼎祚殁
《武夷游咏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田汝成、蔡汝楠同撰。汝成有《炎徼纪闻》,汝楠有《说经劄记》,皆已著录。嘉靖二十年四
《尺牍隽言》·十二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陈臣忠编。臣忠字景周,莆田人。万历甲辰进士,官至南京刑部郎中。是书摘录古人书牍,
《黎川文绪》·四卷(江西巡抚采进本)明王材编。材字子难,江西新城人。嘉靖辛丑进士,官至太常寺卿,掌国子监祭酒事。黎滩镇自
《文选注》·六十卷(内府藏本)案:《文选》旧本三十卷,梁昭明太子萧统撰,唐文林郎守太子右内率府录事参军事、崇贤馆直学士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