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《古今诗删》·三十四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
明李攀龙编。攀龙有《诗学事类》,已著录。是编,为所录历代之诗,每代各自分体,始於古逸,次以汉、魏南北朝,次以唐,唐以后继以明,多录同时诸人之作,而不及宋、元。盖自李梦阳倡不读唐以后书之说,前后七子,率以此论相尚。攀龙是选,犹是志也。江淹作《杂拟诗》,上自汉京,下至齐、梁,古今咸列,正变不遗。其《序》有曰:“蛾眉讵同貌而俱动於魄,芳草宁共气而皆悦於魂”。又曰:“世之诸贤,各滞所迷,莫不论甘而忌辛,好丹而非素,岂所谓通方广恕,好远兼爱?然则文章派别,不主一途,但可以工拙为程,未容以时代为限。宋诗导黄、陈之派,多生硬杈桠;元诗沿温、李之波,多绮靡婉弱。论其流弊,诚亦多端,然钜制鸿篇,亦不胜数,何容删除两代,等之自郐无讥。王士祯《论诗绝句》有曰:“铁崖乐府气淋漓,渊颖歌行格侭奇;耳食纷纷说开宝,几人眼见宋元诗?”其殆为梦阳辈发欤?且以此选所录而论,唐末之韦庄、李建勋,距宋初阅岁无多;明初之刘基、梁寅,在元末吟篇不少。何以数年之内,今古顿殊,一人之身,薰莸互异,此真门户之见,入主出奴,不缘真有限断。厥后摹拟剽窃,流弊万端,遂与公安、竟陵同受后人之诟厉,岂非高谈盛气有以激之,遂至出尔反尔乎?然明季论诗之党,判於七子,七子论诗之旨,不外此编。录而存之,亦足以见风会变迁之故,是非蜂起之由,未可废也。流俗所行,别有攀龙《唐诗选》,攀龙实无是书,乃明末坊贾割取《诗删》中唐诗,加以评注,别立斯名,以其流传既久,今亦别存其目,而不录其书焉。
《楚风补》·五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廖元度编。元度字大隐,长沙人。是书成於康熙甲子、丙子之间。乾隆丙寅,长沙府知府吕
《石钟山志》·八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王恕撰。案是时有二王恕。一为三原人,《明史》有传;一即此王恕,字尚忠,湖口
《汉诗说》·十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国朝费锡璜、沈用济同编。锡璜字滋衡,吴江人。自署曰成都。盖其父费密,自成都避乱,家於江
《苏门六君子文粹》·七十卷(原任工部侍郎李友棠家藏本)不著编辑者名氏。卷首凡例称,或传为陈亮所辑。然亮辑欧阳《文粹序》,
《玉屑斋百家论钞》·十二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张文炎编。文炎字维谦,杭州人。其书取明一代之文,泛论经史疑义者,总萃成编。
《瀛奎律髓》·四十九卷(内府藏本)元方回撰。回有《续古今考》,已著录。是书,兼选唐、宋二代之诗,分四十九类,所录皆五、七
《汉铙歌发》·一卷(两淮马裕家藏本)明董说编。说有《易发》,已著录。是书取汉铙歌十八章,反复解说。首论大意,次论韵,次论
《小瀛洲社诗》·六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钱孺穀、锺祖述同编。嘉靖中,襄阳府知府徐咸致仕归海盐,筑园城闉,名小瀛洲。招同邑
《陈文纪》·八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梅鼎祚编。南朝六代,至陈而终,文章亦至陈而极敝。其时能自成家者,诗惟阴铿、张正见;文
《唐诗选》·七卷(内府藏本)旧本题明李攀龙编,唐汝询注,蒋一葵直解。攀龙有《诗学事类》,汝询有《编蓬集》,一葵有《尧山堂
《广中五先生诗选》·二卷(江苏周厚堉家藏本)明陈暹编。暹爵里未详。五先生者,孙蕡、王佐、黄哲、李德、赵介也。五人之中,孙
《古虞文录》·二卷、《文章表录》·一卷(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)明杨仪撰。是书采古人著作之关於常熟者,裒为一帙。凡文一卷
《御选唐宋诗醇》·四十七卷乾隆十五年御定。凡唐诗四家:曰李白、曰杜甫、曰白居易、曰韩愈。宋诗二家:曰苏轼、曰陆游。诗至唐
《浙元三会录》·(无卷数,浙江巡抚采进本)明杨守阯编。守阯有《碧川文选》,已著录。是书乃以浙江解元同仕於朝者邀为文会。其
《乐府英华》·十卷(江苏巡抚采进本)国朝顾有孝编。有孝字茂伦,吴江人。自序称自汉迄唐乐府有数十家,而最著者郭茂倩之《乐苑
《文府滑稽》·十二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邹迪光编。迪光有《郁仪楼集》,已著录。是书选周、秦迄於唐、宋寓言俳谐之文,故以滑
《齐山诗集》·七卷(两江总督采进本)明释祖浩与其徒道璼同编。二人并齐山寺僧。案齐山在池州贵池县,有十馀峰,以其正相齐等,
《南华合璧集》·五卷(内府藏本)明黄鲁曾编。鲁曾字得之,吴县人。正德丙子举人,五岳山人省曾之弟也。是编选王宠之诗,而附以
《柴氏四隐集》·三卷(浙江鲍士恭家藏本)宋柴望及其从弟随亨、元亨、元彪之诗文也。望有《丙丁龟监》,已著录。随亨字瞻屺,登
《诸儒性理文锦》·八卷(内府藏本)旧本题兵部尚书常珽编,不著时代。考万姓统谱,常珽字方叔,连江人,宋嘉祐进士。累官吏部尚